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孢白僵菌孢子的耐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温度、pH、紫外线照射对D1-5球孢白僵菌在极性条件下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找到萌发最适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等时,温度在15~40℃都能萌发,19~28℃为最适应温度.球孢白僵菌孢子在pH 3~11之间都能萌发,萌发率在pH≤7时随着pH增大而升高,在等于7时达到峰值95.06%,而后逐渐下降.紫外线照射会严重影响球孢白僵菌的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利用球孢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室内测定了白僵菌菌株D1-5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主要探究白僵菌菌株在温度、pH、紫外强度三个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极性检测;记录白僵菌在各项指标下的萌发率数据.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26℃下萌发率最高,可达到90%;最适pH为6~7,白僵菌在pH 4~5时菌丝生长最旺盛,pH 6.0时最适于产孢.波长为280 nm的紫外线对白僵菌孢子杀伤力较大,并造成毒力下降.以上结果为田间防治玉米螟提供最适条件,以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球孢白僵菌菌株交配型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开发的真菌杀虫剂是一类优良的生物农药,其有性世代—球孢虫草Cordyceps bassiana也有潜在的经济价值.鉴定球孢白僵菌菌株的交配型,确立含有不同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菌株的快速配对,对于球孢虫草的人工栽培和球孢白僵菌的育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多次重复试验,优化了扩增条件,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试验结果为检测球孢白僵菌菌株的交配型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并为研究球孢白僵菌交配型基因的功能、人工栽培和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及其杀虫效果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提高球孢白僵菌的杀虫性,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个研究重点.该文对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杀虫性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杀虫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及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叶蝉僵虫中分离出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根据GenBank上球孢白僵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得到一个球孢白僵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CDEP2基因的cD-NA片段.利用表达载体pET28a(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CDEP2蛋白.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差显微缩时电影术,观察白僵菌的生活史,结果表明白僵菌可以通过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节生孢子、内生孢子、厚垣孢子和菌丝体的断裂等多种方式进行无性生殖。生活史的类型是属于多孢型的。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同一菌株分生孢子梗的形状是多样的。内生孢子产生于菌丝体的壁内,是简化了的孢囊孢子生殖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提取玉米根和叶片组织的DNA,再选用玉米丝黑穗病菌的特异性引物(GSP)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发现,GSP引物在玉米根组织中丝黑穗病的检测率在80%,叶片中玉米丝孢堆黑粉菌的检测率为15%.表明,可以利用GSP引物通过检测玉米根部组织,快速发现玉米丝黑穗病病苗.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不同温度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粉锈宁对7种蚕豆茎叶分离所带真菌毒性的作用,同时测定了粉锈宁对其中4种真菌孢子萌发、芽管生长及对3种真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参试真菌菌落生长速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粉锈宁≥100×10-6时对蚕豆根腐病原镰刀菌具有明显杀菌作用,而对引致蚕豆主要叶病——赤斑病和轮斑病的葡萄孢和尾孢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粉锈宁在较高浓度下能明显的抑制供试的镰刀菌、聚端孢及轮枝孢的孢子萌发,4种真菌芽管生长均随粉锈宁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分析不同转化体Bt蛋白表达量和评估其抗虫性,进而筛选优异转化事件是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为分析转cry1Ab/Gc基因玉米中Bt蛋白表达特性与抗虫性的关系,筛选优秀转化事件,研究以三个转化事件HG-1、HG-2、HG-3为试验材料,利用ELISA检测、玉米螟生测等技术,在室内和田间详细分析心叶期和抽丝期玉米抗虫蛋白表达量,并评估抗虫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转化事件不同组织或器官Cry1Ab/Gc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叶茎根;不同时期叶片Cry1Ab/Gc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抽丝期心叶期;不同转化事件间,心叶期转化事件HG-1的叶片、抽丝期转化事件HG-1和HG-2的茎中Cry1Ab/Gc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室内和田间亚洲玉米螟生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转化事件抗虫性差异显著,转化事件HG-1在心叶期和抽丝期亚洲玉米螟抗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玉米转化事件,与该时期Cry1Ab/Gc蛋白高表达的试验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证实不同玉米转化事件Bt蛋白表达量显著差异,心叶期和抽丝期Bt蛋白表达量与亚洲玉米螟抗性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抗虫转基因玉米优秀转化体初步筛选的重要技术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性好、节省时间等优势,为抗虫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研发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XP04、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 NT 3种促生菌为研究对象,调查它们对豌豆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促生菌在不同浓度下(OD600=0.5,OD600=1)对豌豆和大豆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和菌株Paenibacillus peoriae NT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幼根伸长,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可以促进大豆幼根伸长,对豌豆幼根伸长无显著促进作用.3种促生菌都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侧根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