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SO2 对NO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考察了SO2 存在前后γ Al2 O3 及其负载NiO催化剂对NO的氧化活性 ,发现在较低温度 (15 0℃ )反应时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SO2 对NO氧化有促进作用 .同时运用BET ,XRD ,固体酸测定及TPD等方法 ,比较了SO2 处理前后载体及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 ,并对SO2 的增强效应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动法考察蜂窝陶瓷负载Pd催化剂催化氧化C3H8、C3H6和CO的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探讨了非贵金属氧化物、La改性以及水蒸气预处理等因素对Pd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载体在SO2影响N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反应温度为423K时,γ-Al2O3、ZrO2、TiO2和SiO24种载体及其负载的Pt催化剂对NO的氧化性能,与SO2存在下的NO反应活性相比,只有γ-Al2O3及其负载的Pt催化剂上存在SO2促进NO氧化的现象。运用BET、XRD、IR及固体酸度测定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不同载体在反应前后的化学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反应过程相联系,证实SO2的吸附改变了γ-Al2O3的表面结构,有利于产物NO2的脱附;而对SO2吸附能力较弱的其他载体或催化剂,SO2的影响则不同。  相似文献   

4.
NO在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 NO催化氧化性能。实验发现 ,30 0°C下催化剂活性顺序为 Mn>Cr>Co>Cu>Fe>Ni>Zn,P-型金属氧化物对 NO的氧化活性较强。对 Mn O2这种具有代表性的 P-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提出了其 NO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ZrO2载体,然后采用柠檬酸溶液浸渍法制备Cr-MnOx/TiO2-ZrO2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试( BET)、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实验,考察催化剂在低温下的活性及抗硫抗水性能. Cr元素介入到MnOx 中,形成了新型的CrMn1.5 O4活性物相,其中的Mn元素多以Mn3+和Mn4+存在.高价态的Cr5+使Mn元素由Mn3+向高氧化态的Mn4+转化,有利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鉴于Cr元素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低于Mn元素,能优先于Mn与SO2-4和SO2-3结合,保护MnOx 不被硫酸化,从而提高Cr-MnOx/TiO2-ZrO2催化剂的抗毒性能.制备的五种不同Cr/(Cr+Mn)摩尔比的催化剂中,Cr(0.4)-MnOx/TiO2-ZrO2的性能最优,其颗粒分散均匀,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在180℃时脱硝效率能够达到95.8%,同时通入5% H2 O和10-4 SO2,脱硝效率缓慢下降,反应8 h后,下降到73%,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采机金属络合物固载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金的负载量,沉淀剂,活性组分前体和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SO2和NO在脉冲电晕放电中氧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SO2和NO与空气的混合物作为模拟烟气,研究了SO2和NO在正,负脉冲电晕放电中的催化氧化及模拟烟气湿度对氧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正脉冲电晕放电对SO2和NO的氧化很有效,远优于负脉冲电晕放电;湿度对SO2的氧化有较大的影响,但滑有观察到湿度增大和添加加氨水对NO的氧化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对SO2和NO的氧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表面SO2的催化氧化三相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氧和水蒸汽共存的条件下,SO2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催化氢化反应生成硫酸而使反应体系变为三相。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反应控制步骤为:H2SO3+O^*AH2SO4。通过对反应速率随硫酸蓄积量线性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无法采用内部效率因子的概念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纳米金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甲醛和一氧化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均相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CeO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焙烧条件对金催化剂催化HCHO和CO氧化两个反应的活性变化规律,并对活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HCHO和CO氧化的活性。其中经500?℃焙烧的催化剂在50?℃、体积空速为5000h-1下可以实现甲醛的完全催化氧化;经300?℃焙烧的催化剂在0?℃、体积空速为450000h-1下可以实现对CO70%的转化。发射扫描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的表征结果显示:对于催化CO氧化来说,粒径越小活性越高,而对于催化HCHO氧化来说,则呈高斯曲线型,粒径较低时,粒径的大小和活性是呈正比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显示:催化CO氧化体系中,Auδ+和Au0共同作为活性组分,而催化HCHO氧化体系中,则是Au0为主要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0.
MgFe氧化物催化氧化吸附S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制备方式得到了三种MgFe复合氧化物和混合物,即机械混合的Fe2O3 MgO;以MgO为载体,浸渍法制备的Fe2O3/MgO;以MgFe水滑石类为前驱体,经焙烧制得MgFeOx,分别测定了三种材料对SO2氧化吸附的速率和硫容量,发现MgFeOx脱硫性能最好,硫容量达到1.4gSO2/(g吸附剂)。通过BET,XRD和IR的表征,分析了材料脱硫性能好的原因,主要是高度分散状态的MgFeOx中Mg和Fe的协同作用,Fe^3 起到了催化氧化的作用,Mg是吸附中心,氧化和吸附的耗合加快了MgFeOx对SO2的吸附速率,,增加了硫容量。  相似文献   

11.
MnOx/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MnOx/TiO2催化剂的低温催化还原NO性能,采用微乳液法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晶相的纳米TiO2,并以此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TiO2催化剂.然后,利用BET,XRD,HRTEM,H2-TPR等方法研究了载体和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分散状态和氧化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纳米TiO2从锐钛型逐渐向金红石型转变,700℃煅烧得到的纳米TiO2呈混晶相,800℃煅烧得到的纳米TiO2则为纯金红石型;锐钛型及混晶相TiO2载体与活性氧化物MnOx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强烈,当纳米TiO2中金红石型与锐钛型并存时,MnOx优先与锐钛型纳米TiO2作用;纯金红石型纳米TiO2与MnOx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模拟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500℃煅烧得到的MnOx/TiO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低温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用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合成了不同组成的TiO2/SiO2气凝胶材料,通过模板剂正丁胺调变其孔结构和孔分布,利用N2吸附法、X-射线衍射法和激光拉曼光谱表征了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孔分布、晶相结构以及TiO2的分散状态,用流动法考察了在TiO2/SiO2气凝胶上CO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并讨论了结构调变对提高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用电需求量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耗煤量及SO2排放量的不断增加,SO2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环境污染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SO2减排势在必行。氨法脱硫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脱除率和反应速率。文章采用空塔喷淋的方法,以NH4HCO3溶液为吸收液,考察了吸收液浓度、氮硫比、滞留时间对脱硫效率和反应速度的影响,选择出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吸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脱硫效率越高;随着SO2浓度增高,反应速率加快而脱硫效率降低;在雾化程度越高、滞留时间越长时,脱硫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以硫酸为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TiO2/SO24-和TiO2/PO43-/SO42-催化剂.通过使用电镜、红外以及氮气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为具有孔结构的球形纳米催化剂,微粒分布较分散.并应用于乙腈的加成反应,以乙腈和甲醇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原乙酸三甲酯,并讨论了反应工艺,得到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配制了一系列PdO-CuO/Ce0.8Zr0.2O2双组分催化剂,选择NO-CO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PdO-CuO双组分催化剂的NO还原活性均要优于单组分的PdO和CuO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的SO2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大气中SO2污染现状及其危害,介绍了几种控制SO2的技术,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2O3对α-蒎烯异构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主产物为莰烯,副产物主要是双戊稀、三环烯和萜品油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处理催化剂所用的稀土离子La^3 浓度、催化剂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110)面暴露的高活性多孔单晶CeO2空壳球催化剂样品,研究了其形成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形成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多孔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259 m2/g).该多孔单晶CeO2催化剂在CO氧化转化中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商业化CeO2,这主要归结于其特殊的(110)高能面的暴露以及多孔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