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地质雷达对成都平原2个主要隐伏断层破裂带的3个测点进行了探测,通过对雷达图像的分析解译,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隐伏断层的形态特征、上断点的埋深以及岩土分层情况等,结合氡气的探测结果综合分析了隐伏断层的活动性.结果表明:3个测点的隐伏断层是存在的,且上断点的埋深均很浅,由此判断3处隐伏断层均为全新世早期断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究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类型对不同倾角断层的探测效果,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温纳beta、温纳gamma、偶极装置对不同倾角断层探测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参数设计建立了不同倾角断层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得出结果,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倾角断层模型的正演结果进行反演成像。【结果】比较结果得出高密度电法对探测断层倾角的最优识别装置为温纳alpha,其识别结果与设置值的匹配度高达96.1%。【结论】在试验场地预埋断层并利用温纳alpha装置对其进行探测,结果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装置对断层响应效果最优,可有效确定断层产状信息,且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3.
伊隆迈多金属矿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的南段东部斑岩成矿带中。以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开展物探工作获得了以下成果:60线长剖面的重力测量在2 780~4 500区间获得了明显的相对低重力异常,推断该区间深部存在隐伏中-酸性岩体;激电中梯扫面工作在测区东西两侧各获得一个北北西向展布的高极化率条带,推断这两个条带与玄武岩和黄铁矿化凝灰岩有关;利用放射性伽马总量测量对平面上石英二长斑岩脉的走向延伸情况进行了推测;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该区深部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推测,根据高密度电法工作成果推断,石英二长斑岩在埋深30m范围内产状陡倾略偏南西,闪长玢岩前期侵入灰岩地层并形成较陡的接触面,石英二长斑岩在后期侵位于闪长玢岩与灰岩的接触面。  相似文献   

4.
秦国强 《河南科技》2015,(3):154-156
本文介绍了EH-4电磁测深法与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系统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论述了两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联合应用。实例应用证明,使用EH-4电磁测深法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进行断层定位、地热勘查,避免了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地热勘查过程中,应用联合物探方法修正了历史地质资料中的某些偏差,为本次生产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溶洞易引发建筑物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为保障安全,在施工前进行溶洞勘察很有必要.高密度电法因其操作方便、探测准确,在溶洞探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高密度电法在南方某机场溶洞探测中的应用,结合地质资料,明确了工区电性异常的分布情况,圈定了多个异常靶区,查明了隐伏岩溶分布范围,指导钻探验证工程,为工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  相似文献   

6.
陆建国  齐志龙  赵斐 《河南科技》2023,(13):105-109
【目的】通过测量博尔塔拉河谷地地热研究区氡异常情况,探查出该区隐伏断裂。【方法】氡气在地表断层部位易富集形成氡异常,测氡法正是利用该原理,来判断隐伏断层的位置和规模。本次研究共布设3条剖面,实际完成测点477个,实测剖面长度23 730 m。【结果】根据氡气异常数据本次共探出7条隐伏断层,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结论】土壤测氡法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用于探测隐伏断裂地面位置时经济有效,在判断断层倾向时须辅助其他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技》2021,(1):57-59
本文通过对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成像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优劣互补,结合地质资料,为工程的钻孔布设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成像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断层位置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西安地裂缝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正断型隐伏地裂缝向上破裂扩展过程中,下伏断层发生位错变化后,上覆土体破裂扩展过程以及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特点。对隐伏地裂缝上下两盘不同的破裂形式和影响带宽度进行分析,将正断型隐伏地裂缝向上破裂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地裂缝尖端拉裂阶段\,裂缝的形成发展阶段\,裂缝贯通阶段。  相似文献   

9.
平面联系测量是指导盾构推进的重要环节,实际工程中采用两井定向进行施测.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导线法与吊钢丝法,笔者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在佛山市深电区间进行联系测量,测量后统计两种方法的消耗对比,总结两种方法适应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地下储气库是调峰保供和天然气管网优化管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就储气库断层封闭强度方面缺少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对大港地区储气库群控圈断层封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计算并统计断层面上每个储集单元的断层泥比率值,并且根据断层两侧埋深及油气水密度得到断层两侧的过断层压力差,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拟合出断层面泥比率与过断层压力差二者的定量关系,并最终确定控圈断层侧向封闭的临界断层泥比率值为18.3%,进而定量地评价出了储气库控圈断层封闭能力界限。为提高地下储气库运行效率、增强储气库运行安全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条件下,不同基载比对煤矿安全开采的影响,以某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基载比情况下回采工作面采动覆岩破坏规律,分析不同基载比开采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安全开采的基载比界限。研究得出:煤层埋深一定情况下,安全开采的极限基载比为0.08,当基载比小于0.08时,顶板基岩难以形成有效的承载结构而失稳,此时应提高支护强度,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2.
当地下水平埋管的流体为热流体时,利用形状因子理论,通过控制变量法逐一分析管间距和地下埋深等因素对水平埋管散热量的影响,得出在一定范围内,管道散热量随着管径、管长和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其中管间距的影响最大,管径的影响最小。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减少管道的热损失,减少能量浪费。  相似文献   

13.
渭北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多为第四系松散岩、泥岩、白云岩等,含水性较差,寻找低阻断裂构造是该区地下水勘探的唯一途径。由于地球物理解释存在多解性,因此,单一的物探方法很难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对此,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剖面测量判定低阻异常位置,放射性α法来圈定蓄水构造,激电测深法来准确判定地下水所在的层位及埋深等综合物探法进行探测。此外,通过正演模型,从理论出发,验证了综合物探法联合找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常规电阻率测深法是一种传统的寻找地下水源的物探方法。通过在安徽省西南部一处水资源枯乏区,运用电阻率测深法对含水层埋深、厚度及其富水性等作出综合评价,确定裂隙破碎带位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甘肃兰州市关山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和断层构造裂隙水为主.关山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围岩裂隙带和构造破碎带相互串通导致基岩裂隙水向隧道内渗漏,引起山体泉水干涸,对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对甘肃某水库坝址区进行了探测,探测区的覆盖层厚度、基岩风化等地质条件在反演图上都有清晰的反映,电阻率成像结果对水库坝址的确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水害防治,对金竹山土朱工区煤矿井下、地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列举出进行涌水量和地表塌陷区的观测、检查矿区地表是否存在导水裂隙、探测隐伏断层、保证井下排水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转等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隐伏铝土矿是一种隐藏较深的矿产资源,由于受到探测深度的影响,难以使用一般的物探方法对其进行探测。CSAMT以其探测深度大、信号强度高、分辨率高等特点在隐伏铝土矿的探测中被广泛使用,能满足探测的需要。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可控源对断面的电阻率进行计算,对底层的矿体进行清晰的反映,根据检测的电阻率数值对底层进行划分,从而判定铝土矿的分布位置。本文就CSAMT法在隐伏铝土矿探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查明贵州某地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方法】根据现场地质背景及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塌陷区岩溶发育、地下水径流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充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其不良地质体进行勘查。【结果】通过高密度电法查清了地表覆盖层厚度及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查清了塌陷区的节理裂隙发育带;通过充电法大致查清了地下水径流方向及位置。【结论】该地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某隧道开挖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平衡,地表形成“土洞”,最终导致的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20.
<正>永城煤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煤田城郊矿区以西,行政区划属永城市管辖。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分区徐州小区,奥陶系上统至石炭系下统缺失。因新生代的沉陷作用,全区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井田位于永城隐伏背斜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区域上由东至西较大的断层有葛店断层、刘河断层、顺和-徐庄断层、龙岗断层。井田发育一组北北东向近似平行的高角度正断层,顺和断层、顺和-徐庄断层,断层倾角70°~75°,落差分别大于400m和600m,走向延伸长度约40km。近东西向断层在区域内较发育,勘查区内发育有屈桥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