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淤背固堤现状机淤固堤是从六十年代的自流放淤逐渐发展起来的,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目前淤背固堤已由单指利用简易式挖泥船,逐步发展到指利用挖泥船、泥浆泵等多种水利机械设备挖取河道泥沙,用水力管道输送到堤防背河侧沉放。通过填平背河侧的低洼坑塘,加大堤防宽度,延长了渗径,增强了堤身的稳定性,对解决漏洞、渗水、管涌等险情有显著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堤防防御的能力。据统计,至2007年8月仅黄河下游济南段已完成机淤固堤土方1.32亿m3。为使黄河下游长治久安,按照黄河下游的近期规划,在近十年内黄河大堤普遍淤宽100m,淤筑高程于设防水位平。(附图1淤背固堤示意图),现阶段黄河未淤筑的空白段为5.9‰。  相似文献   

2.
黄河哺育了两岸人民,促进了两岸经济发展,但也因治理难度大,历史上发生水患多,频频给两岸经济发展带来损失,故防洪是黄河工作的第一要务.堤防作为黄河防洪的重要屏障,其安全对于保证抗洪斗争的胜利有着决定的意义.近堤坑塘作为对堤防工程安全形成威胁的严重隐患之一,对其成因、危害进行分析,有助于做出针对性地治理措施,消除隐患,保证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3.
赵金峰  赵华德 《科技信息》2010,(17):J0232-J0232
为了提高黄河堤防的抗洪能力,山东黄河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以自制的简易吸泥船施工为主进行机淤固堤,对黄河防洪保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险工、险段近距离机淤固堤已基本完成,机淤固堤已经向平工段延伸发展,输沙距离越来越远,沙场条件也愈来愈差,挖占耕地较多,工作难度加大,施工成本增加。随着国家对黄河防洪工程投资力度的加大,机淤田堤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本文就跨河取沙施工技术在黄河淤背目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黄河下游堤防基础与堤身都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堤身单薄,难以抵御标准内洪水。机淤固堤增加堤身断面,延长渗径,对解决漏洞、渗水、管涌等险情有显著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堤防防御洪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风暴潮是渤海湾常见的一种灾害性事件,它不仅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危害,同时还对滨岸地貌、沉积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渤海湾风暴潮的形成机制及其滨岸沉积作用,在大量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渤海湾沿岸潮上带低洼平原、贝壳堤及海河口风暴潮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黄河东平湖蓄滞洪区建设勘察中,针对大清河左堤堤身及堤基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我院进行了电法勘探试验工作。试验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绘制了地层的地电剖面,揭示了主要地层的空间分布状态。同时,通过对形成的地电剖面进行分析,对存在的浅部不良地质构造进行了推断,为地质勘察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滨岸风暴潮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暴潮是渤海湾常见的一种灾害性事件,它不仅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危害,同时还对滨岸地貌、沉积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渤海湾风暴潮的形成机制及其滨岸沉积作用,在大量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渤海湾沿岸潮上带低洼平原、贝壳堤及海河口风暴潮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油普领  苏立志  张曙光 《科技信息》2009,(29):I0717-I0717
为进一步消除堤防隐患,提高黄河大堤的防洪能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黄河防洪工程的投资力度,开展了标准化堤防建设,其关键技术就是利用淤背方法加固黄河大堤。但在放淤固堤施工过程中,由于淤背体排水不畅或者滞后,使堤身长时间浸泡水中,加之随着淤沙土方的加载,造成背河地面沉陷,引起堤身裂缝,同时使淤区长期不能固结,对包边盖顶及附属工程无法按时实施,影响工程竣工验收。另外在放淤固堤过程中排水缓慢.因受到水的渗透,使二、三期围堤非常容易发生塌陷,既严重影响到淤区施工进度,又容易造成淤区决口,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张华  张利杰  鲍岗林 《科技信息》2011,(31):I0345-I0345,I0389
东明县黄河位于黄河右岸山东黄河最上游.黄河大堤上接河南省兰考县堤防,下界与菏泽市牡丹区堤防相连。河道长度约76km。高村(桩号207+900)以上河道长约66km.属游荡型河段.两岸堤局距5—20km,河道纵比降1/6000,河道宽、浅、乱,主溜摆动不定;高村以下河道属游荡型向弯曲型过渡河段。河道纵比降1/8000。由于河道的不断淤积,逐渐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堤外更低的地上“二级悬河”。  相似文献   

10.
我市低洼易涝宜农荒地资源丰富,中低产田较多。本文重点论述开荒种稻的整地和水肥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开荒种稻,旱改水,开荒种旱田、旱田低改的投入产出对比,说明实施以开荒种稻和低洼耕地旱改水为重点的水稻开发,是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民治黄以来,山东黄河防洪取得了连续5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安澜局面,但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致使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导致黄河下游河床严重淤积,逐年抬高,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在中常洪水下,形成横河、斜河和顺堤行洪的可能性逐渐加大,增大了洪水对两岸的威胁,防汛形势日趋严峻。面临当前严峻形势,强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确保黄河防洪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一、黄淮海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黄淮海平原地跨冀、鲁、豫、苏、皖五省和京津两市,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2.7亿亩,人口近2亿。这地区的地理特点是:(1)气候属半湿润暖温带,年平均气温10~15℃,每年无霜期175~225天;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光照充足。春季干旱,蒸发强烈;夏季东南湿暖气团和北来高压冷气团相遇,或沿太行山麓抬升幅合,形成暴雨。(2)黄河挟沙浓厚,历史上北行时淤塞了海河尾闾,南行时则祸害淮河。因此平原在孟津以下,北至天津,南至淮阴,不是一个凹面的汇水流域,而是一个隆凸的圆锥形三角洲,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黄河在两堤挟持下形成高悬之脊岭,南  相似文献   

13.
张书龙  杜延丰  常顺山 《科技信息》2009,(21):I0336-I0336
黄河由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下游河道处于不断淤积抬升状态,河道的平均高程高于两岸大堤以外的地面,形成地上悬河;而行水河槽的平均高程又高于两岸滩地平均高程,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局面。这种状况,一旦遇较大洪水溢出生产堤,极有可能发生河势演变.形成横河、斜河和滚河等险情,直接威胁到大堤的安全。为了缓解“二级悬河”的危害,保障黄河下游大堤的防洪安全,本文在分析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方面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质污染与渔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黄河水质污染类型和形成的污染带,对黄河鱼类区系组成及鱼类生长、繁殖、发育、索饵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水体污染的预防措施和治理办法;认为沿黄两岸低洼易涝盐碱荒滩地的开发应以渔为主,综合经营.利用现有湖、库、河流进行鱼类增殖、养殖和引进适合本水域生长的其它经济鱼类,提高单产和养殖效益,使黄河水域鱼类资源和种群数量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5.
李冰  杨婧 《科技信息》2010,(35):174-174
风浪对东平湖二级湖堤的危害甚大,为保证黄河下游关键蓄滞洪区——东平湖水库的安全运用,本文论述了东平湖(老湖区)二级湖堤的风浪危害情况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堤防是黄河抵御洪水的第一道屏障,放淤固堤工程是通过管道将河流中或河床质的水沙送到堤防背水测的淤区,以达到加大堤身断面、加固堤防的目的。放淤固堤工程机械经60年代的萌芽简易冲吸式挖泥船,已经发展研究应用电泵平台并联式DBP抽沙清淤设备,施工方法也日趋规范,加强放淤固堤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为黄河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建设,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绒毛白蜡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原产地引进的绒毛白蜡种子,在聊城地区经过3年育苗试验,6年造林试验,对其育苗方法、苗期和幼树生长规律、生态学特性、抗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稳定效果,确认绒毛白蜡既是内陆盐碱撩荒地或低洼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又是树形美观的城镇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铁路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提出了一种新的隔振方法——隔振堤.建立了隔振堤-土体-路基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隔振堤材料、坡角、地基土性质、隔振堤的中空大小、转角数量对铁路环境振动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振堤的材料弹性模量越大,场地土体的弹性模量越小,其隔振效果越好;陡坡角隔振堤在近隔振堤区域的隔振效果更明显,但中坡脚和缓坡脚隔振堤在远侧的隔振效果更好;中空对隔振堤的隔振效果几乎没有影响;随着隔振堤转角数量的增加,非振动放大区内隔振堤的减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黄河故道地区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黄河故道地区西起丰县的二坝,经铜山县、徐州市、睢宁县、宿迁县、泗阳县、淮阴县、淮阴市、淮安县、涟水县、阜宁县、响水县到宾海县的淤尖乡,全长96.8公里,本文所涉及范围是两者堤之间的难地,其宽度由0.5~11.5公里不等,总面积为1,508平方公里(相当于226.2万亩)是目前江苏省荒地资源较多的地区,也是土地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对这个地区的综合开发利用有赖于对该地区自然条件的研究,本文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化学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东平湖北排的各种影响因素,认为:出湖闸、退水入黄河道泄流能力互相适应,不阻碍北排入黄;引河生产堤严重影响北排。其中,闸前生产堤的存在直接影响东平湖老湖的排水能力,从而严重影响老湖的调蓄能力;金山坝对东平湖的整体防洪存在不利影响,但该生产堤对于较小的汶河来水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老湖西区的作用;庞口闸设防标准低,影响泄流,目前扩建设计正在进行;为确保东平湖防洪安全,同时兼顾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建议对金山坝进行规范管理,彻底破除出湖闸前的生产堤,同时做好相关群众的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