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降水渗流引起的基坑变形问题十分复杂,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以兰州某地铁车站红砂岩深基坑为研究背景。对围护桩体水平位移、基坑内外土体竖向位移和水位变化进行现场监测,利用FLAC3D建立车站基坑降水开挖耦合模型,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内外土体竖向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围护桩体最大水平位移在0.5倍左右坑深处;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在0至2.5倍坑深范围内的沉降变形影响显著,最大沉降值发生在距离基坑边缘约0.55倍坑深;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沉降随时间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降水与立柱桩联合作用使坑底隆起显著减小,基坑内外同时降水有利于解决红砂岩透水问题。考虑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预测兰州地区基坑变形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有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与有限元法3种,从环境变量、工程形变、渗流、压力(应力)4个方面对工程进行监测。在环境变量监测过程中,监测的指标有工程水位、气温、降水量;在工程形变的监测中,监测指标有工程表面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工程内部的水平位移、竖直沉降;在渗流监测过程中,主要监测指标为土体内部的渗流量;在压力监测过程中,主要监测指标为工程的土体压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布设监测点,对某运营高速公路软基区开裂路基的深层水平位移、道路沉降及地下水位进行了监测。基于监测结果,该段路基内部并不存在明显的滑动面。以变化量最大的CX-23#测斜孔和SW-3#水位孔所在断面为典型断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监测断面处地下水位的变化并未引起该段路基深层水平位移和道路沉降产生新的变化;结合现场情况,认为该软基区路基的开裂、沉降,主要由前期路基含水量降低,导致路基土体出现固结沉降、收缩变形引起,在正常通车条件作用下,新的降雨及水位变化未引起新的路基变形。监测结果为后期路基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文合 《甘肃科技》2011,27(11):147-150
笔者根据将近5年对张家坪滑坡进行深孔位移监测的实践,介绍了深孔位移监测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该滑坡在监测期内的变形规律,指出了滑坡稳定性与施工干扰、水位等的关系,滑坡各部位变形受因素影响的大小,总结了该滑坡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形规律,对滑坡治理时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文合 《甘肃科技》2011,27(10):138-141
根据对三凯高速公路王家寨滑坡进行深孔位移监测的实践,介绍了深孔位移监测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该滑坡在监测期内的变形规律,指出了滑坡稳定性与施工干扰、水位等的关系,滑坡各部位变形受因素影响的大小,总结了该滑坡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形规律,对滑坡治理时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Biot轴对称三维固结理论,建立有限区域内水位均匀下降引发的软土层固结模型。利用GibsonMcNamee位移函数方法,对耦合固结方程进行解耦,结合Laplace变换和Hankel变换,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计算软土层变形和内部孔隙水压力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与PLAXIS软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答的正确性。基于水位均匀下降时的解答,推导水位不均匀下降时的土体固结计算方法。根据解析解分析水位下降范围和土体泊松比对土层固结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位下降范围的增大和土体泊松比的减小,土层的沉降速率越来越快,竖向沉降、径向位移逐渐增大,土层内部初期的超静孔压上升幅度越来越大;竖向沉降影响范围为降水范围的2~3倍,径向位移最大位置为降水范围的1~2倍,受土体泊松比影响很小;与无限大范围水位下降情况相比,有限范围内水位下降引发的土层固结有显著的竖向沉降差异和径向位移,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考虑降水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市政综合管廊基坑开挖的全程监测,结合管廊基坑的特点,分析基坑的水平位移变形、轴力、水位变化和周围地表沉降.研究结果表明以下几点:SMW工法支护下管廊基坑土体变形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凸"的特点,基坑变形主要出现在开挖过程中;"先撑后挖"会减小土体的变形量;坑外周围土体沉降随基坑开挖先剧烈下降,待基坑开挖到底后,逐渐趋于平缓;基坑在开挖和架设钢支撑时会导致支撑轴力大小浮动,为了确保基坑稳定,水位的监测是基坑监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监测结果可为类似的综合管廊基坑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B2地块超大基坑,施工跨度较长等特点,该文结合基坑施工过程中信息化安全监测数据,分析了支护结构,地下水,周围土体及环境的变形,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验证了设计方案经济有效,积累了工程经验,为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改进设计提供了现实数据。在监测过程中,土体、围护桩及地连墙变形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支撑及钢筋应力大小适中,坑外水位变化较小,周边土体变形较小,基坑未发生重大不良事故,保障了基坑的安全施工,基坑南侧的高铁正常运营及基坑东侧通江大道正常施工及使用。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无锡市交通综合枢纽项目B2地块基坑支护形式经济有效,现场监测方案正确科学,能及时有效监测基坑变形并及提供监测数据,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准确及时的预警信息,保障了基坑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施工过程中监测得到支护结构中深部土体位移、轴力、水位、周边环境变化等重要参数,能有效积累工程经验,为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改进设计提供现实数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统一土体移动模型三维解计算盾构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平面处土体竖向位移,并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对地下管线受力模型进行简化,建立单线、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下管线三维竖向位移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并探讨了管线材质、管线埋深以及土体损失率改变对管线竖向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可以计算单线和双线盾构开挖工况;双线隧道开挖引起的管线竖向位移大于单线隧道引起的管线竖向位移;管线材质和管线埋深的改变对管线最大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小,管线最大竖向位移随抗弯刚度增大而减小,随埋深增大而增大;土体损失率的改变对管线最大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大,土体损失率越大管线最大竖向位移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南京某电力项目基坑工程钻孔咬合桩在环形基坑中的施工工艺、受力特点、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变形、周围土体沉降和临近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出咬合桩支护在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特点,说明该支护方式在深环形基坑临近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土体的位移及沉降,从而保证基坑结构及临近高层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变形监测在城市建设安全施工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鉴于监测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噪声及单个预测模型存在的预测残差问题,为提高基坑监测预测精度,以兰州市某深基坑监测中具有明显沉降的ZJ52为例,采取一种基于Kalman去噪的ARIMA-NAR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发现,经Kalman去噪后建立的ARIMA-NAR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残差方差分别为0.43、0.04、2.23 mm,预测结果均优于单一的ARIMA和NAR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预测精度较好,其结果可为本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可靠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区深基坑工程愈来愈多,为了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对基坑进行监测和预测,实现信息化施工证明是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学者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基坑施工地面沉降预测方面,有关深基坑围护结构桩体整体水平位移变形的预测建模鲜有报道。结合某深基坑工程,以桩体水平位移实际监测数据为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时间窗口预测模型,采用MATLAB平台编写程序,预测围护结构桩体水平位移,预测值同监测值和设计计算值吻合,表明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改建铁路宁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情况,分析了我国软土地区以铁路客站与换乘地铁为主体,综合公交车站、中/短途客运站等其他换乘交通的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工程,特别是对其实施筹划、基坑开挖中的临时铁路便桥设计、一体化建设的结构统筹以及纵向沉降耦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施工方案的确定,论述了深基坑的施工方法,包括基坑深井降水、开挖准备、基坑开挖、基坑监测等,指出了基坑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雷通洲  彭三阳  王富奎 《河南科学》2012,30(8):1100-1105
分析了某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架设存在的模板支撑系统跨度大、高度高且平面长度长、基础承载力不易满足、承受荷载重、结构梁深等难点,从高支模架体设计所涉及的类型选择、基础处理、材料要求、设计验算等方面,从高支模架体施工管理所涉及的工序、监测、安全等方面,强调精细设计、严格管理、过程控制、精心施工,以保证该系统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套适用于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用以分析评判项目施工风险等级,指导和改进现场施工风险管理.首先,依据事故树分析(FTA)、“4M1E”系统安全理论和文献分析等,构建包含29个指标的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风险耦合理论分析风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基于C-OWA算子和相互作用矩阵法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某地铁深基坑施工项目案例,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计算施工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此结果与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按对称受荷工况设计的某下沉式隧道基坑支护结构,因场地环境复杂,实际受到非对称荷载作用,致使基坑施工中支护结构的安全问题不易确定。通过适时监测,较好地解决了该基坑施工的安全控制和设计调整问题,为类似基坑的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严重会导致工程事故发生的问题,采用了现场实例方法,以广州地铁六号线东湖站基坑工程为例,描述了该车站基坑开挖的变形监测过程,并结合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施工过程中基坑连续墙及支撑结构、支撑轴力、立柱、地下水位、周边建筑(构)物等项目的变形情况对工程安全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变形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后续施工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武汉积玉桥万达广场一期工程中深基坑工程的项目实践,对基坑支护、钻孔灌注桩施工、止水帷幕施工以及内支撑施工等关键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深基坑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拉森钢板桩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某工业主厂房基础及设备基础工程均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结合该工程特点,详细介绍了拉森钢板桩在基坑支护中的使用情况、施工步骤,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