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沼气发酵中,一般不需要添加菌种也能产生沼气.如利用城市下水道污泥、屠宰场污泥、牛粪、猪粪、池塘污泥等作为发酵原料时,即使不添加“菌种”也能产生沼气.我省广大农村的小沼气池过去就是这样做的.但国外和国内许多大小沼气池,往往要接种一定量的污泥(即沼气发酵混合菌种),用以加快沼气发酵的速度,以便提高产气量.我们试验的目的,则是想从许多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活性污泥,筛选出适宜于农村小沼气池低温发酵和多原料入池发酵的沼气混合菌种,以便用于农村沼气池,达到提高产气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院荣获三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即“农村家用沼气发酵工艺规程研究”、“D7125A型电火花加工机床”和“HYNC—50微机控制脉冲电源”;荣获一项北京市学术成果奖,即Rudin-Keisler序与可数紧空间的乘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市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沼气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十分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农业部也将其列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十大措施之一,加大实施力度,中央财政连续三年投入10多个亿用于农村沼气建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迎接全市农村沼气建设高潮的到来,现提出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小桐子种子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结果表明,小桐子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发酵产沼气的潜力为895mL/gTS,明显优于其他常见农村沼气发酵原料,小桐子种子沼气发酵的能源转换效率可达76.84%;其TS产气率分别是猪粪发酵的3.6倍、牛粪的5倍、玉米秸秆的3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村沼气进行调研,针对发酵原料短缺、维护管理不当、后续服务跟不上、群众认识不到位、综合效益不明显等影响沼气使用率的五个原因,提出了对策:正确引导、加快秸秆沼气发酵技术的研究推广、对沼气使用维修进行补贴、建设有效的后续服务体系、加大综合利用示范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农村常用沼气发酵原料产气潜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10种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产气潜力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找到沼气发酵中原料利用率和产气率高的最佳条件,特选定了温度、发酵液浓度及发酵时间三个重要因素进行试验,从而为农村沼气发酵提高产气率和原料利用率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沼气是利用作物秸秆、青杂草、人畜粪便等有机物在适当的温湿度、酸碱度和密闭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CH_4,约占60%,其次是CO_2,约占30%~40%,其余为O_2、H_2S、N_2等气体。原料构成相同情况下,沼气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发酵温度。通过土壤层温度、气温与沼气池池温的比较分析,认为地下1.6m处地温可以作为沼气池发酵温度的分析温度。分析本省各地有机物产量和1.6m地温分布状况及特点可以掌握本省沼气资源分布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沼气资源、提高农村气候资源利用率、实现农村生态和生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本省沿江、江淮及淮北三地区农村生活用能源匮乏,三地区的秸秆等有机物的物质循环路径主要是:“秸秆→牲畜→腐熟的牲畜粪便→田地”和“秸秆→燃烧→田地”。牲畜过  相似文献   

9.
沼气发酵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发酵过程及影响发酵的因素和所用原料,综合论述了沼气发酵研究的新进展,并结合生态农业的大背景对沼气发酵的前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推广应用沼气的十几年里,我国农村涌现了各式各样的沼气池,但是对沼气池的分类命名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现在的命名较为杂乱,不利于学术交流.为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沼气学科的建立,仅就我国农村常规沼气池的分类命名问题作一粗浅的讨论.溶气池的种类尽管很多,但从结构上来看,任何一个沼气池都有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发酵间和贮气间.池型的变化主要是这两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我国农村目前制取沼气都是采用同一的常规沼气发酵工艺.与这一工艺相适应的沼气池发酵间,除了外形上的变化,很少  相似文献   

11.
章以五种常用的发酵原料为研究对象,对其沼气发酵能量转换的理论效率,实际效率以及沼气发酵和沼气燃烧两次能量转换的总效率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直接燃烧和制取沼气两种不同利用方式中获得的有效热值进行比较,提出提高沼气发酵技术及其能量转换效率,综合利用生物物质再生资源,是推广和普及沼气发酵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沼气发酵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开发新能源的技术,在化石能源需缺的今天,研究沼气发酵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探究芭蕉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潜力,让废弃芭蕉叶得到充分的利用,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进乡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寻找一种新型沼气发酵原料.特以芭蕉叶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30℃恒温条件下进行芭蕉叶沼气发酵实验,发酵周期为32 d.结果表明芭蕉叶的产气潜力为428 mL/g·TS和563 mL/g·VS,是一种较好的纤维素类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3.
生产一定数量的沼气霈要多少发酵原科,是推广应用沼气中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发展沼气的规模首先应取决于可用来生产沼气的原科的多寡.在建池前对发酵原料的需要量缺乏科学的计算,就难以确定沼气池的合理容积,也难以制定出切实可靠的用气计划.以往建池对产气率的大小和用气量的要求考虑较多,而对发酵原料的需要量考虑较少,故沼气池的容积大多数定在8米~3以上.沼气池容积大,发酵原料的需要量也大.一个8米~3的沼  相似文献   

14.
沼气是某些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凡植物秸秆、人畜粪便以及工业有机废物等均可做为沼气发酵的原料,因而沼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能源,是解决我省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省农村缺柴户占全省总农户的70%;严重缺柴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5%.如果能在农村广泛修建沼气池,用沼气做为农村的生活能源,那么,农村缺柴的问题就能得到基本解决或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但从目前情况看,要在农村普遍  相似文献   

15.
浅谈几种农村庭园沼气生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作为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国家列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针对三种农村常用沼气庭园生态模式进行分析,为山西省农村沼气发展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作物稿秆未能科学利用的实际出发,用担子菌(平菇),沼气发酵菌群等微生物;将稿秆中的纤维等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并转化为平菇、蚯蚓、鱼、沼气等物质,不仅能获得方便经济的生活能源(沼气),食品(平菇子实体,鱼)和饲料(饵料),肥料等,还加快了稿秆还田的转化速度,同时保证了农业生态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及北京市通县苏庄大队修建中温发酵沼气池的需要,我们进行了不同来源接种物对中温(34℃)沼气发酵的影响的试验。在常温条件下,一定量的接种物对沼气发酵有促进作用。不同来源的接种物,其促进作用也有差异,特别是在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其作用就更加明显①。在大型中温沼气池里,不同接种物对沼气发酵的影响怎  相似文献   

18.
沼气是反映自然界生物生态循环的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农作物稿杆既是沼气发酵的主要原料,又是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料。但是,我国目前农村每年却要烧掉大量的农作物稿杆,这种古老的直接燃烧方式,只能利用大约不到十分之一的热能,是生物能源利用上的巨大浪费。因此,通过办沼气,把农作物稿杆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是利用生物能源的最现实,最广泛和最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该项成果主要用于农村家庭建造沼气池,制取沼气。研究中完成使用寿命超过20年、售价较低、面向农村户用的商品化沼气池;配套使用水解酶制剂的沼气发酵工艺,提高沼气产气率和原料利用率;开发了进、出料双水压间结构;提出并完成沼气池整体化结构设计、标准件生产。主要性能指标:4m^3沼气池平均日产沼气1.60m^3,产气量不低于6m^3或8m^3混凝土浇筑沼气池;  相似文献   

20.
临沧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自“十五”以来,由于加强了组织领导,理顺了管理体制、创新了发展机制、加大了资金投入,特别是实施以“三村”工程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后,农民群众建设沼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发展沼气的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