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煤炭的氧化规律以及准确地对自燃发火情况进行预测预报,针对官地煤矿8煤层,采用煤氧化实验装置,对实验所析出气体的成分、生成先后顺序和生成量与温度之间存在的规律性进行了测试研究,并结合工作面的实际,进行预测预报。结果表明:8煤层利用CO增加趋势作为预测预报煤自燃发火的指标值,在CO存在的前提下,只要出现C_2H_4气体,即井下某区域发生了煤炭自燃,必须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根据对采空区工作面的现场监测,得出采空区没有形成自燃发火区域。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评价难以定量分析的现实,根据煤炭自燃发火机理,建立以煤的自燃倾向性、持续漏风供氧条件和聚热散热条件为一级指标的采空区自燃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可正确评价采空区自燃发火的危险性。该研究为煤矿有效控制煤炭自燃、降低火灾危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新成 《科技信息》2011,(16):322-322
煤自然发火预报是对煤炭火灾参数指标进行超前早期识别和预警的根本技术手段。大同煤矿结合本矿煤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煤自燃火灾指标气体及其生成的辅助性指标的超前判识,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征兆,推断自然发火发展的趋势,采取均压、密闭堵漏、预灌浆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柱.然而有一半以上的国有煤矿和地方重点煤矿存在自燃发火的危险,尤其是近年来综放顶煤技术的推广,使得井下煤炭自燃发生更为频繁,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而煤炭自燃的复杂性使得目前对火灾的预报相对滞后,建立快速准确的预测预报机制成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分析了影响煤自燃的各种因素,在前人的研究结果之上建立了煤自燃的煤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以煤自燃发火台为实物建立其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模型.对义马煤的自燃状况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模型进行评价,为建立快速、准确的煤自燃预测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文贵 《科技信息》2012,(4):372-372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枯竭,一些老矿井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采空区,但由于以前开采技术落后,造成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使得煤层自燃发火几率增高,矿井自燃火灾事故增多。均压防灭火技术就是一种常用的防治煤炭自燃发火的措施,与其它防灭火技术相比,其具有工程量少、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为此,研究均压防灭火技术对防治煤矿自燃火灾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煤炭自燃机理及矿井生产实践,运用模糊数学及多目标决策理论综合评估煤矿井下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7.
林南仓矿所采各煤层均属于自燃煤层.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煤较多,加之漏风通道较多易造成采空区遗煤发生自燃.利用束管系统对1226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发火规律,为合理选择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机械化水平提高,开采速度加快,引起采空区遗煤增多和面积扩大,使得采空区煤炭自燃隐患更加突出,大面积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率高、火灾危害大,对其成因和灭火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最大限度的降低大面积采空区煤炭自燃火灾的危害程度.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煤自燃机理的不同说法,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的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氧化阶段和自燃段,指出煤体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4个条件:根据对煤炭自燃机理的研究,将防治技术措施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灌浆防灭火、均压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惰气防灭火等4类.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针对徐庄煤矿8174采煤工作面煤容易自燃特性,为减少和防止8174采煤工作面煤自燃火灾发生,对该工作面进行煤自燃标志气体分析,研究煤氧化过程中放出的气体成分及含量,分析气体成分及含量随煤温变化的规律,并优选出标志气体,建立各种标志气体含量与煤温的定量关系,以达到预测预报煤炭自然发火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
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最新研究成果,煤炭的自然发火不但取决于煤的内在因素,还取决于促进煤自燃的外在因素,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方法应以煤炭对自燃的敏感程度和外在的开采条件为基础,并就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方法的某些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研究煤自燃特征信息,确定煤自然发火预测指标,实现煤自燃的早期预报,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煤样自燃发火过程模拟实验和程序升温实验,得出煤自燃特征温度段,依据多元信息融合技术,结合现场采集煤自然发火观测气体数据,应用模糊聚类的方法,提取煤自燃多项指标信息的特征,并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确定出煤自燃特征信息及其与特征温度段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煤自燃状态的识别和早期预报.  相似文献   

12.
刘振东 《科技资讯》2014,(3):133-133,135
袁店一井煤矿10煤具有Ⅱ类自燃发火倾向性,其首采工作面面收作后,采取堵漏风、均压技术等综合防火措施,切断了采空区的漏风通道,同时加强预测预报,有效地预防了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综采工作面在收尾期间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过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征兆,且自燃发展迅速,对矿井安全生产形成了极大威胁;注氮防灭火工安全有效,是防治煤矿井下自然发火难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林南仓矿2216工作面收尾期间的条件,研究确定了注氮参数,有效的防治了该工作面收尾期间的自燃发火事故。  相似文献   

14.
准确地预测井下煤炭自燃发火期,并制定出预防和处理措施,才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煤炭氧化自燃系统所表现出的各种“白色信息”,并以火区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作为预测指标,建立了自燃发火期预测模型,与实例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矿井煤炭产量持续提高,储煤仓发火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给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解决特大型储煤仓煤自燃发火问题,对储煤仓发火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2种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最终采用了高速水雾喷头在放煤口放煤灭火的方法,处理特大型储煤仓发火问题。结果表明:利用高速水雾喷头在放煤口放煤灭火的方法,需要人员少,材料成本低,操作简单,处理速度快。为有效避免储煤仓煤炭自燃发火,应做到:一是减少仓内漏风量;二是缩短仓内煤炭的滞留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储煤仓发火事故。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础上 ,分析了沛城煤矿生产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原因 ,理论分析了气雾阻化预防煤炭自燃的阻燃原理 ,实验研究了煤的外在水份和阻化液含量对煤自燃阻化效果 ,介绍了沛城煤矿生产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综合治理的应用效果 ,提出了采用气雾阻化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煤炭自燃是我国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据统计,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有煤炭自燃倾向的矿井占总数的56%.而因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94%。国内外对自燃发火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技术、采空区流场模拟和采空区二维“三带”的划分上,对沿空掘巷煤柱自燃问题涉及较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煤炭自燃概念提出了统一而科学的定义及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氧化热量全部消耗在保温增高的条件下.煤温T与煤的发火前的时间t关系的热平衡方程及利用标志气体判别自燃程度的数学模型与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刚 《科技信息》2013,(14):453-454
通过对煤炭氧化及自燃的机理与实验室试验研究,提出了四种用于防治煤矿井下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新的技术措施。经多年现场试验与推广应用研究及效果考察表明,四种新技术具有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便的特点,尤其适合经济不发达的矿区使用。为方便同类矿区选择使用,还对四种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与优化分析,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其中一种技术使用与效果,所得结论对开采自燃煤层自燃向性严重煤层的矿井,在如何选择有效防治煤炭自燃技术措施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论述各种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大屯煤矿的实际情况,利用三维动态数学模型预测煤炭的自然发火期和高温区域,用CO和C2H4作为煤炭自燃预报的指标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