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的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二级再热器,高、低压加热器采用回热抽汽均设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方式进行过热度跨级利用的特点,利用等效热降理论,经过严格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出了二次再热机组抽汽等效热降、抽汽效率和抽汽吸热量变化的通用计算模型,给出了此类机组热力系统的经济性定量分析法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性定量诊断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只需要3个计算公式即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计算出当热力系统发生局部调整和变化时机组的经济性指标的变化,并为此类机组热力系统的经济性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简捷、准确的方法,拓展了等效热降理论.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主设备高参数的选择,从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参数的优化以及与一次再热机组经济性比较等几方面的论述,指出煤价比较高时,选择二次再热机组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内可逆热机在线性唯象传热条件下给定输入能和循环周期的最优构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出了最大效率时热机的最优构型为八分支结构,其中包括两个等温分支、四个最大效率分支和两个绝热分支.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最优构型,给出了数值算例,并与牛顿传热规律下最大效率的最优构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阐述运用控制器实现换热站机组的自动控制,结合北京硕人时代的KayaKPAC机组控制器详细介绍了智能换热机组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
不可逆定常态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经典热力学,工作在两恒温热源间的正、反卡诺循环能量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则,而实际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由于热阻、摩擦、涡流、热漏等不可逆因素的存在,正、反卡诺循环能量不再满足此原则.为研究两源间不可逆定常态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关系间的内在联系与最佳面积比,采用熵产率分析方法和引进等熵温比指数,提出并证明了功率与效率、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泵热率与泵热系数最优关系间应遵循的法则.该法则表明,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作为实例,文中求得了四种非线性传热条件下不可逆定常态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与最佳面积比的统一表达式,从而证明了这个法则与等熵温比指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不可逆狄塞尔热机输出功、效率及其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不可逆狄塞尔热机循环新模型。探索不可逆绝热过程对热机循环性能的影响,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导出了输出功和效率与压力比、高低温比间的解析表式.揭示了这些重要热力学参量问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绝热不可逆程度的增大,输出功及效率均明显减小;输出功和效率随压力比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极大值.而输出功随高低温比的增大而单调增大.通过数值计算,还讨论了包括热机压力比、输出功和效率等优化工作区域及其界限、所得结论可为一类内燃机的最佳运行条件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反映热机功率与熵产率之间最佳折衷的“生态学”准则为目标,综合考虑热阻、热漏及内不可逆性的影响,导出了传热规律服从Q∝(△T)^n时不可逆热机生态学最优性能,对n=1和n=1.25的2种典型传热规律进行了进一步讨论,该文结果对实际热机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火用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机组模型,根据火用平衡方程,计算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确定系统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为该电厂的运行优化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内燃烧火用损最大,其次是炉内换热面;汽轮机火用损主要集中在超高压缸和低压缸;该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的火用效率较常规机组火用效率高约2.8%;低压缸更低的排汽参数使该机组凝汽器火用损约是常规一次再热机组的50%,能级利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以室温组织为马氏体的多晶CuZnAl形状记忆合金为试验材料,通过保持一定拉伸应变并在相变温度范围进行热循环实现了记忆合金在周期变化的温度和应力复合作用下的热机循环.用电阻法及应力测定法研究了热机循环中电阻-温度曲线及应力-温度曲线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对热机循环后合金中的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特征及获得的双程记忆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69年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产生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可编程控制器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可靠、应用场合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于冷库,可实现冷库机纽的自动开关机及采样并监控冷库机组的各个参数,出现异态时报警.开启备用机组。这样便能及时发现机组的异常,及时处理,降低损失率,能很好的保证存储物品的安全、保障物品的存储质量.并能大大减轻机组的维护任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以无相互作用谐振子系统为工质,包含热阻、内不可逆性和热漏的不可逆量子卡诺热机模型.基于开放系统量子主方程和量子半群方法,得到了该量子热机循环的输出功率、效率、焖损失率和生态学函数等重要性能参数的一般表达式,给出了数值算例.在经典极限下,利用数值计算得到了热机循环最优生态学性能,分析了内不可逆性和热漏对热机生态学性能的影响特点,并比较分析了最大生态学函数和最大输出功率两种目标下的热机最优性能.  相似文献   

12.
Q∝Δ(T^n)时广义不可逆卡诺热机的生态学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反映热机功率与熵产率之问最佳折衷的“生态学”准则为目标,根据生态学优化方法研究传热规律服从Q∝Δ(T^n)时不可逆卡诺热机生态学最优性能.在内可逆模型基础上,用常数项q表示热漏流率,用常数项Φ表示除热阻和热漏以外的其余不可逆性,导出了传热规律服从Q∝Δ(T^n)时广义不可逆卡诺热机生态学优化性能.通过数值计算对不同损失、不同传热规律情况下的热机生态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结果对实际热机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榆林科技》2007,(2):F0003-F0003
子洲公路管理段成立于1972年元月,位于子洲县城关镇蛇沟东28号,占地约950平方米,建有三层砖石结构办公楼一幢。机关下设四股一室和两个大道班,即:办公室、路政股、生产股、机械股、财务股、薛家崖道班、冯渠道班。共有管服人员19人,道班养护工人32人,离退休职工44人。承担着G307国道歧银线K871+300m至K924+600m,共计53.3km的三级沥青碎石路面养护任务,养护机械设备基本齐全。  相似文献   

14.
樊星 《科技资讯》2013,(32):124-125
按照检修规模一般分为三级检修:A级检修是机组性能恢复性检修,即时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修理;B级检修是部分设备性能恢复性检修,即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设备检查和修理;C级检修是消缺性检修,即有重点地对机组进行磨损、老化方面的检查和修理。本文对汽轮机本体检修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薄板大挠度Karman理论和用Boltzmann叠加原理描述的粘弹性材料本构方程、动力学平衡方程和热粘弹能量原理建立了横向周期荷载、面内均布荷载和温度场作用下,考虑热传导效应的粘弹性矩形板的热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用Galerkin方法将该热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转化为非线性微分.积分动力系统.且该热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可以退化为粘弹性板动力学模型、仅含热膨胀效应粘弹性板动力学模型和热机耦合弹性板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Phantom场论模型中的束缚系统解体问题.利用膨胀时空中束缚系统的有效度规和一个可解的场论模型,导出了解体时刻的表达式,并讨论了不同束缚系统中模型参数的影响.利用太阳系、银河系和后发星系团的相关物理量,计算了在某个特定参数值下的解体时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具有非均匀工质的一类非回热不可逆热机的最大功率输出进行了研究,考虑工质与热源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传热定律[q∝Δ(T^-1)],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分别导出了集总参数模型和分布式参数模型下热机的最大功率.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参数模型下的热机最大输出功率要小于或等于集总参数模型下的热机最大输出功率,且对实际热机更具有指导意义.对恒温热源下工作的不可逆热机特例,给出了其最大功率的解析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变温热源下的集总参数模型算例,分析了热源温度变化对热机最大功率的影响,并与牛顿传热定律[q∝Δ(T)]下的相应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旁路系统已经成为大容量单元制、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它可以协调单元机组的冷、温、热态启动和停运时的蒸汽参数匹配,改善暖机效果,缩短起停时间;又可回收工质和热量,提高机组的效率.由于提高了机组的起、停性能,满足了电网的调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Intel 8098单片机和IBM PC-286微机组成二级控制系统成功地完成了橡胶厂小平板硫化车间的生产控制与管理.在直接过程控制中对橡胶制品硫化实施等效硫化控制,上位机能够方便地调度生产直接更改硫化产品的型号,并能有效地监督多至38台硫化机的操作过程.可以方便地显示打印出班、日、月、年报表,为工厂实际生产.质量管理,调度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王录 《科技信息》2009,(19):300-300,28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农村电网不断发展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供电所承担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营销管理、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专业化管理的特点日益明显,原有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为深化农村供电所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农电队伍专业化素质,结合原有各供电所的供电范围、设备状况、管理基础及人员素质等。将以前抄、核、收、配四合一的作业管理模式,采用柔性的班组形式,按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设置生产、营销、服务三大专业专业。并将供电所原有职工和农电工采取内部整的方式,按照员工业务素质和工作特长重新进行组合,分别成立生产班、营销班、服务班,三个专业班有所长领导,各专业班分别设立班长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