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工程是恒久的话题,古代的土木建筑,现代的石制材料的房屋和楼房建筑等结构,在给人带来方便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其它的麻烦和困扰,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本文立足于基本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的情况分析讨论了建筑结构中减震的结构和相应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森林健康保护与恢复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森林健康理论,分析得出威胁祁连山森林健康的主要自然灾害为病虫鼠害、雪折、风倒滑坡、气候干旱及森林组成和林分结构不合理;主要人为破坏活动为过度放牧、毁林开荒、乱砍滥樵、乱采道挖、乱捕滥猎等.提出了保护和恢复祁连山森林健康的策略:全程计划、加强预防、严格封锁、严密监测、科学防治、合理利用、大力建设、广泛合作.针对祁连山北坡森林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健康维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袁虹  孙小霞  郭生祥  王善举  杨正国  汪有奎 《甘肃科技》2011,27(20):183-185,168
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发生危害情况,表明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损失巨大,气象灾害对森林生长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地质灾害对局部地域森林或林业生产破坏性较大。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及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自然因素的依赖性很强,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比较薄弱.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每年都受到洪水、干旱、地震、风暴、冰雹、泥石流、雪害、冻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侵袭。每年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达10亿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6~40万hm~2,少收粮食约1.5亿kg,死亡牲畜数十万头.1991年,国家拨给新疆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达1330万元.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已成为阻碍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掌握新疆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类型,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5.
刘钧 《甘肃科技》2005,21(6):19-19,18
科学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人们愈来愈关注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纵观甘肃森林的演变,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破坏外,人为的因素对森林的破坏占了主导地位。每一次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总是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毁林。向森林任意索取财富,必将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从而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只有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更好地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30年来,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集中、生产集中、经济体集中带来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建筑坍塌、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等,再加上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以上种种均给城市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各级政府都在从人力物力和机制上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由于CO_2等气体增加,引起未来气候环境变迁,从而导致全球性缺水;有限的耕地与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受污染,森林被毁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破坏活动等,将给人类未来生活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对这些关系到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应从现在开始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便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根据欧阳首承提出的“搅动能守恒定律”揭示的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必须给能量留有空间的理论,论述了能量空间与自然灾害和灾变动力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给出了能量空间在灾后重建工程、防洪减灾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等的应用和对策。并强调自然灾害、人为建筑工程“必须给能量留有空间”,才能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提出了“给能量留有空间”是针对当代科学遗漏了能量空间问题提出的新的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是人类面对的最严竣的挑战之一。国内外许多自然灾害文献收藏机构致力于自然灾害类型、防灾减灾措施等的研究,及时地汇总了防灾减灾的专著、论文及数据库等研究成果,为实现全人类共同防灾减灾的目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了自然灾害发生频次的不断上升。为了保护人居环境、拓展并良化人类生存空间,作者在对自然灾害分类形容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原因中人为成份不断增加的实际,提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丁威胁和侵袭,但我们中华民族也由此积累丁丰富的抵御和抗击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它的救灾思想和防灾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对于森林资源来讲是灭顶之灾,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干旱、高温等天候数目正在增多,这给森林带来火灾风险的急剧提升,如果不进行全面地森林防火则会出现森林火灾数量和烈度的增加,给森林资源的生长、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该研究根据林业防火工作实际,展开了林企森林防火现状的描述,对森林防火中各类主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提供了新时期管理、扑救、宣传、问责等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林企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依据森林的多效益价值观和自然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方面影响,提出了森林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分析了森林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涉及的主要内容,建立了祁连山森林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森林物质资源、森林环境资源、防灾救灾费用、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4项;二级指标有森林木质资源、非木质资源、林地资源、水分调节、防护功能、气候调节、环境保护、制氧固碳、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文化教育、行业及社会效益、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无效磨损损失、流动资产无效占用损失、人员伤亡安置损失、财产损失17项;三级指标有55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硬件风险问题,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事故等方面介绍了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戴伟 《科技资讯》2013,(10):241-241,243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微博环境下公共危机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件引起的公共危机,一旦经过微博的传播,其影响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放大,给政府的危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6.
天灾人祸在所难免。天灾指由自然变异引起的自然灾害,人祸则指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灾害,灾害包括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灾害发生有突发性和缓和性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是属于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助较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发生后按过火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不管何种等级的森林火灾行为都会为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必须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落实到每个人的人头,做好森林防火的预测、监测及通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烧毁林木及林下植物资源,引起水土流失,危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森林生态生态系统平衡,危害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还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危害程度居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本文作者在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近十年来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特点,起因分析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然变异和人为影响,自然灾害呈快速上升之势。本文从自然灾害的危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波及面广、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同样是面对自然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巨大损失,中美两国的主流报纸是怎么表现的?分析《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台(飓)风的灾害新闻传播,比较它们在传播数量、内容特点、表现方式等的差异,可以窥见两国在新闻理念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