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育史广有段著名的佳话,叫《孟母三迁》:好像孟子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早年搬了三次家。孟母的观点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为了让孟子学好,不得不频繁地选择邻居。这一传统流传下来,影响到今天的人在购买住宅房的时候还要问一问邻居的情况……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只要有条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选择邻居,搬多少次家都没有关系。但,一个国家,可就没有这份儿选择邻居的自由了。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文章:《中国与美国:非对称型战略伙伴》。它给我的刺激非  相似文献   

2.
有一段时间,我感到特别不舒服:爷爷去世了,回到家里再也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我被安排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竟然连办公桌上的圆珠笔都不知道怎样去握;家也搬了,面积虽然增大了不少,可是仍然梦着过去的蜗居。  相似文献   

3.
小脚夫     
我昨天有一个发现。昨天我才知道,替我把东西从市场上搬回家的脚夫同我一样,也是一个人。对于这一发现,我不是惊奇,而是感到非常羞愧。我妻子让我到市场去买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于是我到了菜市。我刚走到一个菜摊跟前,准备讨价还价买点什么,脚夫们就你拥我挤地聚在我周围。这种脚夫在菜市上有好几十个,年纪多半在7岁到14岁之间。小家伙们一个个光着脚,从生下来就踩着碎石和烂泥,脚底板已经形成了一双双硬而有裂纹的鞋,这种鞋不用花钱买,也不必每天换。他们在背上背着一个大篮子,一个大篮子有他们两个人大。他们推推搡搡地挤在我的周围,相互骂…  相似文献   

4.
渡轮模型     
柴仕博 《少儿科技》2014,(12):40-40
在我家书房的柜子上,有一艘渡轮模型,它的年龄比我和姐姐都大。这艘渡轮模型是爸爸妈妈结婚时,妈妈的一位朋友送给她的纪念品。后来,爸爸妈妈搬过几次家,渡轮模型的部分组件在搬家过程中丢了,连大我好几岁的姐姐也没见过它完整的模样。这艘渡轮模型的船身是木制的,船头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  相似文献   

5.
正期末考结束不久就是春节,所以,我们家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节前"扫尘"。我依旧请来了我的搭档小文,和我一起边玩边整理我的玩具堆和书架。现在,记叙一下我们整理书架时发生的趣事吧!来到书房,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和小文齐心协力把四层书架上的书一古脑儿都搬卞来,小文满面愁容地问我:"蓥姐姐,现在房间这么乱,我们  相似文献   

6.
狐狸搬家     
正一年中,狐狸接连搬了三次家。狐狸先是住在山林里,不久搬到草原上,然后又搬到海边,现在搬到了沙漠里。山羊看到狐狸这样折腾,问它:"你在一个地方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去别处呢?"狐狸很委屈地回答:"我每次在一个地方住了没多久,就闻到这地方有一股难闻的怪  相似文献   

7.
括号来帮忙     
爸爸和妈妈去进货,天黑才回到家,乐乐和亮亮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乐乐说:“爸爸妈妈,你们快去吃晚饭吧。我和亮亮来卸货。”爸爸笑眯眯地说:“你们只要把车上的菠萝搬下来就行啦!”两人打开车厢门一看,有用箱子装的菠萝,有散装的菠萝。他俩一合计,先搬箱子装的。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家搬了新房子,虽然新家大而漂亮,但我总觉得少了点绿色,少了点生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家看到了绿萝,那长达数米的粗壮茎蔓爬在客厅的门框上,宽大的心形叶片闪着迷人的光泽,让客厅熠熠生辉,刹那间我爱上了它。同学的爸爸告诉我:绿萝是一种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不仅生长期较长,便于管理,而且还有净化居室环境的作用。于是,我萌发了种植绿萝、美化新家的想法,同时我也决定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环境对绿萝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老妈生活很俭朴,一年四季,每季穿来穿去就那几件衣服,衣服穿变形了都舍不得淘汰。不管我说出多少理由,老妈依然不肯改变观念,我只好采取"迂回战术"。周末,我带女儿逛街,给老妈买了一件衣服。回家路上,我一再嘱咐女儿:"冉冉,你一定要记着,姥姥要是问买这件衣服花了多少明花了200多啊,难道我们要骗姥姥?"我解释道:"姥姥知道价格后,肯定舍不得穿这件衣  相似文献   

10.
陆利芳   《少儿科技》2020,(3):21-21
大兔子想把围墙垒得更高,于是对小兔子说:"请你帮我把墙角的石头搬过来。""好!"小兔子一口答应,然后到墙角去搬石头。石头堆放在那儿已经很长时间了,有的上面长着一些青苔。小兔子开始搬,第一块石头、第二块石头……突然,它发现一块大石头下面有3个灰黑色的小圆球。"这是什么?"小兔子自言自语,"它们看起来像植物的种子。"这时,其中一个小圆球动了一下。"啊——"小兔子立刻惊讶地叫起来,"你们是谁?"大兔子听见了,过来看了看,然后笑呵呵地说:"小兔子,它们是鼠妇。"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爸妈     
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位幽默风趣的老爸,一位勤俭持家、聪明肯干的老妈。虽然他们也没少红过脸,可经常是没过一会儿就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了。  相似文献   

12.
barbara 《世界博览》2013,(18):86-86
送物的道理就是我弃人取,我所不要的正是别人所欲的,既可名正言顺将"垃圾"送走,还可帮助他人,何乐而不为?将自己的东西免费送给陌生人,听来好像很亏本,可是外国人早有这种习惯。我去南丫岛郊游,有时看到老外的家门挂了牌子,邀请人们进去免费取他们家不要的东西——他们可能是搬家了,要丢弃家具和日用品之类,  相似文献   

13.
支论 《信息化建设》2007,(12):36-36
前不久借着出差的机会,回了广东珠海一趟,拜访了20多家原来做ERP销售业务时的客户,想了解一下他们在使用了ERP多年以后的一些情况。这些客户都是应用ERP效果比较好的公司,其中有大部分都有3年以上的数据。当我问到他们这些历史数据对他们有什么作用时,他们的回答大都是这样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更愿意重新启用  相似文献   

14.
我5岁那年,祖母邀请了一些亲戚朋友到布朗克斯的公寓里聚会。在客人中有个做生意发了财的大款,他的妻子神气地向大家炫耀他们家的社会地位。他们有个娇气的小女儿,年纪跟我差不多,脾气很蛮横。祖母殷勤地伺候着那个大款和他的家人,她把他们看作是她的社交圈里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她不遗余力地逢迎他们。晚会进行中,我走进了洗手间并随手把门关上。大概一两分钟后,我当时还坐在马桶上,那个小女孩推开洗手间的门,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难道你不知道当一个男孩在使用洗手间的时候女孩子是不可以进来的吗!?”我生气地嚷着说。听到我生气的吼声,她…  相似文献   

15.
Q我的父母整天为一点小事吵架,从我记事起几乎就没有间断过,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他们每次吵架我都尽力劝他们不要再吵了,可是他们根本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别人家的父母怎么不这样,我很痛苦。A生长在父母整天吵架的家庭里真是很痛苦的。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不愉快的事情,父母之间有矛盾也是正常的,但天天吵就不应该了。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互相伤害,以致影响了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心理健康。你无法选择父母,他们生了你,又让你在他们的吵架声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可以说他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你如今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鲜花送蜣螂     
牛把粪便屙在草地上,小草 被压得不能发芽,小花也不能开 放。 蜣螂赶来了,把牛粪做成粪 球儿,你推我拉, 齐心协力地搬回 家。一趟又一趟, 直到把牛粪全搬 完。 道路上也有 牛粪,动物们好 反感。 蜣螂及时赶 来,不怕脏,不怕累,将牛粪清除 掉。 蝴蝶见了却捂着鼻子,说:“难怪大家叫你们屎壳郎,身上臭 哄哄的,让人厌烦。” 蜣螂气愤地说:“你成天游 手好闲,虽说外表漂亮,心灵却丑,只知花开就来,花落就走, 我们外表虽然丑陋,心灵却美。为了环境美,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蜘蛛问蜣螂:“朋 友,你们滚粪球除搬 运省力外,是…  相似文献   

17.
说真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新英雄门,现在天天在台湾做测试,同他们一起拜师学武有点舍不得他们,同时将这分感情也有些带入到了生活中,我很喜欢武侠也喜欢古代,新英雄门真的好厉害好厉害~让人进去感觉是在看电影是在生活,谁见过onlinegame的新手指南是RPG的形式,谁见过空中飞舞时回头一箭的感觉,但这些都存在的,也许你来了什么也没有,但你进入进去却发现他的东西太多太多简直是不可思议,如果说UO是欧洲的网络代表,我觉得新英雄门则能体现中国自己的风尚,我觉得韩国人更比中国人了解什么是侠义精神什么是武林。当我叙述下面的故事的时候不要以为这些只有电影里才能出现的情景和画面,因为在这个电脑时代的社会中一个真正的武侠online新英雄门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8.
五点半,艾幻想到家了。因为刚搬了家,她现在花在路上的时间比以前长多了。“哎哟,累死我了!”艾幻想进了家门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光着脚就去开电视机。这个时候可是动画片的黄金时段呀! “艾艾,你不做作业就看电视,待会儿又要来不及了。”厨房里的妈妈发话了。  相似文献   

19.
草垛儿     
正走进乡村,我又见到了那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草垛()儿。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丰富了,做饭可以烧煤、用液化气或电,但乡亲们仍舍不得扔掉庄稼的秸秆。入冬后,人们还用它来烧火做饭。如果你置身于乡村之中,你就不会讥笑乡亲们迂()腐,而会被他们勤俭、朴素的品质所感动。所以,走进乡村,看见草垛儿、炊烟,你就会有一种真正回到家园的感觉。草垛儿不仅是乡村的一道风景,它还珍藏着我童年的欢乐。小时候,乡下还没有用上电,夜晚的生活十分单调,围着草垛儿捉迷藏、过家家便成  相似文献   

20.
尼罗河畔的“中国家”我到埃及工作后首先结识的朋友就是黑白、图玛德夫妇。这对年过半百的埃及画坛伉俪脸上总挂着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们随口道出的纯正的北京腔,更让我惊诧不已。不久,我们应邀到黑自家做客。那是位于尼罗河畔新住宅小区的一栋由黑白夫妇亲自设计的五层小楼。他们说,这座小楼是他们在尼罗河畔的“中国家”。走进家门,是一间40平米左右的大厅,从大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