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云霞 《科技信息》2012,(6):399-399
为确保松软岩层的巷道支护质量,降低巷道的维修率,通过对松软岩层的岩性分析、支护方案的比较选择以及对锚网喷+U型钢+锚索+注浆联合支护的应用实践,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形,确保了支护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为软岩巷道的支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贾明坤 《科技信息》2010,(22):309-309
本文针对煤峪口矿410盘区的实际,依据锚杆支护机理,探讨了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和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证实"锚杆+锚索+金属网"联合支护在大断面综采巷道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张福希 《科技信息》2010,(29):I0381-I0381
鹤煤五矿三水平延深轨道下山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向下延深,巷道支护难度增大,围岩稳定性差,顶板破碎、底鼓严重,该矿结合本矿地质条件,采用锚网喷+锚+U36型钢棚联合支护形式,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强烈变形,提高了掘进速度,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清水营煤矿+786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受软岩影响,巷道在开挖后短期内出现明显变形,造成巷道顶板下沉及底臌,严重影响巷道成形及使用。经专家研讨后认为先对变形巷道卸压,然后再采用锚注支护,经有限卸压二次支护后巷道支护强度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集中应力作用下巷道顶板及两帮的变形机理和破坏情况,确定高应力作用下巷道的支护方式为桁架锚索+锚杆联合控制技术方案。该思路成功地应用于淮南矿业某矿的巷道支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可在类似条件下的高应力巷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深部软岩巷道耦合支护优化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旗山矿-1000m水平北翼轨道联络大巷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了该巷道工程支护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备选方案用数值模拟进行了优化选择和耦合设计,提出了锚喷网索+底角锚杆+注浆的支护方案。现场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有效控制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锚网索带喷补强支护在巷道中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高地应力变形巷道支护难题,采用锚网带喷+锚索联合补强支护形式,实现柔性面和关键部位支护双向的结合,充分改善围岩力学性能,有效地发挥围岩的内在强度和自承能力,抑制巷道围岩收敛变形,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董开封  张燕 《科技资讯》2013,(17):86-88
新桥矿南一采区运输上山穿过落差30 m、宽度140 m特大断层,断层带内岩体极其破碎。为了不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巷道采用"超前预注浆+U29伸缩性封闭圆形钢棚+锚网喷"进行支护。5个多月后,两帮最大移近量达到216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20 mm,底臌量约135 mm,采用这种支护技术有效维护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半煤岩大巷围岩控制问题,以吕梁矿区某矿半煤岩运输大巷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巷道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埋深时半煤岩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变化规律,并采用钻孔窥视仪对巷道围岩破裂范围进行精细探测。结果表明:围岩塑性区随着巷道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尤其是巷道两帮及底板部位;大巷顶板0~1.8 m及4.9~5.1 m深度附近,裂隙极其发育,1.8~4.9 m深度范围内有许多微小的裂隙。根据数值模拟及现场探测结果,选择注浆锚索+注浆锚杆+金属网的全断面锚注支护方法。工业化实验结果证明此种方法可有效控制巷道的有害变形。该研究为其他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产高效综采面的推广应用,切眼大断面煤巷尤其是复合顶板巷道很难施工及维护。针对综采工作面切眼大断面复合顶板巷道施工及支护问题,确立二次施工、锚网带索+单柱支护技术,有效解决在复合顶板条件下的大断面切眼施工的围岩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石嘴山一矿38区+600m轨道巷围岩收敛变形和矿山压力进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得到巷道表面相对移近速度,分析并总结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对引起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采用不对称的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为类似软岩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彬  张军  孙永 《科技信息》2011,(1):368-368
权台煤矿东翼采区34221工作面为典型的“三软”煤层下分层掘进,由于切眼断面大,巷道支护难度增大.结合该矿地质条件,采用金属菱形网+矿用11≠≠工字花边钢+DZ28—30/100液压单体支柱的支护形式,有效控制了项板的变形,提高了掘进速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开采正经历着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深部矿井逐渐增多。影响巷道稳定性的因素也随着增加,深部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数值模拟研究为基础,通过RFPA软件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巷道支护的特点,得出了深部巷道支护的有效方法,提出了深井巷道矿压的控制应该着重考虑巷道的优化布置和改善巷道的支护形式,充分发挥以锚杆为主体的新型支护以及锚喷、锚索、锚网等联合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巷道开挖面的空间效应,根据弹塑性理论建立巷道围岩-支护体耦合作用模型,研究支护位置和支护体厚度与巷道位移、支护反力和围岩塑性区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最优化方法建立巷道耦合支护最优化模型,研究原岩应力、巷道断面以及支护体力学性质等因素对巷道支护方案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支护体厚度的减小及支护体离开挖面距离的增大,巷道位移和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逐渐增大,而支护反力逐渐减小;在支护体受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情况下,支护体厚度随着原岩应力的增大、巷道断面的增大以及支护体离开挖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甘庄煤矿近距离煤层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从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实际及本矿巷道支护现状出发,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分布及破坏范围;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设计得出合理的支护参数,进而提高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及实用可靠性,进一步发挥锚杆支护技术的潜力,为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薄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赋存特点总结变形破坏规律,浅析薄煤层复合顶板回采巷道的支护机理,由巷道支护参数的确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技术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支护效果良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巷道围岩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用于煤矿回采巷道支护的新型锚杆。通过分析该锚杆的工作原理、锚杆在回采巷道工业性试验中的力学性能及支护特性,对巷道进行支护设计。对巷道试验段进行的支护监测结果显示了该新型锚杆在支护技术和作用上的优越性;该锚杆的支护效果与其他支护形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表明了该锚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松树镇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情况优化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设计了优化支护方案.对巷道锚杆工作阻力及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监测,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测试,研发了适合松树镇的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技术.该成果对研究巷道锚网索支护方案优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古书院矿西二盘区变电所巷道围岩受采动影响存在底鼓变形的问题,对巷道底板及侧帮围岩状况进行了分析,窥视结果显示巷道围岩裂隙较多,原有的锚杆、锚索支护难以达到预期的支护效果。提出了高压注浆配合高强锚索支护的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实际工程实践,经巷道围岩表面位移监测检验,表明高预应力锚索、注浆联合支护是动压底鼓巷道安全、有效、经济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金川三矿区东部贫矿巷道支护破坏变形问题,通过优化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支护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实现了巷道分级可视化应用;针对巷道支护破坏变形严重区域开展巷道支护破坏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提出了巷道支护优化方案;并利用FLAC3D构建数值模型,开展了支护方案支护效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岩体在外部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应力环境下,采用“锚网喷”支护可以有效改善巷道周围塑性区、应力场和位移的分布特征;相比螺纹钢锚杆,玻璃钢锚杆所受轴力较低,可以有效改善锚固水泥浆的应力状态,进而减小锚固段长度,在支护效果、材料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