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群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RAPD技术对9个不同的灰飞虱地理种群的DNA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按Neighbor-joining聚类法构建了这9个种群灰飞虱的分子系统树。该系统树分为2簇,簇1包括我国北京、福建、海南、辽宁、四川、上海、云南地区的灰飞虱种群,簇2包括宁夏地区和日本东京地区的2个灰飞虱种群。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灰飞虱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距离不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工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us(matsumura)是茭白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地各茭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区为害较重,1986-1988年,我们对长绿飞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绿飞虱在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人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7,8月间的1,2代为害最烈,茭白遭长绿飞虱为害后,呈现不规则的淡褐色至棕褐色斑点,严重时螯叶枯死,长绿飞虱天敌种类较多,对长绿飞虱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经药剂防治试验表明:2%叶蝉散粉杀虫效果最好,其次是50%混灭成乳剂和40%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毒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媒介昆虫造成影响,它既可以感染媒介昆虫从而改变昆虫的生理生化性质,也可以通过侵染寄主植物并改变植物营养成分来影响媒介昆虫.被影响的媒介昆虫表现出某些生物学特性(包括发育、寿命、繁殖力、表现型等)的变化.该文综述了同翅目蚜虫、飞虱和粉虱等媒介昆虫所传播的植物病毒、昆虫对病毒的获取、传播和保留等特性以及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  相似文献   

4.
Wolbachia在灰飞虱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主要的水稻害虫,有些灰飞虱体内含有细胞内共生菌-Wolbachia。Wolbachia是一种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内共生菌,这类细菌改变了宿主的生殖行为,引起细胞质不相容(CI),雌性化及孤雌生殖等现象,导致带有Wolbachia的宿主具有生殖优势。采用PCR和Western杂交的方法分析Wolbachia的灰飞虱体内不同组织的分布状况,发现灰飞虱体内Wolbachia除存在于生殖组织外,还广泛分布在头、胸、腹、唾液腺、消化道等非生殖组织中。这种广泛的分布状态说明Wolbachia是在昆虫体内引入、表达与传播外源基因的良好媒介。  相似文献   

5.
活跃传毒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品系的杂交与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毒传播介体进行连续4个世代的杂交和严格的人工选育,获得活跃传毒的介体品系,其传毒率从F0群体的5.31%上升到25%,该介体品系经2年时间无人工选择压力的连续饲养,在间断选育的第5代,其传毒率明显下降,仅有14.75%,可见人工选择压对介体传毒力这一性状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介体获毒没有影响,单头昆虫的DIBA技术使测定标本用量可以少至1/30头灰飞虱,带毒虫率从F0群体的12.09%上升到F4代的32.6%。  相似文献   

6.
麦田田埂杂草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田埂杂草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开封地区15块麦田田埂杂草中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麦田田埂杂草与昆虫群落关系.结果表明:田埂杂草中有节肢动物11目36科,优势种是灰飞虱(Laodelphgax striatell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田埂杂草益害比值为0.81;典范相关分析显示田埂上杂草的高度是影响田埂昆虫群落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共生菌Wolbachia引起的细胞质不亲和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我国6个地区和日本3个地区灰飞虱的Wolbahia感染率,用PCR技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的辽宁、北京、上海和云南的灰飞虱的Wolbachia感染率均接近100%;四川为59.6%;而宁夏为0。各地区灰飞虱间的交配实验证明了在Wolbachia引起的细胞质不亲和现象的存在,Wolbachia16SrDNA的部分测序分析表明,上海、云南和日本出云的灰飞虱发的同为Wolbachia pipien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昆虫可溶性海藻糖酶的潜在功能,在获得褐飞虱2个可溶性海藻糖酶NlTRE1-1和NlTRE1-2的cDNA全长序列的基础上,采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以及二级、三级结构等分子特性及生理功能,同时构建不同昆虫海藻糖酶的系统进化树,进一步采用RNAi技术分析单个海藻糖酶基因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褐飞虱可溶性海藻糖酶NlTRE1-1和NlTRE1-2蛋白相似性高,其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均类似,二级结构中含有相似比例的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褐飞虱海藻糖酶与大豆蚜、豌豆蚜和灰飞虱等昆虫的TRE1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两个褐飞虱特异性TRE1-1和TRE1-2的dsRNA注射后48h,本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为以抑制海藻糖酶基因表达来进行的害虫防治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飞虱科昆虫隶属于半翅目蜡蝉总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昆虫的线粒体基因是昆虫分子与进化研究中常用且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探讨了飞虱科13属18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别采用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飞虱科13属中,Ugyops属较为原始,处于系统树的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吐鲁番地区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及传毒烟粉虱的生物型及携带病毒的情况,本研究利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检测和DNA测序,对温室采集的43个番茄病株进行了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利用烟粉虱特异引物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检测和DNA测序,对鄯善县温室采集的180头烟粉虱进行了生物型鉴定和带毒检测,并构建了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温室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病株带毒率为39.5%。鄯善县温室发生的烟粉虱主要为Q型烟粉虱,带毒率为67.8%,是主要的传毒介体。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技术,能快速有效地确定Q型烟粉虱的生物型和携带TYLCV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实践表明,褐飞虱的种群消长与气候、食物及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尤以田间小气候直接影响其繁殖和发生为害的轻重。研究表明,褐飞虱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在一个栽培品种基本稳定的地区,年度间发生程度的级差主要由温度决定,在水稻生长季节主要受高温控制。国内外有关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研究虽然较多,但研究多集中在温度对其种群数量变动的生态学影响、高温条件下褐飞虱发育与生殖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关于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笔者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开展了下列研究。笔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粘虫、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的研究”(编号:39130070)中研究了不同高温条件对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产卵量、产卵前期、寿命等  相似文献   

12.
灰飞虱Wolbachia群体生物学的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olbachia是存在于多种昆虫生殖器官的一类共生菌,它可能在宿 主群体中引起细菌质不亲和性而给宿 主带来生殖优势。对灰飞虱体内的Wolbachiafjtfdgpw,v gm pgcfmw qnnkudyjr do nui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虫媒传染1.灰稻虱传毒(1)虫的吸毒供试灰稻虱为肯定无毒的1~3龄若虫,先饥饿5~20小时,再在病稻上吸汁一定时间,然后将虫移到健稻上,调查是否传毒。结果,吸毒3、5、10分钟的不能获毒,最短吸毒时间为15分钟。吸毒30分钟到5小时的获毒率为5~13%,吸毒1天到30天的获毒率为10~20%,虽然长时间在病稻上吸汁,传毒虫几乎不增加。从以上结果认为,灰稻虱对病毒病亲和性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重庆市秀山县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发生高峰期的田间调查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传统空间分布分析方法,研究了褐飞虱于2007-2013年不同年份在全县范围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7-2013年的褐飞虱种群在全县范围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反向距离插值图显示,不同年份褐飞虱发生的聚集中心和聚集程度不断变化;秀山县中西部的溶溪、塘坳、官庄、中和等乡镇发生较重,南部的兰桥、梅江等地发生相对较轻.褐飞虱这种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是多种生态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研究为该地区褐飞虱的综合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灰飞虱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groEL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特异性引物,首次在国内克隆获得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n)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groEL基因全长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659bp,可编码552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EF468716,与已发布的韩国分离物核苷酸一致性达99.9%,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枣阳市稻田索科线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索线虫的种类、宿主范围、自然寄生率、线虫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以及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从调查的8月18种昆虫中发现有4目6种昆虫被6属6种索线虫寄生,这6种宿主昆虫是褐飞虱、白背飞虱、中华按蚊、小划蝽和一种水虻。6种索线虫是长沙多索线虫、四川罗索线虫、奇异新四倍索线虫、褐飞虱两索线虫新种?宽索线虫及一待定种。  相似文献   

17.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生存于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昆虫与人类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昆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而外来入侵昆虫则更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农业害虫。这里从起源、分布、危害等方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农业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烟粉虱(Bemisiatabaci)属同翅目、粉虱科,1889年在希腊的烟草上被发现,命名为烟粉虱。现已广泛分布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49年首次记载,现分布于东南沿海13个省市。烟粉虱主要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扩散。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我国近年来暴发成灾的烟粉虱为B型。它们有…  相似文献   

18.
攀西桑粉虱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和杨梅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的一般外形特征非常相似极易混淆,为了弄清攀西地区发生的主要种类究竟是杨梅粉虱还是桑粉虱我们对其形态进行了显微研究.发现该地区危害的种类是桑粉虱,表明除已报道的台湾、江浙外,四川攀西也有桑粉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2006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态势,阐述了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技术的实施情况,以及在灰飞虱大暴发情形下,实施水稻条纹叶枯病综合控制技术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谷胱苷肽转移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研究水稻害虫褐飞虱的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可为有效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编码区的eDNA片段,并使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eDNA片段长度为201bp,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大劣按蚊、细小按蚊、冈比亚按蚊、果蝇和木瓜果实蝇的谷胱苷肽转移酶的片段存在高度同源性。Northern杂交显示,在褐飞虱取食抗性水稻后,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褐飞虱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