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玉裁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朴学大家,在音韵和文字训诂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考察段氏文集及其家族文献,我们发现,作为学者的段玉裁在诗文创作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他的文学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清代考据学者对于文学的普遍态度,其文学创作也体现出当时极其兴盛的经学研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2.
朴学,以考据为特征,以"实事求是,无实不证,无征不信"为理念,是清儒对宋明理学进行批判的利器。借助朴学,清儒在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引导学术向经学回归的同时,拨乱反正,返还学术以求本真。  相似文献   

3.
董逌的《广川画跋》是一部以考据为主兼及议论的绘画品评著作。其中《书百牛图后》一跋,体现的是董逌论画重"理"而不拘"形",他不主张"以牛观牛"的观察视角,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他的其他相关跋文中。董逌论画重"理",也是宋代理学思想在画论领域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4.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史学家和诗论家。在诗坛上,他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在史学上,他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为"史学三大家";在诗歌理论上,他的《瓯北诗话》评古论今,足可称之为清代诗歌理论创新之典范。作为史学家的赵翼,其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诗学思想。对赵翼与乾嘉考据学最重要的三个派别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窥探出赵翼思想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吕思勉在历史考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逾千万言的著述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关古史的考据文章。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考据成就,跟他的学术求真的宗旨是分不开的,同时跟他广博的知识、清代学风的因袭、个人的嗜好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诒让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师,曾师从张之洞,与章太炎为忘年交,学术上为后者赞为"有醇无疵",是清代著名的朴学殿军.在金石文字学方面,孙诒让也是成就卓著,主要表现在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独特的治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7.
清代自康熙末年起,逐渐形成了专注于文字、音韵、训诂,稽古而不问今,以考据为时尚的学术风气。王船山的《楚辞通释》虽然继承了传统训诂学的原则和方法,但文字训诂只是揭示义理的手段,往往十分简略,著作的重心在于文意阐发和文本精神的揭示,表现出了"义理为体、考据为用,释评结合、发愤抒情"的诠释特色。这一特色与弥漫于清代学界的考据之风抵牾不合,故其虽造诣颇高,但在清代难以获得与其学术成就相当的学术地位,影响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8.
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清代学术,其命名一般有“汉学”、“朴学”和“考据学”三种说法。比较而言,“考据学”的说法更合适一些。因为,“汉学”会引起歧义,而且因学者们对其所指范围的看法不同,往往会遗漏重要学者和学术成果;“朴学”之名又难于体现清代学术特性。所以,既能较好反映学者治学特点,又能对清代学术兼容并包的“考据学”之名似乎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9.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为政实践中所形成的诚信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他的"诚信是国之大纲"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为贞观政治的一种指导思想。尤其在实际的施政措施中,他强调"令出必信",推动了贞观年间以信立法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互信",上下相信、和谐共治,促成了贞观政治清明的形成;他还强调"用人以信",任用诚信之士也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种重要保证。魏征的诚信思想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老子》通行本第六十四章讲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其中,"学不学",在郭店楚墓竹简甲本中作"教不教"。针对文本及释义上的分歧,采用文字考据的方法对"教"字发展演变进行考证,可知"学"是"教"字的变形。以文献为基础,从《老子》内容和思想上进行观照,得出此处文本原应做"教不教",表达"教导、指导"之义。在时代变迁及个人主观需要的影响下,后人对《老子》思想的解读产生了变化,更加促成了异文的产生。"学"字异文的探讨有益于揭开《老子》原文的工作,反映老子"不言之教"的教化思想以及解读老子思想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