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备受社会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也有所增加。我们以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样本,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犯罪预防,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并希望能引起全社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加以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与依法治国的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水平较低,法律素养不够。因此,必须充分认清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现状,通过有效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3.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蒋斌 《科技信息》2007,(24):366-367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和提高法律意识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非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知程度,探讨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肖鹤  郭义坤 《科技资讯》2006,(36):123-124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与依法治国的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水平较低,法律素养不够。因此,必须充分认清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现状,通过有效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亚莉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160-160,162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原因,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低的现状后,较为详细的总结出问题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关系“依法治国”进程。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其成因,有利于找到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莺  王敏 《科技信息》2011,(15):147-147
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在文科大学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国家建设者之一的理工科大学生同样应获得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强化法制观念,形成守法、用法的理念,最终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来探求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法律意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西安高校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剖析西安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加强法制课程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体验式教育、培育校园法治环境等措施,以增强西安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阐述了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背景下 ,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 ,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必要性出发,以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为基点,结合高校具体情况,分析其基本原因,探索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和途径,以期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制素养偏低的通病。本文通过对闽江学院在校生随机问卷调查发现,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学校法制教育方式不正确,社会法制风气不正等原因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低。因此,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干预,以及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熟,做一位知法、懂法的理性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律课教学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庞厚祥 《科技资讯》2008,(32):242-242
大学生犯罪是发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对预防大学生犯罪高度重视,预防大学生犯罪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民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本文透视了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以及犯罪形成的一般规律,对矫治大学生犯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着手,较系统地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预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因此,研究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对于高校平安校园的构建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新时期大学生犯罪现状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提出建设平安校园背景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相关对策,以便对预防大学生犯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法律知识水平、法律观点、法制观念、违法犯罪等方面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了考察,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犯罪黑数大量而普遍存在。它是在司法机关、学校、犯罪大学生、受害人及知情人的“合力”下形成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黑数必须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预防大学生犯罪,必须严肃执法,正确处理大学生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