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于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特色专题知识数据库的构建内容、使用方法和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赵翠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205-205
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开始,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于科学教育并没与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科学教育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该文以地方民办学校的科学教育为例,对其发展现状以及改革创新的途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可以按一定的标准对科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分类,如根据科学方法的逻辑性,结构和功能等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同时,由于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的结构和复杂性,对象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于科学方法的功能特殊性,所以在科学方法之间必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在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过程中,选择某种方法比使用某种方法更为困难,因此,研究科学方法的类型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讨论国内对于科学人类学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称谓的前提下,基于对国际上科学人类学发展最为概要的回顾,提出了科学人类学的定义,也解释说明了采用"科学人类学"这一名称的理由,以及需要在这一名称中对科学一词采取最广义的理解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地理学,是有自己的科学结构的,包括理论结构和实践结构。地理学理论结构应当以科学哲学和科学认识论为基础,构建成公理体系。这将需要更多优秀的地理学家自觉地、长期地探索和创造。地理学的结构对于地理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价值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贺良林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6):60-61,65
五四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的王德三公开发表《科学之范围及方法》一文,对科学及其方法进行详尽论述。全面梳理王德三对于科学及其方法的观点、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对于正确把握王德三的整体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现今的科学研究也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学英 《科技信息》2013,(1):348-348,352
<正>科学素质包括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和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综合反映,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它们在生物教学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科学的研究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方法,正是这些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8.
《榆林科技》2006,(2):1-1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洪霞 《奇闻怪事》2009,(6):43-44
<城乡规划法>颁布后确立将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基本权利,明确了公众表达意见的方法和途径,强调了按公众意愿进行规划,标志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法制化.本文通过国外对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介绍,分析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科学发展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能力的方法途径,为科学发展城市规划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提出的科学素质概念,是一个极其基本、极其核心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侧重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且,以公民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和落脚点。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指掌握和领会科学方法的精髓;树立科学态度,主要是指具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精神,主要是指逐渐培养普遍怀疑的态度、充分尊重事实的客观立场、严密逻辑思维的原则和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层次的文化,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及一切活动。“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本文主要论述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15世纪的明代中叶以前,中国的科技都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影响巨大。16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通过工业革命发展了科技,而中国的科技却从此时开始停滞不前,开始了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笔者不赞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中国近代科技的观点,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精神实质及其价值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古希腊和中世纪时期经济学的发展,分析了近代古典经济学与科学哲学的结合,论述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与终结。  相似文献   

14.
把中国科学的发展放在中国化系统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是探讨中国科学兴衰原因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代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与其在近现代落后,主要是受到了其化系统中传统思维偏向及其外部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传统化基础上如何建构一个适应科学发展的人环境和化系统,是发展中国科学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越两国山水相依,自古代以来不断有华人因政治,经济的原因迁移到越南定居并对越南早期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华人所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传统等都对越南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华人进入越南的历史及贡献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使其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重科学技术的现实功用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古代技术的大发展,但不太注重对科学事理或成因的探寻,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经验总结、轻科学理论创造的科技倾向,局限于对实际操作程序的记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验层次和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汉简中礼对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礼在中国古代政治上、思想上、法律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法制史学中,法律儒家化,亦即法律在礼的影响下的转变始终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但礼的崇高地位在我国古代不是一成不变的,礼自身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一般认为,法律儒家化是始于汉朝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独尊儒术"后。《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法律规范的证据,如其中户律、傅律、置后律等,这是从法律实证的角度来说明礼在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典籍,其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科技史料.这里介绍了经部类著作的源流及类型,着重归纳分析了《周易》、《尚书》和《诗经》中的科技史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古代科学中的“易文化”现象为出发点,论述了“易数”与中国古代科学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而提出了如何评价“易文化”与“易数”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农业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科学概念,它是在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自然界的生物种类日益减少、大量珍贵种质资源迅速消亡、进而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产生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是生物的差异性、联系性和发展性。在此视角的观瞻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正是农业生物多样性原理的自觉践行: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事实上是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动运用;生物防病、农业治虫恰恰是农业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巧妙运用;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则是农业生态多样性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