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学科文化对学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各学科由于学科文化所形成的藩篱对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有负面影响。学科文化由学科知识文化(包括学科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等)和学科组织文化(包括学科文化的主体、场域和规范体系等)组成,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另一门学科的重要依据,具有学术性、相对封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学科文化真正融入跨学科研究通常要经历蜜月期、敌意期(偏见期)、恢复期和适应期4个阶段。"永恒性的跨学科结构"的形成需要一种与跨学科研究特征相匹配的学科文化。跨学科研究中学科文化的融合需要互通性的学科知识、支持鼓励多学科融合的学科价值观、开放的学科研究范式以及支持性的学科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化学中考复习课是学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再认识,是学生提升学科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化学中考复习课进行教学设计。但目前很多教师的复习教学缺乏设计,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教学内容缺乏整合和提升。鉴于此,本研究从复习课的基本特点和方法入手,提出在复习课教学中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对学生进行研究,同时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设计方面首先应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再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寻求重点和难点的突破策略,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建设的关键在于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牛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专业(PPE)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PPE专业集中体现了文科人才培养从传统文科到新文科的发展趋势:从侧重知识传授到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逻辑转向;从“教师”单一中心到“教师-学生”双中心的教学方法选择转向;从单一终结性评价到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并用的人才评价方式转向。可见,传统文科遵循知识逻辑培养单一学科专业人才的模式正逐渐被新文科遵循应用逻辑造就跨学科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模式取代。为此,新文科建设应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培养;从多学科知识罗列的课程结构走向不同学科知识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运用“教师中心”(ITTF)和“学生中心”(CCSF)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善于使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高三实验复习中,一是研究教材实验,巧设创新氛围,激励学生勇于创新;二是挖掘创新题材,启迪学生勤于创新;三是选编创新习题,注意开放性,培养学生乐于创新;四是结合跨学科综合,注意知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知识准备,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函数作为测试内容,考察职前数学教师用于教学的数学知识准备状况,结果表明:职前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学科知识的不足影响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为此,职前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知识,使二者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并做到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一、系统复习高三教材及总结数学思想与方法 系统复习教材。教师归纳知识体系是单元复习的重点。要提高复习效果,掌握复习教材的方法。对教材要有正确认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会把教材“由厚变薄”,强调“给知识演电影”,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漫无边际地看教材意义不大,复习教材的方法是“看目录—想内容—去翻书—作练习”,尤其是教材中“总复习参考题”的内容,经常有高考题的基础题,是它们的引伸、变形、拓宽;挖掘典型例题、练习题,把握学科思想方法;学习“由厚变薄”到“由薄变厚”是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开展学科知识服务的具体途径,指出学科馆员的服务能力是开展学科知识服务的关键,学科知识库的建立是开展知识服务的基础,课题跟踪服务是开展学科知识服务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用户对信息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学科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新型知识服务环境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跨学科知识共享平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从资源组织、服务和共享方面出发,分析了在当前跨学科知识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就改进和加强跨学科知识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了可行的解决途径,以期为新型跨学科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科技信息》2011,(25):I0274-I0274
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的知识网络,围绕学科的主干知识进行有效地复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应试技巧。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生物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学科知识在教学应用中的转换,是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情境知识的整合或转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的知识.PCK的研究,经历了探讨其成分和结构,探讨具体学科的领域特定性的PCK的结构,探讨特定课题的教学用的PCK几个阶段.教学用的特定课题的PCK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黄宏靓 《科技资讯》2009,(35):204-204
生物技术药物学是一门系统介绍生物技术药物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知识的综合学科,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能够系统获得学科知识,掌握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趋势和对策,为将来研究和开发新的生物技术药物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在生物技术药物学课程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方法进行项目模拟教学,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取得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评估机制是促进其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跨学科研究评估机制的建立并非易事,面临不同学科观点的整合、评估小组成员的选择以及学科偏见的管理等挑战。在剖析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的特征、跨学科研究评估的基本原则以及跨学科研究评估程序的组织这3个跨学科评估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科研评价制度在跨学科评估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完善跨学科研究项目评估机制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初中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问卷,问卷包括物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教学评价知识、教学信念六方面.调查结果初步显示:教师仅熟悉与任教内容有关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需要加强;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策略知识,板画技能、教学资源开发技能急需提高;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亟待建立;教师具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信念.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概述,以及这种趋势对图书馆员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的各项措施,即: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知识、网络知识、外语知识、相关学科和新学科知识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合理的学历结构、学科背景的合格的学科馆员队伍,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教好这门课,不仅要精通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物理教学法,还要精通数学,语文,化学,哲学,英语等相邻学科的知识,由于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平时业务自修过程中,必须注意自身知识面的扩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其它学科知识为物理教学服务,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如何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有效地进行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师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在第一轮复习后,对各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为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专题复习为主线,强化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和运用.教师可适当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如复习生殖的种类时可将“克隆”的有关知识穿插进去;复习遗传变异时可让学生了解一些遗传工程、太空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和实例.对学科间渗透的交叉点应注意点到,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教学认知(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是化学知识在具体教学中的转化形式,指的是化学学科教学认知,包含四种要素:化学学科知识、化学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这四种知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教学认知是化学师范生将来从教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历史学科的考核将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三者相统一,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高三教学第一轮复习中,许多教师更多地是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剖析重点、难点,努力做到讲深、讲细、讲全,深怕遗漏万一。但第一轮复习后,许多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结构仍然模糊,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欠缺。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第二轮复习,  相似文献   

19.
在学科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中心.恰当的好的教学方法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任何教法的研究与选择,首先必须对学科知识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全面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这里就历史学科知识的结构体系谈一谈本人粗浅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一理解的现实意义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学科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和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而跨学科、宽口径人才在解决复杂问题以及创新理论方面则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更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三方面分析跨学科人才培养问题,深入探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利于我国高校学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