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3个由—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螺萘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它们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其稳定性显著提高,8°C下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暗退色反应遵循两种不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合成三种N,N‘-1,4-亚丁基双螺吡喃和双螺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这些化合物熔点比相应的单螺环化合物高。还研究了闭环体与开环体的光致变性能,发现双螺环化合物开环体的热稳定性单螺环化合物高。  相似文献   

3.
合成三种N,N'-1,4-亚丁基双螺吡喃和双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这些化合物熔点比相应的单螺环化合物高。还研究了闭环体与开环体(部花菁)的光致变色性能,发现双螺环化合物开环体的热稳定性较单螺环化合物高。  相似文献   

4.
有关螺恶嗪的衍生物的光致变色研究已有多人报道.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不同的螺恶嗪分子,研究分子结构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探讨介质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文中以1,4-二碘丁烷为中间体,合成了双螺环螺恶嗪。通过IR,^1HNMR手段进行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三种5-取代螺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探讨了所引入取代基的取代基常数(λp)与λmax的关系。在聚碳酸酯片基内做了暗褪色动力学测试,发现暗褪色反应遵循一级反应模式。两性抗衡离子盐对提高有色态的稳定性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化合物N-甲基螺恶嗪,对它进行了IR和^1N NMR表征,并对共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所制备的恶嗪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研究了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能的影响,用SCF-PPP-CI汉地双恶嗪化合物进行了分子轨道计算,能量计算值与实验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双恶嗪化合物光谱性能预测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8.
部分苯甲酸衍生物的Tb(Ⅲ)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6个苯甲酸衍生物与铽Tb(Ⅲ)二元化合物Tb(RC6H4Co2)3(R=o-NH2、H、p-NH2、o-OH、m-Cl、o-COOH)的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350nm的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的荧光强弱顺序为R=o-NH2〉H〉p-NH2〉o-OH〉m-Cl〉o-COOH,并可看到,邻氨基苯甲酸铽配合物除了在本实验中荧光发射最强外,甚至比目前所报道的铽的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光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所制备的双口恶嗪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研讨了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能的影响.用SCF-PPP-CI法对双口恶嗪化合物进行了分子轨道计算.能量计算值与实验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双口恶嗪化合物光谱性能预测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四种螺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并对它们在有机溶剂中所表现的酸致变色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与盐酸在室温下形成的复合物(SP.HCl),随溶液极性的增加,其吸光强度增大,吸收光谱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三种5-取代螺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探讨了所引入取代基的取代基常数(λp)与λmax的关系。在聚碳酸酯片基内做了暗褪色动力学测试,发现暗褪色反应遵循一级反应模式。两性抗衡离子盐对提高有色态的稳定性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关螺恶嗪的衍生物的光致变色研究已有多人报道,人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设计不同的螺恶嗪分子,研究分子结构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以烯丙基为中间体,合成含有烯烃取代基的螺恶嗪类新型光致变色材料,通过IR、^1HNMR手段进行了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此外对其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进行了光致变色实验,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由简单芳胺合成三苯二恶嗪荧光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简单芳胺为原料合成了八个三苯二恶嗪型荧光染料,测定了它们在甲苯和DMF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荧光量子产率减少,而Stokes位移增大。当在3-,10-位引入-OCH3时,甲苯中,染料荧光量子产率为75%。  相似文献   

14.
标题化合物,一般以叔丁氧羰基肼和L-酪氨酸通过叠氮法获得,但常得到N-BOC-L-Tyr和N,O-diBOC-L-Yyr的混合物,极能分离纯化,作者研究在导入BOC后,以NH3为选择脱保护试剂,并采用彻底酸化试剂避免了原酸化步骤中胶化的问题,使双保护产物转化成目标产物,产品纯净,收率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4个以-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1,1‘-苯并三唑-α,ω-二酰胺化合物(n=2,4,7,8),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挂片失重法初步评价了它们在0.5mol/L H2SO4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并用MM2分子力学程序讨论了缓蚀作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了R=Ar-C^||O-CH2CH2-的3-(芳酰基乙基)-斯德酮的合成,其方法是:将芳香酮、甲醛与甘氨酸进行Mannich反应,得I:Ar-CO-CH2CH2NHCH2COOH.HCl;I经亚硝化得Ⅱ:Ar-CO-CH2CH2N(NO)CH2COOH;Ⅱ用乙酸酐脱水环化,得Ⅲ,即3-(芳酰基乙基)-斯德酮。为验证Ⅲ的结论,将其进行溴化,得Ⅳ,即3-(芳酰基乙基)-4-溴-斯德酮,I的部分化合物及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p-CH3,m-CH3O,p-CH3O,p-C1,m-C1;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对它们从组成,热稳定性,磁性,及空间的构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3种含呋喃丙烯酸酯结构的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了其结构,并采用滴加Zn2 及掺杂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手段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能.结果表明,9′-(α-呋喃丙烯酰氧基)螺噁嗪(化合物Ⅲ)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动力学分析表明Ⅲc呈色体的光消色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4个以—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1,1′-苯并三唑-α,ω-二酰胺化合物(n=2,4,7,8),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挂片失重法初步评价了它们在0.5mol/LH2SO4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并用MM2分子力学程序讨论了缓蚀作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取代氨基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综述了肼与相关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异氰酸酯与取代肼的加成反应、重排反应以及由氨基脲或单取代氨基脲等制备1.4-二取代氨基脲(R′-NH-CO-NH-NH-R,R=R′或R≠R′)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