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马克·波温(MarkBowen)不仅是一名物理学家,还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兴趣广泛的他在写一些科学作品的同时,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是他的一大爱好。他的文章和照片曾被刊登在《登山和自然历史》杂志上。为了撰写《薄冰:揭开世界最高山脉气候秘密》,他曾经两次随同俄亥俄州立大学地质学家罗尼·汤普森(LonnieThomp-son)率领的探险队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那里正在消失的高原冰川的冰芯进行了研究。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记者采访了马克·波温,就他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这次访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冰人     
特殊的死者1991年9月19日,在意大利与奥地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艾格塔尔地区,登山的旅游者发现了一具正从融化的冰块中暴露出来的遇难者尸体。这具男尸看起来很完整,没有任何腐烂的迹象,这使发现他的人和最初的调查人员都以为他死去的时间不会很久。人们也曾在这一地区发现过许多其他遇难者的遗体,这些死者中,有的是在登山时发生了意外,有的是被谋杀的,他们的尸体被冰雪淹没,一般要花上40-50年的时间才能重回家园。由于这具尸体一半还凝结在冰块里,因此人们让它继续在冰天雪地里躺了四五天。好奇的游客听说有这种难得一…  相似文献   

3.
崔之久教授系我国著名地貌学家、探险家,是我国最早从事冰川和极地登山科考的科学家之一。在1959年的慕士塔格登山科考中,他被冻掉了5根手指和2根脚趾,但他不畏艰险。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继续攀登,他曾到过珠峰、南极和北极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  下面是他讲述的在贡嘎山的一次历险──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1991年夏,一支登山探险队开始攀登喜马拉雅山。当登山队将到达半山腰时,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一下子就变了脸。瞬息万变的天气在喜马拉雅山是很常见的。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个队员惊叫了起来。大家顺着他的手势一看,脸上都显露出迷惑的神情。不知从何时起,漫天飞舞的雪花不再那么白了,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份真实、客观地反映搜救北大山鹰社登山遇难队员全过程的报告。报告的提供者是本次前方搜救小组副组长尼玛次仁先生。他在2002年9月27日用两封特快专递给我们寄来了这份珍贵的报告。尼玛说他在第二天又要进山了。  相似文献   

6.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9):49-50
<正>推荐书目:《一路风尘歌满天:中国地质大学登山科考历程》推荐理由:这本书以中国地质大学开展的登山运动和地质科学考察过程为线索,展现了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轨迹。特别适合登山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7.
正每到四五月登山季,珠峰大本营就会挤满跃跃欲试的登山爱好者,游客增加意味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登山垃圾不可估量据统计,1921—1999年,登山者们在雪山上一共丢弃了615吨的垃圾,其中包括排泄物、氧气瓶、水瓶等。那么多的垃圾。难道任由它们掩埋在雪里?珠峰成千上万吨垃圾到底应该怎么清理呢?"作为常规登山线路,珠峰南线早已人满为患,到处是垃圾和排泄物,令人作呕。"登山爱  相似文献   

8.
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在攀登贡嘎山时,邀请北大派出地质、地貌、气象各一名年轻教员加盟,目的是落实当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指示:登山要为科考服务,以扩大和延伸登山的社会效应。于是马文(?)(地质),崔之久(地貌,冰川),丁行友(气象)三人参加了登山队(丁行友在遭遇雪崩时牺牲)。为了备战1959年攀登珠穆朗玛峰,以纪念共和国成立十周年,1958年国家体委在北京香山成立了登山训练营。北大地质,地理,生物等系有10人参加了训练,并同时在北大成立了北大登山队 这是全国最早的民间登山队。当时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国家登山队的几次重大登山活动。这样登山活动一直进行到1966年文革前夕,这期间有多名年轻教员和学生参加了慕士塔格、公格尔、珠穆朗玛和希夏邦马峰的登山科考活  相似文献   

9.
风雪贡嗄路     
贡嘎山,当地的藏族人称之为木雅贡嘎(藏语的译音),木雅是这个地区的统称,贡嘎是白色冰雪的意思。号称“冰雪之王”的贡嘎山,海拔高度为7556米,位于横断山脉的大雪山中段,是横断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四川境内的最高峰。 1929年得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赞助的约瑟夫·洛克首先对贡嘎山区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考察,他在1930年第4期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壮美的贡嘎山》的文章和大量珍贵图片。这些关于贡嘎山的文章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4位酷爱登山的美国人,他们于1932年组成美国西康远征队来到贡嘎山,…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北大山鹰社组织了一次暑假登山活动,目标是新疆海拔7028米的考斯库拉克峰,组织者想以此向北大山鹰社建社20周年大庆献礼。  相似文献   

11.
一具头盖骨,准确地说,是人类的头盖骨,从一块布满裂痕的巨石上,俯视着尼泊尔北部边陲的木斯塘地区.古代这里曾经是独立王国,18世纪被尼泊尔吞并.彼得·亚森斯带领着一组来自不同学科的登山运动员和考古学家,到这里考察探险.他佩戴好登山用具,腰上系好绳索,开始攀登这块6米高的巨石,另一位登山高手泰德·海瑟牢牢握着绳索的另一头.  相似文献   

12.
刘东生院士的一篇业务小传中,是这样叙述他的科研成就的:他早年师承于杨钟健进行鱼化石研究。1954年他开始从事黄土研究,提出了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这一点在古地磁磁化率与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结果的比较研究得到证实。他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从1964年起,他参加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20世纪60年代,他开创了我国的环境地质研究。可见,刘东生院士相当一部分科学考察工作是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完成的。的确,每当…  相似文献   

13.
正6月,青海湖畔的马兰花盛放,犹如一片紫色海洋。一排排云杉抽枝长叶,似是这片海上的"灯塔",它们把根扎入沙土,迎风而立。这些"灯塔"是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原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登山的"作品",他已记不清种了多少棵乌柳、沙棘和云杉。不远处,张登山穿着"老三样"——蓝色牛仔裤、遮阳帽、沙地鞋,蹲在一  相似文献   

14.
雨薇 《科学24小时》2009,(12):46-46
顾杭的爸爸是一位地质工作者,假期里常带着他去野外做一些实地考察,偶尔也参加一些驴友组织的探险活动。有一次在珠峰登山时亲眼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雪崩。眼看着厚重的积雪如海啸般从不远处汹涌澎湃地滚落。雪崩结束后,当地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搜救,顾杭也跟着爸爸一起加入了营救队伍。一位营员非常幸运地很快被找到,  相似文献   

15.
1880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伦敦大学有机化学教授诺曼·柯里先生发表文章,讲述了35年前他在攀登班马克律山时的奇遇.柯里教授是位登山专家,当他独自一人登上苏格兰高地凯恩果山脉的最高峰--1 300 m高的班马克律山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每走几步,就会听到一声巨大的脚步声,仿佛有人在山雾中以大过他三四倍的步伐紧跟其后.柯里教授自忖着:"这怎么可能,简直荒唐."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初,中国登山队与日本登山队拟联合攀登梅里雪山.中国登山队政委王富洲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够像过去一样,义务参加年底的攀登梅里雪山的天气预报.可惜我因故不能够参加,为此,我建议邀请云南省气象局来做天气预报.云南省气象局表示同意,只是希望中国登山队能支持2万元作为工作经费.然而,也许是考虑到经费紧张的因素,中国登山队未同意.登山队中的日本登山队队长、气象学博士井上治郎则表示,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次登山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丁肇中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  相似文献   

18.
登山准备登山前最好应具备一定的野外活动经历,任何盲目的行动都是不可取的,你至少应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状况。雪地登山前的准备工作中,装备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装备应包括:帐篷、睡袋、衣物、食品和工具等,所带的东西并非多多益善,但必需的安全工具,如冰镐和保暖用品等却一件也不能少。在决定登山前最好列一个所需装备的明细表,一件件地落实。必要的体能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这有利于提高身体适应高原的能力。高海拔地区特点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与平原地区不同。在海拔4000米处,大气压相当于平原地区的印外左右;在海拔5000米处…  相似文献   

19.
高山寻花记     
对于花,我有一些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特经历 几年前;当我和几个朋友去高原登山的时候,其中一个突然卧倒在地,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看了好久,然后慢慢抬起头来,我看见他的眼睛里竟然满含着热泪。我好奇地埋下头并没有看见什么奇异之处;学他的样爬在地上仔细一看,原来他所看的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20.
独自登顶     
在攀登珠峰之前,他无任何高山、冰雪经验,甚至连登山常用器材都叫不上名字,更从未攀登过任何一座雪山;他独自一人往返七次,把物资装备从一个营地运到另一个营地,他不声不响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登上了珠峰。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留着一块块黑斑,那是高原上紫外线留给他的纪念。他就是本文的作者王天汉,这也是他从珠峰归来后,首次为媒体撰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