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丁美洲最早与欧美先进技术文明发生联系,也是第三世界中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战后拉美许多国家加快了开放步子,拉美经济因此得到迅速发展。以1963—76年亚、非、拉三大洲的经济发展为例,拉美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5%上升为7%;亚(不包括中国和日本)、非总和所占的比重由4.3%上升为5.5%。  相似文献   

2.
半月谈     
美国加紧进行对远东的侵略部署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对远东地区的军事侵略部署,于3月10日到14日,在菲律宾碧瑶召开了“远东工作会议”。会议由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和总统的亚、非、拉丁美洲事务特别顾问鲍尔斯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太平洋地区武装部队总司命费耳特,军事  相似文献   

3.
去年8、9月间,在“越南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国际学生联合会”共同组织下,亚、非、拉丁美洲三十六个国家的学生代表在河内集会,“对学生和学生组织在国民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和经验。这次会议在越南召开并不是偶然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国民教育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角逐最烈的地区,首先是欧洲的巴尔幹和西半球的拉丁美洲,其次是亚非交界的中东和澳亚之间的西南  相似文献   

5.
法美矛盾已经远远超过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已经远远超出欧洲的范围。戴高乐政府已经用具体行动在亚、非、拉地区推行它的“世界范围政策”。3月16日至19日,戴高乐访问了墨西哥。下面摘译的法国报刊的两篇文章,谈论到法国对“第三世界”的所谓“合作”政策,和要求美国让欧洲“回到”拉丁美洲。墨西哥《永久》周刊和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则提供了法国在墨西哥的经济活动和影响的背景材料,它们对法国力图打入拉丁美洲的攻势,何以引起美国的惴惴不安,作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形势是一派大好景象。在全世界范围内,东风继续压倒西风。社会主义阵营蓬勃发展,力量空前强大;亚、非、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推向新的高潮;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群众斗争日益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保卫和平运动进一步高涨。我们正处在帝国主义制度加速崩溃,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和觉醒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空前强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强大。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计划,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施里佛     
为了加强对亚、非、拉丁美洲国家的侵略活动和政治渗透,今年3月,肯尼迪政府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和平队”。肯尼迪十分重視这个组织。他任命他的妹夫施里佛为这个组织的負责人(队长),其地位相当于助理国务卿,直接受国务卿腊斯克的指揮。施里佛生于馬里兰州的威斯明斯特,現年四十六岁。得过耶魯大学的文学士和法学士学位。1940—  相似文献   

8.
面积:2,07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人口:据拉丁美洲人口统计局1978年初公布的数字为33,925万多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3%。拉美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16人,仅次于欧、亚两洲。拉丁美洲人口的年增长率为 2.6%至3%,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地区。拉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总人口中有一半以上住在城市。政治区划:拉丁美洲目前共有三十个独立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  相似文献   

9.
在蓬勃高涨的拉丁美洲人民维护民族利益、争取经济解放的斗争中,保卫石油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斗争近年来进展很快。反对帝国主义和“石油国有化”已成为拉丁美洲人民普遍的迫切要求和有力的行动口号。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是拉丁美洲人民最宝贵的自然财富之一,它对拉丁美洲各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62年底,拉丁美洲已查明的石油蕴藏量为三十四亿七千六百万吨,产量为二亿二千多万吨。拉丁美洲在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在1961年为22%。1960年拉丁美洲对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消费量,比战前1938年增加四倍多。石油在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努力也开始逐渐伸入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这一保护国。1956年,美国与卡塔尔政府签署了协定。根据此协定,美国在阿兹—扎班修建军事基地,使用期为九十九年。处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卡塔尔在同其它国家的关系中,不能执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英国竭力阻挠它与邻国发展友好关系。但是在亚、非、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卡塔尔人民正在逐渐觉醒之中。尽管帝国主义者和卡塔尔的封建集团千方百计地阻碍这种趋势,但是卡塔尔人民已被卷入争取独立发展、要求民主权利、反对外国公司统治的斗争之中。1962年2月  相似文献   

11.
美国帝国主义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感到万分恐惧.它不仅继续想通过物质力量——经济、技术“援助”,来拉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站到帝国主义阵营方面去;并想通过所谓“意识形态方面的力量”——打起“教育援助”和“教育交换”的幌子,来诱骗和收买这些国家的青年,瓦解他们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志,以供美帝国主义的奴役。下面摘译的、登载于7月10日“纽约时报杂志”题名为:“学生——亚洲的关键人物;新兴国家以及它们同美国的关系的未来,全凭于他”的文章,就是这种阴谋诡计的一个方面.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所谓“教育援助”、“教育交换”,不过是美国对外文化侵略的一部分。这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是指向各类国家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艾森豪威尔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叫哴所谓“扩大交往”,来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妄想使这些国家蜕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亚、非、拉丁美洲国家及其他国家,赫脱最近在一次演说中也叫哴所谓美国的“国际交流计划”,鼓吹美国各色人物利用社会、商业、劳工、文化、教育、科学、体育种种名目,加紧向国外渗透,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当选为美国下届总统的肯尼迪,也在他的竞选演说中,提出了对亚、非、拉丁美洲的经济和文化侵略计划,鼓吹吸收大量非洲学生。由此可见,所谓“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美国整个外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负责国际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务卿特别助理塞尔曾强调:各国政府应该把它们的“国际视线扩展到传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范围以外”,这也就是说,美国统治集团要以国际文化活动来达到把美国生活方式加诸亚、非及拉丁美洲国家人民身上,从意识形态上来控制这些国家的人民,供美帝国主义的驱使,作美帝国主义者永矢不贰的奴隶.其实,美帝国主义者加强所谓“文化外交”,拉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青年,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从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翻身过来的中国人民早巳看透了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这样的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毛主席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世界各国人民的觉悟日益提高的今天,美国要继续从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来控制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的青年,是愈来愈困难了。今年日本、南朝鲜和士耳其人民,其中包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大风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样的大风暴今后必然还会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不断地更大地兴起。毛主席早已正确地指出:“帝国主义给自己准备了灭亡的条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自己国家内的人民大众的觉悟,就是这样的条件。”当然,美帝国主义通过了所谓“教育援助”、“教育交换”,可能会控制和迷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可是,“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学生、教员、教授、技师、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公务人员,都造反了……。”今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知识分子,正在发生这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有好多知识分子起来造反了,各国青年学生日益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重要力量。但是,其中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揭穿美帝国主义在精神侵略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更加狡猾、更加具有欺骗性的活动,在今天说来,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单一产品制     
单一产品制,或单一作物制,或单一商品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畸形经济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奴役剥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阻碍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使它们成为原料的产地和附庸,只容许它们发展帝国主义国家所需要的原料和少数几种经济作物。这就造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单一产品制。这种单一产品制今天还存在于亚、非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对亚、  相似文献   

13.
1961年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漲的一年。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加速崩溃的一年。回顾已过去的一年,瞻望新的一年,呈现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面前的是一片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4.
“和平队”是美帝国主义对亚、非和拉丁美洲地区进行渗透、侵略的工具之一。美国的“和平队”成立于肯尼迪上任初期的1961年3月1日。约翰逊上台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它的活动。1964—65财政年度“和平队”的经费已从10,200万美元增加到11,500万美元。美国的“和平队”目前共有七千多人,到1965年9月将增加到一万四千人。美国《时代》杂志在去年7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透露,美国全国现在有五十六所高等院校为“和平队”训练队员。美国“和平队”的负责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老牌特务施里佛,他是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夫。到1963年底为止,美国“和  相似文献   

15.
无孔不入的美国垄断资本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资本主义强国角逐的场所,那里的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外国海盗们的掠夺对象。拉丁美洲的铁砂蕴藏量约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蕴藏量的21%,铜约占40%,石油约占18%。此外,拉丁美洲的糖、小麦、棉花、咖啡、可可、香蕉、羊毛、肉类等农产品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资本在拉丁美洲一直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美、德、法等国的资本只在个别拉丁美洲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达三十七亿美元,美国的投资还不到十七亿美元。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便迅速扩张。1919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约为二十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盛大节日里,从五洲四海来了八十七个国家的弟兄和朋友,他们在参加种种庆祝节目时那种兴高采烈的神情,使我们从心底体会到和平民主的力量在不断地壮大,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在不断地加强。假如参加招待贵宾的朋友们能够聚在一起,座谈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一定可以就录下几车的、从贵宾们热情洋溢的心里所唱出的乐观勇敢的诗歌!他们——尤其是亚、非和拉丁美洲的客人们,看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满目荒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际上东风日益压倒西风,美国被迫调整它对外侵略的作法。它在加紧备战、推行冷战政策,在亚、非、拉丁美洲进行侵略和干涉,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的同时,耍弄诱骗手法,用“经济援助”等幌子来利用一些不发达国家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骗取一些不发达国家的信任,实行政治,经济的渗透,并通过所谓“援助”来对受“援”国家的政府施加压力,阻止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阻止这些国家走向完全的独  相似文献   

18.
1962年是民族解放运动继續高涨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先后有七个国家摆脫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英雄的阿尔及利亚人民經过了七年多的武装斗爭之后赢得了独立,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非洲的烏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拉丁美洲的牙买加、特立尼达和  相似文献   

19.
苏耀丽  朱丽艳 《科技信息》2010,(33):287-287
《百年孤独》中布恩地亚家族成员的总体精神特征是孤独。本文通过对孤独的浅析,探讨它与爱情的内在关联,试图解释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历史.并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走向团结、复活真爱、建立沟通,才能打破这种孤独。这是作家对拉丁美洲的呼唤,也是《百年孤独》对世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富饶辽闊的土地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面积八百五十一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六千四百多万人,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全国分屠于热带、亚熱带和温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世界上流域画积最广的亚馬逊河一大部分流經巴西的中北部,它在巴西境內的灌溉面积达四百八十万平方公里,超过我国长江灌溉面积三倍多。巴西铁的蘊藏量估計达一百六十亿吨,錳的蘊藏量达六千五百万吨,此外还有石油、煤、金、鈾、鎳、錫、铝等矿藏。巴西的咖啡是世界聞名的,它的生产和出口都占世界第一位,产量一直超过世界产量一半以上。棉花的产量占南美洲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巴西具有建立发达的工业和多种农业所必需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