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露露 《世界博览》2013,(19):86-86
2004年,我回国探望双亲。有一天我同父母逛商场,我正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垂涎三尺呢,突然被父亲拉到一旁。他对我耳语道:你不是爱看他的小说吗?我顺着父亲的手指看去,发现斜对面有位中年人在购物。我低声问父亲,我爱读的小说多了,这位的文风是什么?父亲捅我一下:  相似文献   

2.
父亲今年八十三了,在有生之年上次北京是他梦寐以求的大事。五一长假,我携家人陪父亲到了北京,圆了他的北京梦?而且一路花香,一路春风,玩得很开心。他说:“世界如此美好,真想活到一百岁.”  相似文献   

3.
<正>他的父亲开着一家规模不大但能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的公司,他考上大学那年,父亲为他交纳了所有的学费,然后对他说:"这笔钱是我为你垫付的,将来你得想办法还给我。你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我的工厂里打工,然后用打工的工资偿还这笔钱。"父亲的冷漠虽然让他难过,但他也没说什么,从那以后,他每逢节假日就到父亲的工厂  相似文献   

4.
那一年我上高中,家里正是水深火热的时节。一场大冰雹让全家一年的收成都泡了汤。父亲一夜之间灰白了头发,不仅仅为了他的庄稼,还为了是否让我退学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彭辉 《奇闻怪事》2005,(9):41-41
有一天,我刚到办公室。一个姓李的同学被他父亲带了进来。仔细一看,这位同学的双手是被捆绑起来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是被“教训”了。一了解才知道,前一天上午,他父亲把他从网吧抓出来痛打了一顿,并进行了深刻的教育,他也保证再也不进网吧了。可当天晚上他又溜进了网吧,玩了一个通宵。  相似文献   

6.
1997年5月29日,我正守候在病危的母亲床前,忽然被告知:郑森禹伯伯去世了。我顿时惊呆了,因为这之前听说他身体状况还不错,本想趁母亲病况有转机时前去看望他,不料他竞走在我母亲的前面了。郑森禹伯伯是我父亲冯宾符的同乡,都是浙江慈溪人。他与我父亲一样,一生从事国际问题方面的宣传、研究,都与《世界知识》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交往,亲如兄弟。我们从小称他郑伯伯。郑伯伯在抗日战争时作为地下党员还在我家隐居过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经营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都坐在田边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有人给他往家里邮钱。父亲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你不会去。”十几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记者,写文章,写书,平均每年都出几…  相似文献   

8.
正伽利略是著名的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从小就热爱科学,想在科研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可是得不到父亲的允许和支持。因为家庭贫困,父亲希望他老老实实地找一份工作赚钱养家。这使伽利略非常苦恼,如果不说服父亲,他或许真的无法投身于科学事业了。在18岁的一天,伽利略终于想到了说服父亲的方法。他故意问父亲:"父亲,你当年为什么娶我的母亲?"父亲笑笑说:"因为我爱  相似文献   

9.
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两个月下来,工程完了,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个自行车早出晚归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我指着父亲的背影对母亲说,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你看他忙乎的。母亲叹道,你爸爸是个好人,可惜他太无能了,连找工作都这么认真负责,还能下岗,难道真的是人背不能怪社会?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我对父亲的蔑视发展到了仇恨,因为父亲整…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09,(12):95-95
1997年,在我创办第一家公司的前一年,硅谷的许多人开始迅速暴富。父亲逐渐开始迷恋上了股票市场,这也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不久,我开始和他一样,每天都密切关注各种新闻和消息。我对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感兴趣,这些公司中的许多家就位于圣何塞市及其附近的帕罗奥多(Palo Alto)。  相似文献   

11.
张艺谋在他的电影创作中一直追求精妙的表层结构与丰厚的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在他的新作《我的父亲母亲》中,其表层结构是张艺谋一脚踏进乡土,一脚踏进历史,一脚踏进历史,以绚烂的影像语言讲述了:我的父亲母亲”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深层结构却是张艺谋在一种假定性情境中唱出的一曲寻梦者的心灵悲歌。  相似文献   

12.
郭小飞(化名)是我们班的问题生,上网吧,打架,是常有的事。通过我的了解,郭小飞的父亲死于一次车祸中,母亲不久改嫁,是爷爷把他带大的。特殊的家庭环境影响了郭小飞性格的形成,成了一只落队的飞雁。为了改正郭小飞的坏毛病,我用关爱去感化他,使他重心鼓起学习勇气,让这一只“落雁”归队。  相似文献   

13.
们在去文化馆的路上,恰巧经过父亲的鞋摊。很远我就看到父亲穿着一件很旧的工作服,正在埋着头干活,那么专注和用心。当大家谈笑风生经过父亲的鞋摊时,“爸—”我轻轻地叫了一声。父亲抬起头,吃惊地望着我,随后朝我摆了摆手,示意我去和同学们呆在一起。“这是你爸?”一个同学惊讶地问道。我点点头,不知怎么我的脸却红了。那天晚上父亲回家时心情特别好,还破天荒地买了瓶白酒和两样下酒菜,这种情况对于一向节俭的父亲来说是很少见的。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那天很自豪、很高兴,因为他的女儿当着一大群市里最优秀的学生面叫了他一声爸。(卢素玉)…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书房     
冯昭奎 《世界知识》2008,(15):55-55
父亲冯宾符做过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说他是官儿却不像官儿,说他是出版家似乎有点不够格。说他是商人则更不像。报纸上介绍他时用过“国际问题专家”头衔。 1950年。我们举家从上海搬到北京后,换过几个住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无量大人胡同6号外交部宿舍大院里的那栋二层小楼。我家住一层,有四间互相联通的房间。其中最大一间房子。  相似文献   

15.
读书时就对父亲没有好感,他太严肃也太严格,我在不断的反抗下成长着,不过由于被镇压的次数多。我吸取了经验教训,便改为“横眉冷对”了。  相似文献   

16.
1931年秋,我父亲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一次,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  相似文献   

17.
父亲学的是电气专业,供职于火力发电企业,我研究的是法学理论,两个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父亲在单位的工作叫“安全监察”,父亲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也许是专业的分野,我对企业的安全监察始终没有理性的认识,但我知道,这么多年来,“安全”一直是父亲工作的重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父亲今年八十三了,在有生之年上次北京是他梦寐以求的大事。五一长假,我携家人陪父亲到了北京,圆了他的北京梦。而且一路花香,一路春风,玩得很开心。他说:“世界如此美好,真想活到一百岁。”五月一日,是我们在北京活动的第一天,父亲登上了天安门。这一天,父亲很早就起床了,他一个个把我们叫醒,七点钟就到了广场。九点十八分,我们开始登天安门城楼,这是父亲选的时间。我们扶着父亲登上大约十个阶梯时,一位着装整齐的工作人员追上来说:“爷爷,爷爷,你停一下,我们用电梯送您上去!”父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激动地把手伸过去,说:“小伙子,我想握…  相似文献   

19.
侯学礼是我的一位学生。他曾在我所带的高三年级复读过两年才考上卫生学校。最近,他来到我而前对我说:“老师,当初我和父亲幸亏听了您的话,去学了我的强项——建筑,要不今天就不会拥有这洛东第一流的建筑公司和几千万的资产。”  相似文献   

20.
访温特教授     
杨虹 《世界博览》2010,(23):86-87
奔驰在东Tirol的盘山公路上,我深深地吸进一口混合着松树和青草味道的清新空气。我要随同先生去访问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恩斯特·佛诺安·温特博士,他是美国公民,常年住在阿尔卑斯山下的一座木屋里。他是维也纳世家子弟,父亲曾是维也纳副市长,二战爆发后,一家人出走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