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智能驾驶汽车系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会对汽车的产业结构甚至是上下游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人工智能和车辆智能驾驶,然后探讨将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特别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无人驾驶系统的影响及其变革,以此说明人工智能对汽车和出行方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混合电力汽车的驱动功率可以分配给电机或者发动机,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最优的能量分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混合电力汽车能量控制的难点。本文以并联式混合电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复杂的行车工况,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Equivalent consumption minimization strategy, PSO)优化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ECMS)。利用粒子群算法离线优化等效系数,建立基于PSO优化等效系数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的策略,实现了并联式混合电力汽车的能量实时优化控制。高级车辆仿真器软件(Advanced vehicle simulator, ADVISOR)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选取的等效系数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燃油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电网中多个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复杂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下垂控制策略,可实现微电网增切负载、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时对分布式电源电压和频率的平滑控制.该方法依据下垂控制原理,研究了P-f和Q-U下垂特性,设计了基于输出滤波器、功率控制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的下垂控制器,建立了下垂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及对等控制策略下的微电网仿真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分析了微电网在孤岛、并网及运行模式切换时各分布式电源的频率、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验证了下垂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王天祥 《河南科技》2023,(10):26-29
【目的】能量管理策略(EMS)是燃料电池汽车能量控制的核心策略,一个优秀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大幅度提高燃料电池的经济性与耐久性,有许多基于创新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被不断提出。【方法】本研究以燃料电池汽车(FCEV)为研究对象,将能量管理策略分为基于规则和基于优化两大类,分析每个分类下各种能量管理策略的优缺点。【结果】在对每种分类下的能量管理策略的表现分析后发现,当前燃料电池混动汽车使用的基于规则能量管理策略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结论】未来其将会被以智能优化算法为导向的能量管理策略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针对研制的11kW液压电机泵,通过理论计算与流场解析,并运用电磁仿真软件Ansoft中RMxprt模块对电机转子的转速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浸油负载导致液压电机泵浸油电机带载启动,造成的功率损失较大,随油温升高,该项损失会快速减小;转子鼠笼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对转速影响较大,额定压力下,紫铜鼠笼电机的转速能够提高81r/min,采用电阻率小的导体可有效提高其转速及电机泵总效率.  相似文献   

6.
FSAE赛车项目由南通理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合作开展。本文详细介绍了本次设计的方法及指导思想。在设计过程分析中,综合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对汽车的传功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进行一一分析和布置。  相似文献   

7.
增程式汽车是一种配有充电插口和具备车载供电功能的纯电能驱动的电动乘用汽车,具有结构简单、电机直驱、易于维修保养等优点。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然后在满足整车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根据整车动力总成的特点,提出对整车零部件参数匹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PBL3770A驱动芯片和80C51BH单片机研究,提出二相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案,设计和搭建硬件的驱动电路,实现了控制二相步进电机运转的驱动程序.具体实现了80C51BH对外部脉冲产生中断,产生二相八拍的驱动信号,利用PBL3770A步进电机驱动芯片从而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的半步距转动.经调试仿真及实物操作,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参数变化引起的电机特性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定子磁链和转速的辨识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无速度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定子电阻变化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并将由于转子常数变化引起的转速辨识误差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该实验设计制作的是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该设计由红外寻迹传感器、MSP430单片机和6612电机驱动电路等组成。该控制技术目前已被用于智能停车场盘、无人仓库运货和服务型机器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该实验设计制作的是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该设计由红外寻迹传感器、MSP430单片机和6612电机驱动电路等组成。该控制技术目前已被用于智能停车场盘、无人仓库运货和服务型机器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的稳定性,以减轻振动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实体模型,并利用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模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车辆转弯半径近似为零的转向工作模式。利用实体模型仿真实验,得到了仿真实验中难以得到的数据,提出了双联平衡转向结构及其转向策略的整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精密电机对驱动力矩有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现磁滞电机完成装配后驱动力矩超差,造成零件报废和工时浪费。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在装配前就可预先检测磁滞电机驱动力矩的方法。本文从分析启动力矩产生的基本原理出发,从能量法的角度,论述了堵转功率与驱动力矩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采用统计方法推出了经验公式,提出了一种磁滞电机驱动力矩预先检测方法。通过采用该方法对某型电机转子组合件进行筛选,使完成装配的电机的驱动力矩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汽车外形尺寸检测技术是一种大尺寸检测技术。通过获得汽车的外形尺寸信息能自动辨别汽车是否存在超限超载和非法改装等问题,进而为汽车整车尺寸参数检测、汽车车型智能分类、在用汽车变形检测等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本文通过对汽车外形尺寸检测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标引,分析了该技术领域的申请量、主要申请国、技术发展演进,以便深入了解汽车外形尺寸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液压系统的故障具有隐蔽性强、偶然性大,易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等特点,同时该车液压系统承载了驱动,转向、升降等各种功能,其系统结构非常复杂,使得该车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量很大。为了迅速排除出现的故障,及时地发现并预防故障的产生,本文主要对特种车辆液压系统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汽车外形尺寸检测技术是一种大尺寸检测技术。通过获得汽车的外形尺寸信息能自动辨别汽车是否存在超限超载和非法改装等问题,进而为汽车整车尺寸参数检测、汽车车型智能分类、在用汽车变形检测等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本文通过对汽车外形尺寸检测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标引,分析了该技术领域的申请量、主要申请国、技术发展演进,以便深入了解汽车外形尺寸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现有视频智能小车运动场景受限制、视频画面抖动、换向方式复杂等问题进行设计。【方法】一方面悬挂装置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与地面自动匹配相对转角,另一方面悬挂装置的减震器可通过物理平衡的方式对车身进行回正。换向装置采用平行四边形换向装置。在平衡装置中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通过内置算法来控制稳定装置内置的驱动电机,从而对角度进行修正。【结果】该设计实现了智能小车在复杂地形的稳定移动,提高了智能小车的机动性和视频传输画面的稳定性。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可使其更迅速平稳地进行换向。【结论】本研究成功解决了智能小车运动场景受限制、视频画面抖动、换向方式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车型分类精度是目前交通环境中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好实时性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动车型识别方法,对车辆的类型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结构矩为车辆特征,以支持向量机方法为学习分类器,获得了较高的车辆分类精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车辆分类难的问题.现场视频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法鲁棒实时有效,且车型分类精度得到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9.
智能交通控制的基础是车辆检测,车辆检测是交通监测、控制、分析、决策、调度的基本依据。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智能交通系统情况,从工作原理、环境适应性和优缺点等方面分析了国内智能交通系统中几种常用的车辆检测方案,并针对我国复杂实际路况及不同的控制需求,提出合理有效的车辆检测方案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能量型和功率型混合储能系统组成的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括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交流换流器的电网自适应控制两部分.首先,本文提出了直流侧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混合储能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分区控制和DC/DC变换器多运行模式归一化模型有效地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及各种运行模式的平滑切换,优化了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提高了储能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性能;其次,提出了基于电压源下垂控制的交流侧挟流器的电网自适应控制策略,引入了虚拟阻抗和自同步控制,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电网适应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的建模仿真,验证了本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