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液膜法烟气脱硫试验:Ⅰ含浸液膜渗透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柠檬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为膜液,不同的膜液浓度、膜厚,不同孔径的高分子膜,进科气速等因素对二硫化硫通过含浸液膜透器时通量的景影响,分析各种因素对二氧化硫渗透通量产生影响的原因。采用适宜的膜液及膜液浓度可使二氧化硫的渗透通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空纤维含浸液膜渗透器烟气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O2在中空纤维含浸液膜渗透器中,不同的操作模式对渗透行为的影响。考察了采用纯水和柠檬酸钠溶液为膜液、不同的操作条件对SO2渗透和脱除效率的影响及液膜渗稼率的稳定怀。结果表明:在液膜渗透器中,逆流操作优于并流;较低的进气速率有利于烟气脱除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沈阳化肥厂脱硫示范工程上进行液柱喷射烟气脱硫系统的性能研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单位体积浆液吸收SO2的量与浆液的pH值呈幂函数关系。烟气体积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液滴的表面更新作用;入口烟气S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反应传质推动力的增加;循环浆液量的增加将增加液滴间合并趋势。前两者有利于脱硫反应,但入口SO2总量的增加导致脱硫效率下降;后者不利于脱硫反应,但脱硫浆液量的增加导致脱硫效率增加,其变化规律符合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烟气脱硫机理研究。本文机理适用于脱硫剂浆液雾化、大量脱硫灰循环情况下的烟气脱硫。中试试验中,以Ca(OH)2、Cao、Caco3为脱硫剂,在Ca/S=1.0-2.5,AAST=2-20℃的条件下测试了其脱硫性能及干燥性能。试验表明,Ca(oH)2、Cao、Caco3的脱硫性能依次降低,其脱硫效率分别相差约5%、35%。三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Ca/S的增加以及AAST的减小而增加。浆液滴的干燥时间为1.0-2.0秒。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是在液滴干燥之前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以聚砜为原料制得非对称多孔指状超滤膜,将白蛋白固定于该膜中制得了固定白蛋白促进传递膜。经实验验证,应用该膜清除亲脂性毒物胆红素明显优于空白膜。通过对清除过程传递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膜中固定载体促进传递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模型参数及其数值解,且通过促进因子F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以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作接触器,研究了天然气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液在真空膜蒸馏过程下的再生效果,分别考察了不同再生温度、进料流量、初始硫浓度、膜两侧压差下富液再生率、跨膜传质通量和硫化氢分离因子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富液再生温度为40~60℃,进料流量为100~300 L/h,初始硫浓度为236~1 020 mg/L,膜两侧压差为4.8~12.8 k Pa的操作条件下,MDEA的再生率达56.2%~87.0%。其中:提高再生温度会明显使再生率升高,跨膜通量随再生温度、进料流量和真空度的升高而增大;硫化氢的分离因子随再生温度、膜两侧压差的增加而减少,随流量增加而升高;富液初始硫浓度的升高会使硫化氢分离因子降低,过高的初始硫浓度最终会导致MDEA再生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湿法烟气脱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Ⅱ)--湿壁塔烟气脱硫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1):1-5
以中试湿壁塔为基础,一个通用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模型被发展。该模型包含一个总反应器模型和4个速率控制步骤,即SO2的吸收、HSO-3的氧化、石灰石的溶解和石膏的结晶。WFGD中所有重要的组分:SO2(g)、SO2(aq)、HSO-3、SO2-3、HSO-4、SO2-4、CO2(g)、CO2(aq)、HCO-3、CO2-3、Ca2+、CaCO3(s)、Mg2+、O2(g)、O2(aq)、CaSO4·2H2O、H2O、H+和OH-均在模型中被考虑。该建模方法可应用于其它类型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制有机胺脱除烟气中SO2的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有机胺类吸收剂对SO2吸收能力和吸收率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制有机胺对SO2有较高的吸收容量和吸收率,所以选其作为最佳吸收剂进行工艺研究。通过改变自制有机胺浓度、吸收剂的初始pH值、吸收温度和解吸温度,确定了自制有机胺吸收SO2的工艺参数:自制有机胺浓度为1.0mol/L,pH值为8,吸收温度为50℃,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分别为110℃和60min。 相似文献
9.
10.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φ600mm,处理烟气量达2000m^3/h(标准状态,下同)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与S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烟气量和SO2入口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对锅炉负荷和燃煤煤种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12.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几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包括FGD-SCR法以及较新的电子束照射、L ILAC、氯酸氧化技术等,结合工艺的脱除机理分析了其主要优缺点.根据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尽快开发新型高效低耗易操作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特点,以及环保部门的要求和节能减排任务,公司选用国内先进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简称CFB—FGD),经过试运行,效果良好,从监测数据来看,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4.
湿法烟气脱硫中石灰石溶解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酸滴定法,在实验室小试装置中实验研究了湿法烟气脱硫中石灰石溶解特性。试验了2个不同来源的石灰石。发展了一个基于质量传递控制基础上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石灰石溶解过程。模型预测的石灰石转化率以及颗粒尺寸分布和pH值对石灰石溶解速率的影响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小的石灰石颗粒尺寸、较低的pH值和CI^-主体浓度有利于石灰石溶解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烟道气的冷凝传热与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锅炉烟气在轴流式塑料螺旋板空气预热器中的传热特性.与圆管内和圆形套管内层流单相对流换热进行了比较.具有烟气冷凝的对流换热研究反映冷凝换热与单相对流换热具有同等重要性,与纯蒸气冷凝换热有明显不同,也不同于湿空气去湿过程.采用修正后的古典膜模型对烟气冷凝的计算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伴随烟气冷凝,烟道气中所含SO2和NO2被冷凝液吸收,降低了有害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循环流化床气相和颗粒相流动特性以及浆滴蒸发和SO2吸收特性基础上,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的数学模型,考察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以及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出口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之差(ASAT)和浆滴蒸发时间是影响脱硫效果的重要参数,浆滴蒸发时间越长,有效反应时间越长,脱硫效果越好,而ASAT减小可延长浆滴蒸发时间.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都可归结为改变浆滴的蒸发时间(或ASAT).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喷射鼓泡反应器湿法烟气脱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试喷射鼓泡反应器(JBR)为基础,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全混流的JBR湿法烟气脱硫数学模型,包括SO2在石灰浆液中的吸收模型和JBR反应器模型。根据模型方程可求得在JBR任一位置处各组分浓度及pH值与烟气中初始SO2浓度的关系值,并可计算SO2在石灰浆液中的吸收速率、气液相传质系数及气液有效比表面积。模型在中试JBR系统中得到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的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旋转填充床技术用于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水、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悬浮液为吸收剂,在旋转填充床内进行了烟气脱硫实验.着重研究了吸收液流量、吸收剂浓度、进气SO2浓度和旋转床转速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SO2传质速率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碱性悬浮液吸收SO2的传质速率是纯水的3—4倍,增大吸收液流量和旋转床转速可使SO2的传质速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GD)系统防腐机理,针对脱硫系统设计情况和运行环境,探讨了适宜的防腐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