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放弃了预应力叠合梁受力分析中的平截面假设,代以锯齿状分析了简支梁在弹性阶段的受力情况,并根据Reisner提出的新混合变分原理得到一种考虑横向剪切效应的二节点梁单元,它克服了平面分析的复杂性,且能适合于不同跨高比下的叠合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计算方法,并通过与《结构设计原理》中提供的变形方法对试验梁的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的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正确性和计算精度,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结合笔者从事T梁预制施工实践,从施工准备技术出发、分别就T梁预制的不同施工环节提出施工技术措施,旨在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变形计算和受力分析是施工控制的最基本内容,本文通过计算分析施工阶段的变形和受力,来用于指导实际施工。  相似文献   

5.
双预应力混凝土足尺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双预应力混凝土足尺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出了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受载后的应变和挠度,并用有限元素法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双预应力混凝土足尺梁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能够有效地降低梁高,并且在正常使用阶段比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于无粘 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配筋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表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尖力高强  相似文献   

7.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建立准确的预应力值,对正常情况下的张拉作业进行判断,需要对施加的应力进行管理,以便早期发现异常现象。本文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预制过程中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确定在施工中采取的降低损失的措施。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力损失;分析;控制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高层建筑中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作用及应用现状,分析了钢骨转换梁的结构构造形式、受力与变形特点以及主要研究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钢骨砼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一般为跨高比较小的深受弯构件,内部体系受力复杂.为研究其空间受力特点,采用通用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建立三维块体有限元盖梁模型,对其进行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受力分析,并与相应梁单元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体模型及梁单元模型计算所得应力分布总体相同,但实体模型会出现部分应力集中现象;施工阶段分析应是此类盖梁结构设计的重点;盖梁悬臂段截面横向受力不符合平截面假定,局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两组共7根FRP筋混凝土梁在两点竖向加载的试验结果,对FRP筋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类型FRP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总结出FRP筋混凝土梁的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选取合理的混凝土、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本构关系曲线及其单元类型,对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张开裂缝剪力传递系数和单元尺寸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分析的影响效果,通过3根实验梁受力全过程的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采用的ANSYS数值模型技术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已收集到的106根梁的试验数据,并充分考虑各参数的不定性,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强度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给出了计算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与梁的极限强度设计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桥梁工程中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斜板梁进行的静载试验,测出了板的应变分布和变形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芳 《科技信息》2010,(19):353-353,302
本文所选取的工程案例遵义地区仁怀市境内的茅台八标项目施工段,主要针对该项目中的鱼孔河大桥、新田大桥、羊窝屯大桥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预制施工技术做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建筑结构的高度日益增高,辅助设施也日见普遍,建筑物的开孔是有效的办法。但开孔梁或板的理论研究有其困难的一面,尤其是开孔后变形更无一般的算法。参考他人对混凝土开孔梁变形的研究结果,基于混凝土开孔梁变形特性,即变形曲线受孔的空腹桁架作用明显,变形曲线基本可以看成是同类型实心梁的变形与考虑孔空腹桁架作用产生变形的叠加,从而对由于开孔引起的刚度变化用相应实心梁进行模拟。通过计算相应实心梁的变形,就可以等效地计算出开孔梁的变形,从而给出混凝土开孔梁变形的一个简便而实用的算法。算例结果也表明此计算开孔梁变形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大型空间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大桥混合梁钢—混接合段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接合面上接触摩擦作用对接合面受力的影响以及剪力钉受剪规律.结果表明:钢-混接合面位置、构造形式、传力均较合理;考虑接触摩擦会降低剪力钉受到的剪力,但不影响钢和混凝土箱梁以及剪力钉群的内力分布规律;接合面的剪力钉离中和轴越远受到的竖向剪力越大,实际应用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已有结构的加固和新建工程的构造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端部锚固区外,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跨内单一截面的体外筋和周围混凝土之间无应变协调关系,因此在分析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时须考虑结构整体变形.文中建立了基于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的体外梁的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一根梁从开始加载直到失效整个过程的非线性结构响应.在条带法基础上利用传统的平面非线性梁单元导出有限元公式,将体外筋的作用等效成梁单元的节点荷载,从而简化了分析过程.通过对体外试验梁的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此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有预应力混凝土迭合梁裂缝宽度和变形试验资料的分析,建立 了与钢筋混凝土迭合梁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相衔接的预应力混凝土迭合 梁裂缝宽度和刚度计算公式.本文建议的公式简单实用,与试验结果符合良 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6根模型梁的三分点加栽试验,对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掺加高效减水剂,粉煤灰、磨细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并将试验结果与有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强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104:99)对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正截面设计计算的适用性,为大掺量外掺料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