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常用热模钢5CrMnMo为研究对象,从控制马氏体形态,获得板条马氏体加下贝氏体组织,防止产生上贝氏体,减小淬火应力出发,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组织和性能,以及先经M_s点以下不同温度等温,然后进行下贝氏体等温淬火的复合等温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80℃加热、170℃等温、而后于230℃等温、480℃回火的工艺可获得最佳强韧性配合。用复合处理工艺处理5CrMnMo钢高强度螺栓头热镦模,寿命比原工艺处理的模具提高2-3倍,并无一例开裂,变形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回火温度及时间对4330V低合金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寻4330V钢的最佳回火工艺,从而提高4330V钢的产品性能。【方法】通过不同的回火温度及回火时间对4330V钢进行处理,对其强度、硬度、韧性及塑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330V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都有所下降,韧性和塑性都有所升高;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4330V钢的强度及硬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冲击吸收能量和塑性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当回火温度为640℃及700℃时,温度过高会造成过回火;当回火温度为500℃时,温度过低,回火不充分;当回火温度为620℃回火120 min后,4330V钢的各种性能匹配较好。4330V钢在500℃和580℃回火后,其断口形貌主要以准解理断裂为主,此时钢材的延伸率最低;当回火温度提高到640℃时,其断口形貌主要以细小韧窝为主,此时的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韧窝也变得越大越深,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曹永胜  连军 《河南科技》2013,(7):89+122
本课题采用盲孔法试验,研究不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参数变化对消除箱式电机机座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回火温度,可有效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在650℃以下高温回火对Q235B钢焊接接头冲击韧性无影响。作者通过现场大量试验研究,找到了最佳高温回火工艺参数,解决了箱式电机机座残余应力控制问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采用盲孔法试验,研究不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参数变化对消除箱式电机机座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回火温度,可有效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在650℃以下高温回火对Q235B钢焊接接头冲击韧性无影响.作者通过现场大量试验研究,找到了最佳高温回火工艺参数,解决了箱式电机机座残余应力控制问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2 CrMo钢进行调质热处理,研究了660、680、700、720℃不同回火温度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0~700℃回火,组织都为回火索氏体,硬度逐渐降低,720℃回火组织中出现片状珠光体组织,硬度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特厚高精度塑料模具钢718钢板的生产工艺,重点分析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的硬度影响,得出最佳预硬化效果的工艺参数,即880℃正火,580℃回火,此时硬度可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将60Si2Mn弹簧钢经不同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后低温回火,对喷丸强化后的残余奥氏体进行了测定,对多冲疲劳抗力指标进行了喷丸前后的对比,提出了60Si2Mn钢经1000℃加热淬火+250℃回火+喷丸处理后的试样,其多冲疲劳寿命与不喷丸相比可提高约3倍.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片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混合组织的断口属韧窝型,具有较多的撕裂棱,说明60Si2Mn钢具有较好的塑性,这与微观断裂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冷模具用GCr15钢韧化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适当温度加热,于160℃的油中等温淬火作为预处理,然后再加热到820℃,于160℃的油中等温淬火及160℃回火处理,可细化碳化物,细化奥氏体晶粒和组织,可使GCr15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M35高速钢进行了不同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M35高速钢在1 190℃淬火、550℃回火时可以获得最好的硬度。  相似文献   

10.
<正>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获得低碳马氏体组织后称为低碳马氏体钢。工程上常用的低碳钢一般是指含碳量在0.10~0.25%之间的钢。这类钢硬度低,塑性好,便于采用冷塑变形成型工艺,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较小的热处理脱碳倾向等特点,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很广泛。但是由于碳含  相似文献   

11.
选用GCr15钢作为SiC粉料成型模材料.采用模具的强韧化处理工艺:即980℃在油中预淬,再在820℃渗硼4小时,并在油中再次淬火,最后于200℃回火1小时.从而使GCr15钢具有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和炭化物,表面高硬度,可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经驯化、碱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壳寡糖、淀粉为基质,在不同初始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并获取氢气气体.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初始pH值均对污泥厌氧产氢具有显著影响,最佳温度为35℃,最佳初始pH值为5.5.以壳寡糖、淀粉为基质时,累计产氢量较低;以蔗糖为基质时,可获得最大的产氢量为238.5mL,气体中氢气含量约为95%.  相似文献   

13.
实际生产中,三级螺纹钢大多经穿水冷去后进行自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对三级螺纹钢20MnSiVNb取样进行实验,仿照穿水工艺,通过热处理探索最佳穿水冷却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45钢混合组织在高温回火后的机械性能以及不同直径试件在冷水和热水中冷却后横截面硬度的分布。发现当马氏体量小于50%时,45钢的马氏体 珠光体混台组织在高温回火后的机械性能已基本相同,它主要取决于高温回火后的硬度水平;直径大于50毫米的45钢制工件水淬时的半马氏体层厚度小于5.2毫米,而调质处理的工件的机加工余量一般为5毫米左右。因此认为:在生产上对直径大于50毫米的工件进行调质处理已完全失去意义;在此基础上,文中较详细地研究了热水处理工艺对碳钢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提出采用热水处理取代调质处理。文中充分探讨了这种技术革新的可行性,依据和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用金属学基本原理分析了GCr15钢轴承套圈锻后沸水冷却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指出,这种处理方法对加速碳化物的细化、缩短球化退火周期有显著效果。只要沸水冷却后的出水温度控制在500℃以上,就不会有开裂的危险。可以工业应用,井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渠清团 《河南科技》2013,(15):115-116
通过对40Cr钢内齿轮齿圈进行原材料成分检测、宏观断口观察、显微组织分析、硬度及冲击韧性检测。结果表明,40Cr钢内齿轮齿圈由于表面淬火后硬度过高,且没有低温回火,造成齿顶处淬火部分与未淬火部分形成微裂纹。在弯曲应力和冲击作用下裂纹进一步扩展,直至发生断裂,同时在调质处理的高温回火后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造成齿圈材质的冲击韧性较低,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0Cr钢内齿轮齿圈进行原材料成分检测、宏观断口观察、显微组织分析、硬度及冲击韧性检测.结果表明,40Cr钢内齿轮齿圈由于表面淬火后硬度过高,且没有低温回火,造成齿顶处淬火部分与未淬火部分形成微裂纹.在弯曲应力和冲击作用下裂纹进一步扩展,直至发生断裂,同时在调质处理的高温回火后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造成齿圈材质的冲击韧性较低,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新型高强建筑耐火钢并提高建筑用钢的耐火性能,研究了Mo合金化和正火温度对低碳耐火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u+Ni合金化耐火钢A经过正火处理后可获得490 MPa级耐火钢,Mo合金化耐火钢B经过正火处理后可获得590 MPa级耐火钢,且A2和B3耐火钢分别为A和B系列耐火钢中综合性能最优;A2和B3耐火钢600℃屈服强度分别为345 MPa和420 MPa,高于耐火钢对600℃下其屈服强度不小于常温下的2/3的要求,且B3耐火钢的600℃高温屈服强度明显高于A2耐火钢。B3耐火钢中含有较多的M-A岛和尺寸不等的纳米级析出相,局部可见板条马氏体,纳米级析出相可以起到第二相强化作用,从而保证耐火钢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轧花机剥绒机锯片的软氮化强化锯片是棉花加工机械的主要易损件,全国每年需要150万片、耗用钢材一千多吨。过去国产锯片多用55号钢或65Mn钢进行调质镀锌(或电泳涂漆)处理,硬度要求为HRA60—65,锯片淬火后需进行低温回火、高温回火(液压校平)、机平、镀锌(涂漆)等多道工序,劳动强度大、耗电量大。驻马店市机械厂锯片车间每年生产10多万片锯片,由于淬火破裂,每年报废锯片几千片,加上回火硬度不均、需多次重复回火每年浪费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猪肚菇多糖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本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猪肚菇粗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鲜品干燥预处理温度为50℃,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料液比(g:mL)为1:30,功率为520W的微波下辐射20min,并于80℃水浴下浸提时间2h后获得最大的多糖得率为13.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