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差异为目的,采用杨丽等(杨丽,梁宝勇,张秀阁,等.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39-144.)根据中国大学生情况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6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秩序维度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t=3.003,P0.01).2)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10,P0.01),男生高于女生;男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秩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7,P0.05),体育专业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差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624,P0.05),具体表现为大二的得分低于大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6.812,P0.01),具体表现为大三的得分低于大一和大二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杀意念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河南省7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及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在自杀意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专业满意度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及其中维度——父母期望、条理性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消除完美主义的消极影响,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特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总体上呈现中等水平;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在性别和不同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城镇高于农村;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在独生与非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自我妨碍和学校适应三者间的关系。方法: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自我妨碍行为倾向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对467名大学生进行了统一问卷施测。结果:(1)学生完美主义、自我妨碍和学校适应三者间彼此存在显著相关;(2)自我妨碍和完美主义对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都显著(R2=0.181,p〈0.05;R2=0.201,p〈0.05)。结论:完美主义对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妨碍对学校适应具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A型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完美主义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完美主义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女生条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大学生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和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与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和敌意两个分因子得分和A型人格量表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A型人格者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及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B型人格者的得分。  相似文献   

6.
以2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A型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完美主义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完美主义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女生条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大学生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和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与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和敌意两个分因子得分和A型人格量表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A型人格者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及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B型人格者的得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层随机抽取的257名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为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所有维度上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担心出错、父母期望、对行动的疑虑、组织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个人标准维度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完美主义的维度中,担心出错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个因子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行动的疑虑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担心出错和对行动的疑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变量。  相似文献   

8.
以270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身体自我意识情绪和消极完美主义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8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大学生在在身体羞愧、犹豫迟疑、害怕失败、过度计划和消极完美主义总均分上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内疚、自大自豪、真实自豪、身体自我意识情绪均分因子上皆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过度谨慎和极高目标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女性在身体羞愧差值显著高于男性,男性身体内疚差值显著高于女性;男女在自大自豪、真实自豪和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锻炼自我设限量表对5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锻炼自我设限对完美主义与锻炼行为是否具有中介作用.根据Baron和Kenny对中介因素分析方法的建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时间管理锻炼自我设限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行动迟疑和担心错误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显著,但该影响由于锻炼自我设限(寻求辩解、减少努力)的加入而变小或变得不显著.说明锻炼自我设限对完美主义与锻炼行为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大学生群体是否存在内隐完美主义及其与外显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使用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内隐完美主义测验对12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两个IAT测验的相容和不相容任务呈现出显著差异(t_1=8.61,t_2=9.82,P0.001);2)经过t检验,发现两个IAT测验中男女性别差异均不显著(t_1=1.93,t_2=-0.41,P0.05);3)两个IAT测验的α系数分别是0.83和0.79;4)外显和内隐测量指标间呈不相关,且外显完美主义与内隐完美主义相互分离的模型拟合指数较为理想(RMSEA=0.00,CMIN/DF=0.281,NFI=0.79,GFI=1.00,AGFI=0.99,RMR=0.01).结论: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效应存在并且与外显完美主义是相互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高创造力倾向大学生和低创造力倾向大学生有无差异?以广州大学城九所高校的1032名高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及在大学学习和就业信心及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第一、创造力倾向高的大学生在个人努力程度上显著高于创造性倾向低的大学生,具体表现为:创造力高的大学生阅读了更多的课外书籍、参加的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及技能培训等活动显著多于创造力倾向低的学生。第二、创造力倾向高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表现更好,具体为:知识面更广、了解更多知识前沿、更专业、关注跨学科和更注重与实践结合。第三、创造力倾向高的大学生在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上显著高于创造性倾向低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主要检验了自我控制能量损耗的敏感性是否在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和学业拖延之间扮演中介作用.招募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各210名被试,以问卷调查法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重点高校学生在学业拖延、消极完美主义倾向以及损耗敏感性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损耗敏感性在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拖延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这意味着,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控制更可能出现能量的过早损耗,从而过早放弃任务出现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贵州省924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明当前本科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前本科生的完美主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担心错误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条理性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在担心错误、个人标准、行为疑虑和条理性得分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完美主义与学业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完美主义对学业情绪各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本科生的完美主义对其学业情绪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学生职业兴趣倾向,提出择业指导建议。方法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某医学院64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现状调查。结果医科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于调研型和社会型;性别不同的医科大学生职业兴趣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医学生,在艺术型职业兴趣方面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各专业学生在实际型、调研型和事业型三类职业上的有显著差异。结论医科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兴趣倾向认知不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医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采用修订后本土化的《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和《一般拖延问卷》对248名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的特点及其与拖延行为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男生极高目标和标准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学女生犹豫迟疑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在过度计划与控制、过度谨慎与仔细得分上显著高于理科生。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总分与拖延不存在显著相关;害怕失败、犹豫迟疑两个维度与拖延呈显著正相关;过度计划和控制维度、过度谨慎和仔细维度与特质拖延呈显著负相关;犹豫迟疑、过度谨慎和仔细、害怕失败3个维度联合预测拖延总分变异量为34%。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大学生成就动机、安全感与创造力倾向的基本情况及三者的关系.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安全感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为测量工具,对5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成就动机、安全感和创造力倾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创造力倾向、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成就动机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安全感在年级上...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西部六所师范院校410名在校大学生需要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知识能力需要、友情需要、自立需要、心理素质需要;非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求援需要、奉献需要、权利需要和性需要;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层次在性别、年级自变量呈显著正相关;师范类大学生实际优势需要倾向与教育工作者的评价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对目前师范教育的教学管理提出三条针对性建议:一是全面了解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结构,及时调整自我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关注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的个体差异,加强教育针对性;三是深入研究西部师范类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加强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与其所在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自评抑郁量表(SDS),随机抽取上饶师范学院163名大学生,东华理工大学74名大学生和中国药科大学70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有抑郁倾向与无抑郁倾向的学生在其家庭亲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χ2=24.87,P<0.01),在家庭适应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χ2=11.17,P>0.01)。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所在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在性别(χ2=2.85,P>0.01;χ2=8.96,P>0.01)、城乡(χ2=3.95,P>0.01;χ2=1.49,P>0.01)和年级(χ2=8.66,P>0.01;χ2=6.55,P>0.01)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评抑郁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在"偶无"、"有时"、"持续"三个因子上的分数显著高于没有抑郁倾向学生的得分。在"经常"因子分上,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上和无抑郁倾向的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诱因之一。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对于预防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婚恋价值观问卷(CMLCQ)、简易性态度量表对649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德宏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学生家庭功能的行为控制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沟通因子得分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②大学生婚恋观的性爱抉择观、婚姻自主观、恋爱动机、婚姻忠诚度和婚姻价值观得分有显著性别差异,婚姻倾向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性爱抉择观具有显著的专业差异;③大学生性态度开放倾向、情感倾向、需求倾向和回避倾向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开放倾向具有显著的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完美主义与大学生心理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完美主义的概念以及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完美主义与大学生心理病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完美主义评定量表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