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篇报告是从型砂粒度的观点来研究大连机床厂中铸件产生包砂缺陷的问题,并提出解 决的方向。同时对该工厂的铸工车间中,在现在所具各的生产条件下,使用综合砂或天然砂 的条件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铸造厂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型砂质量下降,铸件废品率明显增加的现象,有必要对型砂性能和质量实施有效检测及控制。通过试验测试了加入不同含量的膨润土、FS粉和水对型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型砂、膨润土、FS粉的较佳组合及性能较好的型砂配方及混制工艺,对提高型砂质量、降低由于型砂质量控制不稳而造成的铸件废品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缺陷钢筋砼结构的可靠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院成  张敏  郭国旗 《河南科学》2004,22(5):660-662
钢筋砼结构的缺陷可能是施工造成的先天性缺陷,也可能是使用过程中的腐蚀性介质环境造成的,分别对其可靠度水平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维修加固决策具有科学意义。本文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要求,研究了先天性施工缺陷结构及后期使用环境中腐蚀性介质影响下的缺陷结构的可靠度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比了不同荷载特征条件下的缺陷结构可靠度的变化规律,为优化维修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湿型铸造中控制铸件表面缺陷(包砂、鼠尾)的一种有效方法,却型砂的活性处理,处理后的型砂受热湿拉强度得以提高。这种强度的试验方法是将湿砂试样顶面迅速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形成水分凝聚区,然后将试样在凝聚区拉断,测定其湿态抗拉强度,即型砂受热湿拉强度。试验时将生产上用的钙膨润土型砂加入一定量的苏打(Na_2CO_3),膨润土发生离子交换,钙膨润土变成了钠膨润土,制成活性型砂。这样可提高由于液体金属与砂型表面接触后所产生的低强度高湿砂层的强度(水分凝聚区受热湿拉强度),因此就能挫制由于砂的膨胀而引起的铸件表面缺陷。文中介绍了利用自行设计并试验成功的一台型砂受热湿拉强度试验仪和浇铸试验模具来控制铸件的表面缺陷。文中还介绍了在实验室作出活性型砂基本性能的试验数据和试验板浇铸试验;并在工厂结合生产进行了铸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等铸件的验证性浇铸试验。试验效果显著,将在生产中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板片空间结构缺陷敏感区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的概念,即结构中对某种缺陷非常敏感的区域.借助于结构缺陷稳定分析的改进随机缺陷法,对板片空间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改进随机缺陷法可定量、准确地分析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对2个算例(单层板杆组合结构和有板立体桁架模型)的缺陷敏感区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和影响最大的结点位置,并发现不同结构的支座结点的影响相差很大,说明在对结构进行缺陷稳定分析时应考虑支座结点的缺陷,同时也揭示了缺陷分析中确定性方法不考虑支座结点缺陷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王敏帅  张海军 《科技信息》2013,(10):303-303,306
本文以软件缺陷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基于缺陷分类的缺陷分析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在缺陷分析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这些缺陷分析方法的剖析,提出软件缺陷管理分类和度量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软件缺陷进行收集、跟踪、处理和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较好的预防引入同类缺陷;在软件测试阶段,利用设计好的缺陷分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发现缺陷,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详细阐述土工膜用于防渗工程时出现缺陷的形式与测试方法、缺陷分析理论与计算模型、缺陷预防原则与措施、垫层属性与接触渗流、不同接触和垫层条件下的缺陷渗漏量、缺陷渗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总结表明,由于土工膜缺陷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现有研究以试验研究为主,辅以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各方法和理论得到的成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建议了与土工膜缺陷相关的可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促使设计和研究人员对土工膜缺陷问题尽早得以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孔劲  曹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12):1847-1849
利用侧限压缩试验,研究了松散型砂在侧限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描述型砂压实状态的物理量,提出了型砂的瞬时压缩模量与压缩状态相关的假设.基于增量形式的广义虎克定律,推导了压实过程中与型砂的等效应变和初始状态量相关的瞬时压缩模量的数学表达式.构建了侧限压缩试验条件下幂函数形式的型砂本构关系,研究了型砂的重要状态量紧实率与所构建的型砂本构模型之间的关系,并用试验数据对理论推导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用纳米材料修复表面缺陷的新方法,初步研究了纳米氧化硅对304不锈钢表面微缺陷的修复作用,考查了气相流化干法修复工艺条件对不锈钢试片的表面状态(修复选择性)及拉伸强度的影响。由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纳米氧化硅对不锈钢表面微缺陷的修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纳米材料能对表面微缺陷实行选择性修复,从而为表面微缺陷的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钻杆接头反台肩处存在的外加厚过渡不全及几何缺陷 ,在静态纯弯曲条件下 ,用电阻应变片测试了所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 .通过弯曲疲劳试验对钻杆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缺陷对钻杆寿命影响很大 ,在台肩深度相同时 ,缺陷半径越小 ,钻杆寿命越短 .对钻杆接头缺陷的检验标准与钻杆的分级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结构冲击阀的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冲击间的特性曲线与紧实效果的关系,认为余隙的升压速率及冲击气压的大小及分布决定了紧实后砂型强度的大小及分布。进一步提出了决定冲击气压大小及分布的冲击阀的结构要素,并讨论了影响结构要素的冲击阀的各技术参数,为冲击造型机紧实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天然无定形石墨砂的化学组成、耐碾性、通氧和缺氧条件下的氧化特性,同时研究了水分及粘土含量对石墨砂型湿压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定形石墨砂具有良好的耐碾性及抗氧化特性,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铸造用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市场对FCD凸轮轴大量需求,总结原有凸轮轴生产经验,对凸轮轴模具进行了设计与改进,调整与优化了熔炼工艺、铸型工艺、铸造工艺,控制铸造缺陷,在2013LPDISA线上实现FCD700凸轮轴一模三件生产.车间生产过程中得到了稳定的铸造不良率、机加不良率和铸件尺寸.从目前生产的状况看,在工艺上解决了缩孔、缩松、气孔、渣孔、掉砂等缺陷的出现,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FCD700凸轮轴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研制的型砂高温三轴测试手段,首次测定了常用树脂型砂在围压作用下的高温三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揭示了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并依据修正的强度理论对型砂高温力学特性提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室25 kg高频真空感应炉熔炼M2钢,并用水冷铜模和砂模均浇铸为横截面100 mm×50 mm的M2钢铸锭,研究冷却速度对M2钢二次枝晶间距、渗透率、碳化物和晶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2钢凝固过程中,快的冷却速度能有效减小二次枝晶间距、渗透率、晶粒和网状碳化物的尺寸,同时可以改善晶粒和网状碳化物的分布和均匀性;砂模和水冷铜模M2钢铸锭的平均二次枝晶间距分别为42.5μm和21.6μm,平均冷却速度为1.06 K·s-1和12.50 K·s-1,平均渗透率分别为0.13μm2和0.035μm2.快的冷却速度能有效减轻中心碳偏析程度,砂模和水冷铜模模铸的M2钢铸锭中心碳化物面积分数分别为0.46和0.30,且其较各自的平均值分别增大38.7%和2.2%;水冷铜模铸锭平均晶粒尺寸(43.1μm)较砂模铸锭的平均晶粒尺寸(72.6μm)减小约40.7%,铸锭中心晶粒尺寸减小43.2%,且水冷铜模铸锭的晶粒尺寸较砂模铸锭均匀.文中获得了M2钢凝固过程中晶粒尺寸与冷却速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研究了砂在铸型中的成型条件及光洁内表面的形成机理,并对比研究了覆膜和呋喃自硬砂在铸型内表面形成均匀覆砂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模具CAD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模具设计及CAD/CAM技术之间的联系 ,模具设计结构的特殊性 ,模具CAD技术的造型特点 ,常用CAD软件的选用及模具CAD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应由粘土在松散型砂中的分布状态来评价混砂质量的想法,本文提出了一种观测型砂颗粒截面以研究粘土在砂粒表面分布的实验方法.在不同混砂时间时,对砂粒表面粘土膜的厚度、粘土膜的均匀性和型砂中的成膜粘土量进行了测量及计算,获得粘土分布随混砂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并与型砂性能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对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中关于传热及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金属液、模样和型砂之间的传热现象和热解产物在涂层、型砂中的传质现象.强调了金属液、模样和涂层之间的界面反应以及热解产物在涂层和干砂中的传输行为对于控制消失模铸件凝固方式、提高铸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an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 the parallelism b et ween the tie bars of the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is very important as it will affect the mould closing and clamping system.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ho t runner systems are being applied in the moulding industry to save material and decrease the losses of injection pressure. Heat transfer from hot runner system from the fixed half which is secured in the fix machine platen could transmit s o much heat that it may cause high temperature dif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