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2.
报道一种由天然植物产物配制而成的植物源杀虫剂"查虫清"对5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对2种蜘蛛和草蛉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查虫清"对菜蚜、小菜蛾,假眼小绿叶蝉和菜青虫主要表现为拒食作用,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2.03、15.05、55.07、35.37 mg/mL."查虫清"对茶尺蠖2龄幼虫主要表现为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虫僵乳油是云南星耀生物制品厂研制生产的真菌杀虫剂,在公司进行了大量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由县科技局引进并协同滇红公司在凤庆美女山有机茶园进行大面积防治茶小绿叶蝉示范,经认真组织现场培训,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871菌株毒理及其防治茶丽纹象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白僵菌 871菌株对茶丽纹象甲的致病机理 ,幼虫是孢子萌发后直接侵染体壁、气门、节间膜等 ;成虫则是大量孢子通过吞食进入体内萌发侵染虫体 ,少量萌发孢子通过体壁、气门等侵染虫体 ,侵染发病后形成白色僵尸。它对茶丽纹象甲幼虫、成虫均有极强的致病力 ,室内试验处理罹病率达 90 %以上 ,其侵染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即温度高 ,侵染速率快。用该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幼虫、蛹、成虫 ,面积 2 0 0 0 ha,防效达 6 8.2 % -96 .3% ,平均防效 81.8%。 相似文献
5.
凤冈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几年来,因锌硒有机茶声名远扬,全县茶叶面积逐渐增大。各种茶叶害虫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茶小绿叶蝉,成了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比较严重。本人于2008年进行了田间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2012年5月至11月在福州闽侯洋里金田农场生态茶园,对间作白三叶、印度豇豆和生产茶园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缨小蜂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基本相似,间作2种绿肥提高了寄生蜂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但对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没有影响。3种不同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消长趋势一致,其高峰期都在7月底和10月底-11月,但生产茶园的小绿叶蝉个体数都显著低于2种间作绿肥茶园,这可能与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有关。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都有2个着卵高峰期(6月下旬和11月上旬),第二高峰期梢内的叶蝉平均着卵量显著高于第一高峰期;整个调查期间,生产茶园梢内的叶蝉着卵量均低于2种间作茶园,这可能也是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造成的。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叶蝉卵寄生率在调查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11月19日达到65.19%-76.52%。 相似文献
8.
报道"查虫清"对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园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0.02g/mL的"查虫清"药后5d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仅比吡虫啉低,高于丁醚脲和联苯,9d后的防治效果高于以上3种化学农药,药后15d,与各对照化学农药相比,差异不明显.0.02g/mL的"查虫清"对黑翅粉虱7d后的防治效果为63.55%.用"查虫清"防治的茶园小区内蜘蛛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小区. 相似文献
9.
10.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在茶园防治茶尺蠖的研究结果。在茶尺蠖发生的第一、五代和有些年份的第二代(气温低于28℃左右),可以EoNPV单独使用,用量为7.25×10~9~1.5×10~(10)PIB/亩;而第三、四代和有些年份的第二代(气温高于28℃)则以EoNPV与20%杀灭菊酯乳油混用,用量各为1.5~3.O×l0~(10)PIB/亩和3ml/亩。布毒器具宜用雾滴较细的喷雾器;使用时期以幼虫2、3龄前为适,提倡于卵孵化期使用。采取上述措施的茶园示范试验中,第一、二和五代防治后第14天死亡率为96.67—100%;第三、四代为77.75—100%。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生产及其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有机茶的生产技术;针对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应用茶毛虫NPV防治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白僵菌871(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871)防治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lus Voss),韦伯虫座孢菌(Aegerita webberi Fawcett)防治黑剌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mnt),Bt与苦参碱(Matrine)混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茶尺蠖(Ectropis obligua)、茶毛虫,苦参素、除虫菊素(Pyrethrinum)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等;上述技术已在福建茶区示范推广200km2,防效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对小麦旗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旗叶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将影响穗的生长和物质的积累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对小麦旗叶蔗糖生物合成有明显的影响 ,并与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昆虫与植物之间色彩通讯是彼此信息交流的渠道之一,基于害虫趋色性研发的诱虫板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和预测预报。为了明确黄色诱虫板在茶园害虫多样性调查和防治中的效果,我们于2018年7月~8月对井冈山大井茶园里的黄色诱虫板的诱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板对茶园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诱捕效果最佳,直翅目害虫诱捕效果较差,且不同类群间数量差异极其显著。阳面诱捕的昆虫总数量多于阴面(V=1450.5,P=0.0032),不同类群诱捕效果的分析表明:双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1525,P=0.017)、半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1233.5,P=0.044)、鳞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244,P<0.001)、膜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818.5,p<0.001)双面诱捕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阳面均多于阴面。相关性分析表明半翅目—鳞翅目(r=0.75,P<0.001)、半翅目—膜翅目(r=0.55,P<0.001)、半翅目—鞘翅目(r=0.58,P<0.001)、鳞翅目—膜翅目(r=0.53,P<0.001)、鳞翅目—鞘翅目(r=0.71,P<0.001)、膜翅目—鞘翅目(r=0.63,P<0.001)间诱捕数量上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顾茂彬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32(3):67-72
<正>海南省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昆虫的垂直分布明显,昆虫区系属东洋界,其中许多种类是热带区域或热带山地雨林的特有种,这些昆虫具有区系稳定、种类多而种群数量少、鳞翅目丰富、广腰亚目贫乏等特色;受季风和生物同步现象的影响,森林昆虫每年都有二个发生高峰。热带森林害虫的防治,应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林,对已破坏了的原始林地区,需用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等林业措施来改善森林结构,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从而对害虫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春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
本文采用三维空间有限元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的研究手段,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直接顶板破碎的原因。着重研究了综采支架与直接顶板的相互关系,分析了综采支架在“支撑—采煤—降压移架”这一完整的支护循环过程中,直接顶板的应力分布变化及破坏发展过程,指出综采支架卸载范围大、初撑力过高是导致顶板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近四十年气象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皖东荼区的热量、水分和光照等农业气候条件均有明显的变化(如冬季变暖、夏季变凉、生长期延长、春荼开采期提前、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减少、湿度增大、光照减弱等)。农业气候的这一变化趋势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是有利的。建议充分利用农业气候的有利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皖东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9.
电喷系统中供油量的确定不仅能同发动机工况相适应,而且同环境及汽车有关辅助设备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性能.本文重点分析了在电脑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中影响供油量的诸因素及其基本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