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国家、省及我市有关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提出了防治对策。其中包括:健全法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合理布局,着力推进生态牧业小区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府投入。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效防治我市畜禽养殖污染,减少畜禽粪便COD的排放量,使我市畜禽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市委扩大会议提出:实施“园林城市”工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市委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的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建设园林城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从而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各类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集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以及农村地区工矿企业布局不当且污染防治手段不力产生的工业污染。本文针对会同县当前农村环境现状,通过分析阐明了会同县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探索环境质量改善条件下城镇化规模,对指导管理层制定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协调融合的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选取人均工业废水排放等11个指标构建环境污染评价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对安徽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进行测算;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进行考察;基于EKC建模机理,借助Excel软件,通过作散点图,添加趋势线,构造了城镇化进程与其引致污染的三次曲线,采用高数求导判别拐点分析方法,揭示了环境质量好转条件下城镇化规模。结果表明: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由2001年的0.056 1跃升至2013年的0.805 8,呈持续增长态势;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与城镇化规模间契合呈倒N型曲线关系;城镇化规模达3 106.26万人为安徽省环境质量开始好转的规模临界值,现阶段,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处于倒N型中部上升通道。为促进生态安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从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依法严格环境管控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该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以乐清市为研究对象.从畜牧养殖,种植耕作、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秸秆和农膜污染.农药与化肥污染、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该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结构不合理的布局,城镇化集聚的不科学和农业现代化不尽合理的强力推进,我国工矿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压力越来越加大,污染的程度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我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规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土地过度开发和占用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流失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乡村企业的发展导致农村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突出的生产生活污染问题.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和模式,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和制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升级转型,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以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SWOT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提供了可行有效的分析视域.本研究就青海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归纳总结了建设的基本经验,着重分析了建设的内部优势、内在劣势、外部机遇及风险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创新发展策略.研究发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推进青海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应当创新S-O(质效型)、S-T(合作型)、W-O(扭转型)、W-T(内生型)发展策略,统筹推进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质量是建立新型城镇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此外,《甘肃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中指出甘肃省各地区城镇化建设差异较大、发展方式单一,与当地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各地州市城镇化建设的特点,从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城乡统筹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质量等4个维度层选取了 18项指标综合构建了甘肃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城镇化质量从时空二维尺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甘肃省城镇化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各地州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但逐年缩小.各地州市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且各目标层内变化较大.居民生活质量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城乡统筹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6,(7):1173-1177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5个方面构建了具有27个指标的测度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9—2013年平顶山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平顶山市新型城镇化具有良好稳定的发展态势,综合发展程度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在生态环境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显不足.  相似文献   

11.
陶胜 《科技信息》2009,(29):I0647-I0648,I0747
东村河是我市重要的自然地表水体。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大量污水排人河体中,虽然经过多年的工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水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一直不能彻底根治污染。治理好东村河,是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也是全市人民多年的夙愿。为彻底根治东村河水污染。为2012年亚沙会的举办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东村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苏令侃 《科技信息》2012,(22):55-5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生活垃圾污染和管理无序化等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小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组成特点,当前的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盱眙县人口74万,是农业人口较多、山水占地面积较广、群众居住分散性大,以农业为主的县。由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盱眙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显得突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促进新农建设与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盱眙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例如:饮用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方面的问题,总结了农村环境产生污染的原因和问题,并剖析其成因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红莉 《甘肃科技》2016,(22):18-20
燃煤锅炉是影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最主要污染源,控制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对改善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环保污染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我市城市南区一台58兆瓦燃煤锅炉运行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作为城区重要保障的水源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为活动干扰。由于南方城市水源地多以河流型为主,不断加大的上、下游工业与生活污染源建设力度、水源地周边土地开发,使得水源受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该文通过总结福州市原厝水源地近年来频发的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应急监测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加强城区水源地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措施与对策,以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破解"三农问题",各级政府不能就三农问题来解决三农问题,应该在三农之外,用非农理念来选择对策,即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来逐步解决;而城镇化建设的节点是科学规划。为真正实现科学规划,防止"各路诸侯"对农村的肆意掠夺和城镇建设的无序性,必须运用政府管制这只手,对城镇规划实行严格的空间管制,使城镇化建设从无序走向有序,建设完整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山市博爱路为例,分析博爱路沿线现有条件,勾画博爱路沿线发展蓝图为加速城镇化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供参考。为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等新城区以及镇区城镇化建设提供先导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的述评,以及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界定,构建了涵盖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诸方面22项指标的测度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原理、并借助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对陕西省咸阳市所辖县区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差异作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咸阳市县(区、市)域城镇化综合水平差异明显,大致区分为4个等级类型;大多数县区各主成分得分所体现的城镇化发展方面优、劣势并存。并就各县区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俞锐 《杭州科技》2004,(2):15-16
2003年以来,杭州市首当其冲地出现了供电紧张的局面。夏季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而向工业企业购买用电指标,入冬以后又不得不采取D级应急用电方案。可见供电不足在一段时期内将严重制约我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求。尽快增加电能开发是缓解我市供电不足的措施之一,也是在较短时间内能见效的主要措施。但是,杭州市是资源小市,只强调快速地增加电能开发,容易产生无序行为,而导致引发新一轮“建设—污染—治理”的环境恶性循环。因而适当“开源”,大力“节流”成了杭州市缓解电力的重要措施。⒈建筑用能值得关注建筑能…  相似文献   

20.
<正>"城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不断变迁,城镇化的样貌及其观念也随之变化、更新。城镇化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的并非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其内在理念、发展过程及其实现方式。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与灵魂。进一步延伸这一理念,城镇建设也好,城市建设也好,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以人为主体,它包括人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也包括人的生产价值,生活价值,是全过程,全方面的价值。城市,本质上是一个空间聚集的概念,这个空间承载着人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