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Winkler地基不等尺寸双层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考虑基层超宽,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和基层结构荷位临界点的位置;给出了不同轴载作用下,面层和基层结构荷位临界点的荷载应力计算式,研究发现随着基层超宽,纵缝中部面层荷载应力降幅在0~38%,横缝下基层荷载应力降幅为0~42%,纵缝中部下方基层荷载应力在垂向上由0逐渐增大,在平行方向上先增大后下降.此外,提出了当量轴重系数的概念,探讨了面层和基层多轴车当量轴重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姚祖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6)
本文采用有限元位移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临界荷位,编制了单后轴和双后轴汽车荷载在横缝边缘中部和板长中部的两种临界荷位时的荷载应力计算用图,并提出了一种可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荷载应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探讨了板底脱空的形成机理及一般图式,应用有限元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基模型(文克勒地基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不同车辆荷载(单轴、双轴和三轴)作用下无限大板和有限尺寸板在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研究发现,脱空状态下板的荷载应力是未脱空时的1.0~4.6倍不等.通过引入板尺寸修正系数、脱空应力修正系数,给出了考虑脱空影响的路面板荷载应力一般计算式,回归了未脱空无限大板荷载应力,分析了板平面尺寸的影响,提供了脱空应力修正系数诺模图,结果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评定与断板防治. 相似文献
4.
选取一个全部满足自由边界条件和自由角点条件的挠度函数,运用能量方法,得到了刚性路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挠度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5.
选取一个全部满足自由边界条件和自由角点条件的挠度函数 ,运用能量方法 ,得到了刚性路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挠度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6.
将刚性、半刚性基层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简化为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在轴(轮)载作用下,采用薄板单元,讨论了模型网格划分和计算精度的关系.研究了移动轴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最大荷载应力大小和位置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基层超宽对面层和基层自身最大荷载应力的影响,基层超宽降低了面层的荷载应力,幅度为0~33%;但基层自身荷载应力明显增大.比较了采用薄板单元及实体单元时面层和基层最大荷载应力的差异,当面、基层厚度增大时,采用薄板单元得到的面层荷载应力偏大0~20%;而基层荷载应力偏小2%~30%.给出了标准轴载作用于纵边中部荷位的荷载应力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港口道路、堆场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的荷载应力计算问题,将其上作用的流动机械荷载、集装箱荷载简化为单轮(单箱脚)荷载、单轴(单列箱)荷载和多轴(多列箱)荷载等图式,采用不等平面尺寸双层板力学模型,提出了港口道路、堆场水泥混凝土铺面面板和基层荷载应力计算的一般式,分析了旁侧轮、旁侧轴、单列及多列箱、板平面尺寸、基层超宽以及接缝传荷等因素对面板和基层荷载应力的影响规律,比较了有限元结果和公式荷载应力的一致性和精度,结果可用于港口道路、堆场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荷载应力估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混凝土桥混凝土铺装层病害机理,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桥型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水泥铺装层的不同受力特征;着重分析了铺装层拉应力、接触层间剪应力及层间法向分离拉应力。针对典型箱梁,分析了铺装层和桥面板间完全连续、完全光滑和滑动摩擦3种不同接触类型;连续铺装和划缝、带裂缝配筋工作状态;分析应力对铺装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泥铺装应以铺装层上表面抗拉强度、层间抗剪强度和法向分离强度作为设计指标,不同桥梁采用不同的铺装厚度。 相似文献
9.
朱赫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3):27-33
阐述了预应力路面荷地 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它包括了有限元的模式,一系列力学模模型,新的处理方法,对计算程序的验证。本研究成果可用于预应力路面结构的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中钢筋的实际受力性能,将钢筋连续化处理,提出了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薄膜模型,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不同荷位的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不同裂缝间距时CRCP的2种临界荷位,分析了配筋率及配筋位置对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的温度应力系数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编制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程序中的温度应力计算问题,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中温度应力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从诺模图读取关键数据点,然后使用内插方法计算温度翘曲应力系数Cx与综合温度应力系数Bx,以Delphi7.0为开发工具编制相应设计程序,并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查诺模图得出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在3%以内,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从而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翘曲应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祖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3)
本文采用有限元位移法对两种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温度翘曲变形分別受到地基反力和板自重的约束作用时产生的翘曲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翘曲变形时板同地基脱空的情况和考虑脱空影响后翘曲应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盛行的Westergaard理论因未考虑脱空影响,而得出偏大的计算结果。作者还根据有限元解算结果绘制了半无限地基板翘曲应力系数的计算曲线。 相似文献
13.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板底脱空状态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脱空尺寸下,板厚、混凝土弹性模量、基层厚度、基层模量、裂缝宽度对CRCP板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空尺寸的增大,CRCP板的拉应力增长幅度先增大后减小,挠度增长幅度则持续增大;板厚的增加以及裂缝宽度的减小可以明显减小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和挠度...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应力水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系统的参数分析,探明了影响路基应力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相应参数在模型中的取值,以此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了轴重与轴型对路基应力计算深度和荷载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轴重和轴数的增加,路基应力计算深度不断扩展,该范围内的应力级位也不断提高;多轴荷载应力的叠加效应在路基深层愈加显著.通过叠加自重应力获得路基中的应力状态,经统计分析表明,路基主应力覆盖范围为30kPaσ190kPa,10kPaσ340kPa,主应力比的变化范围为1.9~6.0.当轴载增加1倍时,路基中的应力级位约提高10kPa.这将对路基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因而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依据广泛的路况调查资料,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建立了设计方法的理论分析结果同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的偏差修正方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合理且有效的地基反力处理方法—静力等效法。采用这种方法,对板中、板边和板角三种受荷位置的计算表明,计算结果都能与现场试验的结果较好地吻合。从而可以证明弹性半空间地基假说的有限无法不仅适合于板中及板边受荷的情况,同样也适合于板角受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点存在应力集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加铺层极易产生反射裂缝;而设置了应力吸收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却得到良好的改善,为了验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应力吸收层的功效并探究功效大小,利用有限元原理,对设置应力吸收层和未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路面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建模分析,结论数据表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点的加铺层结构受到的应力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从而有效控制反射裂缝的发生和延伸恶化,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板罩面的应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沥青罩面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沥青罩面层底对应旧路接裂缝的位置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开裂.提出将旧板接裂缝顶部拓宽再采用水泥混凝土搭板来处理接裂缝,然后进行沥青罩面的方法,称为搭板罩面法.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搭板罩面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搭板厚度、搭板宽度、搭板强度以及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接头部位结合强弱.计算结果表明,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的应力随着搭板厚度的减小、搭板宽度的减小以及搭板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而随着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接头处的结合由弱变强,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应力的变化趋势却相反.分析表明搭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轴载和层间粘结程度对水泥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在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了反映层间粘结程度的接触单元,进而建立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1)标准轴载下层间粘结状态对水泥路面面层和基层应力的影响;2)轴载对水泥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层间粘结程度增加,水泥路面板底拉应力减小,基层底拉应力增加,但基层底拉应力不大;2)随着轴载增加,水泥路面板底拉应力增加。随着粘结程度增加,板底拉应力增长速率越来越低;3)在超载条件下,综合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层间完全粘结更有利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承载。 相似文献
20.
考虑温度应力和荷载应力共同作用的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疲劳损坏,系由荷载应力和温度翘曲应力综合作用所引起。作者引用各地混凝土路面温度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和小梁疲劳方程,按等效疲劳损耗的原则,推算了全国各自然区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疲劳温度梯度值,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可考虑二种应力综合作用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十分简便,与应用Miner定律设计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