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咬文嚼字     
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军事化、专业化队伍,在作战行动中,消防部队在火场的主要任务有两项:救人与救火。有人已注意到这两个词,认为说“救人”可以,但说“救火”好像于理不通。人可以救助,但火就不宜救助,还是灭掉的好,觉得这个词的组合有逻辑错误。其实,“救火”的说法并没有错。“救火”与“救人”这两个词里的“救”并不是同义,“救人”中的“救”的意思是“援助”,“救火”里面的“救”的意思并不是“援助”,而是“止”,“救火”,就是制止火灾的发生。“救人”的“救”用的是今义, “救火”里的“救”是保留了古义,这样解释就通了。《说文解字》释“救”为“止也”。由此来看, “救”的本义就不难理解了。《辞源》、《辞海》“救”字条都有此义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止”这一义项中列举了《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他在全省首推"一票否决预告"制度、矿山员工上岗挂牌管理制度;他上任短短一年时间,使全县行风测评倒数第四的石门县安监局一跃成为全县行风测评前10名、县"五好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他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四次荣立二等功,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他就是常德市石门县安监局局长廖琪宁。  相似文献   

3.
正4月26日下午,湖南省安监局总工程师郑京杰等约一百余人共聚隆平高科技园,在新经阁铝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现场观摩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共同进行工贸行业应急救援的经验交流。"4月26日15:40,公司污水处理池出现故障,维修班组安排2名作业人员到现场维修,1名人员在未经检测、未佩戴防护用品情况下自行下池检查,晕倒在池内,另1名人员在报告公司负责人后,救人心切自行下到池底救援,又晕倒  相似文献   

4.
一个被称为"金牌焊工大师",一个曾获"湘钢技术能手",他们在业内是响当当的品牌,更是湘钢的宝贝。他们就是湘钢焊接班的师傅艾爱国,徒弟欧勇。金牌焊工艾爱国:"38年高空焊接作业,最成功的就是做到了安全!""我到湘钢46年,做了38年的高空焊接作业,觉得最成功的就是做到了安全!"今年63岁的艾爱国声音特别洪亮。他告诉记者,以前一起共过事的工友们,有十几个人不是伤,就是死。有个同事由于疏忽了安全,导致全身被烧伤,自此工作没办法干了,老婆也与他离婚了,就天天到单位闹,搞得大家都很疲惫头痛。"涉及到安全的事情,宁可慢三分,也不要抢一秒。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抢了那一秒不仅自己不幸,还害了整个家庭。"因此,艾爱国在给员工讲课培训时,总会这么讲:大  相似文献   

5.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11):11-11
“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 ——四川大地震爆发后,胡锦涛来到受灾严重的北川中学,地震时学校的教学楼全部垮塌,焦急地询问营救情况,得知还有300名师生被埋时,他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6.
巴顿的顾虑     
正巴顿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总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从不相信别人的话。一天,巴顿去办事,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想自己可能死在这里,难过得哭了起来。后来,一名农夫路过,发现了井底的巴顿,就对巴顿喊:"你别害怕,我去找绳子救你。"没过多久,农夫又来到枯井边,抛下一根粗粗的绳子,说:"你快抓住绳子,我拉你上来!"  相似文献   

7.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相似文献   

8.
二十多年前,在法国的一个游泳池发生了一件奇事。这天,游泳的人不是很多,显得比较宁静。忽然,“扑通”一声,一个站在池边观看的不满周岁的婴儿一个倒栽葱跃进了池中。“快!救人哪!我的孩子掉到池里去了。”安全员布鲁斯闻声马上跳进池中,飞快地向出事的地点游去。他潜游到离开孩子1米多远的地方,不觉被眼前的景象弄呆了:落水的婴儿一丝慌张的神色都没有,睁着淘气的大眼睛,逍遥自在地浮在水中,正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呢。布鲁斯不急于救他,而是呼出一串水泡,同他戏耍。婴儿见了,做了一个滑稽的鬼脸,也跟他一起玩起来。许多人见安全员和婴儿都不出水,以为出了什么事,都惊呼  相似文献   

9.
每名职工都是生产实践的主体,通过安全理念的培养和教育,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关爱生命,珍视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价值观,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煤矿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将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注重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煤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田明 《科技信息》2011,(26):57-58
为给部门乃至员工的绩效做出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激励员工业绩持续、健康、稳步提高,某供电分公司有效的引用了全视角考核法,全方位的考核所属单位、员工业绩。通过上级、同事、下属、自己等评价,对被考核者给出全面公正的评价结果。有效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稀泥"式的好人主义和"轮流坐庄"等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工作业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有力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实现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根本突破。  相似文献   

12.
绩效反馈面谈没那么头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又到财政年的年末,A公司除了忙着做今年的会计决算和来年的财政预算外,经理和员工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被他们称之为表演的绩效考评了。王经理直接管着16名员工,因此他又将忙于填写16份内容相差不多的绩效考核表。由于人事部已经催了很多次了,所以他必须在周末的时候完成这些表格。否则,下周一又要接到人事经理的催“债”电话了。他确实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把表格发给每位员工,让员工自己在上面打分,然后派人收齐,在上面签上名,再交给人事部。问题解决了,纸面上的工作都按人事部要求完成了,人事部也很满意,于是每个人都又结束表演回到了“…  相似文献   

13.
带领七八个人,监管7000多名员工的安全生产;一年中有三百天以上的时间,他不是在车间检查,就是在去车间的路上。22年过去,他的许多同事早已离开了安全管理行业,而他依然为了工作之初的目标,坚守在企业安全监管一线。  相似文献   

14.
桩口的气味     
"多谢他及时救了我!看不出啊,这个人心这么细,有他在这里把关,我们可以放一百个心啊!"一名外来施工人员获救后,跟人说起彭锋,心存感激。彭锋是巴陵石化烯烃事业部安环室责任工程师。"干我们这一行,千万  相似文献   

15.
当快餐与"垃圾食品"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时,慢餐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时尚,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关键。慢餐正在风靡全球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被几十名学生坐在广场上大嚼汉堡的场景所震惊。为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他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国际慢餐协会中国区副主席赵则鸣说:"慢餐是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6.
你想成为上司眼中的好下属、同事眼中的好伙伴、员工眼中的好老板吗?那么,尝试做一个职场上的外交家吧! 虽然大多数的企业都努力把同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但仍有沟通不良的时候;不论同事间的合作关系和友情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仍可能有误会产生。面临以上状况时,如果知道运用机智的外交手腕加以处理,将可以使你在工作中更有实力。 举例来说,你的同事没有如期完成工作,而你必须也负连带的责任,一旦你提出对此事件的报告,将来处理一连  相似文献   

17.
正"多喜爱集团生产车间发生粉尘爆炸,有3名员工被困,已报119、120,请求专业救援。"长沙市安监局高新区分局向长沙市安监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请求长沙矿山救援队、长沙蓝天救援队支援。"先救人,后救物!"长沙矿山救护队进入事故现场搜救3名被困人员,长沙蓝天救援队则负责伤员初期救治。……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8月22日下午,多喜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喜爱公司)在高新区环  相似文献   

18.
具有高组织公平感的员工会相对地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及工作绩效,而同事公平作为多视角公平中的一个来源,也能够改善员工工作中的心理及行为.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企业员工同事公平与工作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同事公平能够正向影响工作结果,团队内信任对工作结果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团队内信任在同事公平与工作结果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贺梦禹 《世界博览》2012,(21):42-44
正"韩流"形成的良性循环明星推动良好国家形象,企业扩大国家影响,国家助力文化推广和企业出口,"韩流"背后的生意经很"精"。叶馨,北京的公司白领。最近迷上了韩国明星张根硕的她,每天都喜欢缠着同事聊自己的偶像。她最常说的两句话是"哇,他好帅呀!"和"我要去首尔"。看了许多韩剧之后,时尚华丽的大  相似文献   

20.
消失在眼前     
《奇闻怪事》2013,(3):32-33
"有去无回"的神秘岛在肯尼亚鲁道夫湖附近,有一个叫做"Envaitenet"的神秘小岛,在当地土著人语言中意为"有去无回"。这个小岛只有几公里长和宽,当地人都不住在这个岛上,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地方受到了诅咒,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神秘消失,有去无回。英国探险家维维安福斯1935年曾带领一个探险队到这里进行勘探,他的两名同事马丁谢弗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