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治理结构改革的目的是民主和效率,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科学地界定学校内部各种权力及职权关系。通过对我国高校政治领导权力、行政管理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等五大权力的内容、性质的分析,探索高校领导权、行政权和学术权的治理平衡与耦合机制。实现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学生权力和民主权力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的治理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校综合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目标。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变化,积极落实高校的主体责任,合理划分高校内部权力关系,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尽快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部治理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和关键。瑞典哥德堡大学运用亨利·明茨伯格的员工技能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和工作输出标准化3大原则,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剥离行政和决策机构,建立"新合议机构"进行学术管理,促进了内部决策结构的合理化和专业化。这些经验对我国构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高校治理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决策结果科学化以及加强学术组织建设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内部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错位与失衡。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中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提升高校治理能力。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重构大学与学院的关系、完善现行领导体制、强化高校内部的民主管理、提高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公共意识和办学的透明度,以及完善并贯彻落实大学章程等。其背后的突破口是:在中国特色和国际规范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建,这既需要重塑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也需要大学自我治理能力的完善。结合中国高校自主权下放的历史考察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实现"放""管""服"三者的运转平衡与政策落地,需要高校内外治理的协调创新。就内部而言,要充分发挥大学章程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大学章程执行力的监督与评估;就外部而言,政府放权与服务应更加关注高校的实际需求,通过充分放权来激发高校内部办学活力,而不是把放权视为"抓大放小"的权力游戏。相对于国际教育改革的赋权增能,中国的"内外兼修"体现了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对现代大学治理中国模式的途径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技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对高校学术产出重视力度日益加大,高校科研生产对政府和市场的资源依赖性不断增强,其组织场域呈现外部基于学术性标准的分层和内部学术与行政权力分权的双重特质。作为高校外部组织场域和内部科研生产的中间变量,学术治理机制集中体现了组织场域位置与组织内部技术要素的互动。学术-行政权力耦合是我国高校学术治理机制的主要构型,与外部行政化的场域特征相契合。学术治理机制存在层间异质性和层内同质性,处于场域位置顶层的院校学术权力主导及专业化分工的治理特征明显,师均科研产出较高;处于场域位置底层的院校行政权力主导或学术-行政融合治理的特征鲜明,师均科研产出较低。学术治理机制从结构层面的学术决策权力配置模式、关系层面的学术-行政部门非正式关系以及文化层面的学术氛围3个维度作用于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高校场域位置优势既可直接也可间接通过影响大学学术治理机制,进而影响院校科研产出。应通过高校分类定位、错位发展、多元评价,松动固化的高校组织场域布局,构建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学术治理机制、校内学术与行政部门的专业化-支持性关系,优化高等教育场域的组织生态,激发多样化的学术生产活力。  相似文献   

7.
实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着重突出大学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决策、权力制衡、学术治校、民主参与、有效监督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基于治理过程控制,由内部评估和外部监督构成的内部治理自律机制。实现路径则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资源集聚、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组织结构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它是一个组织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的形式,大学组织结构是大学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以高校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结构变迁为切入点,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是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绕不过高等教育治理问题。溯源高等教育治理问题,发现国内外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取向不同。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是理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关系,厘清治理与管理、领导、共治等概念,弄清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把握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总体论和三点论为新视角,探究高等教育内部治理问题,明确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外还应存在综合权力或者监督与制约的第三种权力。通过对《高等教育法》高校办学自主权相关条款的剖析,找到解决外部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做到管办评分离。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治理的一个成功典范。一方面,通过弱化政府的控制和强化大学自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重构了与政府的关系,成为企业型非营利办学实体。另一方面,从行政管理、教授治学以及人事激励三个方面大力改革和优化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了运行机制。在办学过程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坚持科研服务社会,鼓励创新创业,搭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并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对我国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高校要处理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总体上经历了从管制走向法治、从高度集中走向放管结合、从政府主导走向赋权增能的变革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拓展新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视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亟待从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转向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两种路径分别根植于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具有截然不同的治理效应。理想的状态是,超越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的传统路径,确立与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新型路径。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强国家主导下治理机制之间的失衡格局。瓶颈的突破,要求发挥国家规制的"元规制"角色,以促进不同类型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治理,但高等教育治理不能仅靠政策治理,需要通过法治化来破除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化"的困局。具体而言:(1)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用关系思维去理解、审视与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典范革命"的意义。(2)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形成完善的问责体系。即要将"少数人问责"升级为"全员问责",将高校问责制度的重心前移,将"黑箱决策"升级为"阳光决策",将"被动问责"转变为"主动问责",并完善好"明岗"与"暗哨"两套监察体系。(3)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树立更加公平、理性与多元的治理价值。即通过保障公平,避免校内资源配置的失衡;通过回归理性,提升改革决策过程的科学性;通过培育多元治理文化,建立内部治理系统改革的基础。(4)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应成为新时代高校自我规制的新要求。合法性审查制度需要在大学章程中予以确定,并要重点对高校的重大决策以及涉及高等学校师生重大权益的处置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5)教师的责任心是大学有效治理的内在要义,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心缺失,急需从减轻大学教师过大的竞争压力、加强大学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提升大学教师的公共精神3个方面增强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心,为更加多元的治理行动者进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条件与可能。  相似文献   

12.
周亚琼 《科技信息》2012,(20):90-91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构现代大学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与扩大的必由之举。只有正确地认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真正了解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与缘由,并有针对性地完善大学章程、实现教授治学、实施"教育家办教育",才能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从而强有力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85年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至今已近40年,对办学自主权的核心——学术自治进行研究,针对“学术自由”“学术规范”以及“学术事务去行政化”等当前学术治理的症结所在,倡导从要求学术自治走向践行学术法治,以学术法治维护和保障学术自治;推动学术治理由政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换,将大学应有的学术权利以及对大学的追责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化,从而提升学术治理现代化水平。据此,实践路径为:完善立法,通过修改《高等教育法》确认公办高校的特殊本质和规律,明确其法人权利和责任;以“权力清单”规制行政权力,以“权利清单”保障学术权利;对公办高校学术失范依法追责,以及对内部主体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问责。  相似文献   

14.
权力包容表现为多元权力主体间的平等参与和合作分享,是包容性发展思想在解决权力冲突与失衡问题中的具体运用。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德国,"教授治校"原则虽然奠定了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但存在讲座权力独大的风险。英国大学的"学院自治"传统虽然由来已久,但传统与变革的矛盾如影相随。美国大学渊源于英式殖民地学院,在兼收德国大学优势后,选择了权力结构更为包容的"合作治理"模式,推进了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成为世界大学治理的主导模式。当前我国高校正在深入推进大学治理结构改革及其制度实践,应当借鉴西方国家大学治理变迁的历史经验,构建相关权力主体平等参与、分工合作及利益共享的包容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关注焦点。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制度的变迁机制,在分析宏观制度因素与路径依赖模式的同时,关键还在于把握历史制度主义近年来的理论反思与发展趋势,探讨制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思想观念和行为互动对于制度渐进性变迁的影响,从而构建更具解释力的制度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制度变迁主要受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内部动力因素的驱动,表现为渐进型的双重变迁。一方面,制度环境中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心理是大学制度变迁的外部结构性要素,其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权力结构、制度观念和行为者互动是大学制度诱致性变迁的内部动力,在未来将更为深刻地影响大学制度的持续变迁。  相似文献   

16.
伍欣 《当代地方科技》2012,(14):9-10,49
政治行政二分法本是行政学中的概念。用政治行政二分法探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可以基本上回答清楚“由谁治校”“如何治校”等在大学治理的探究中所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为我们探索高校改革中的“教授治校”“学生治校”与“去行政化”等命题时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视角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唐华生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6):104-108,113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质是解决权力在高校内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的权力构成主要有: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以院(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权力,以及基于全体教职工的监督权力.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尚待明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教职工参与学校内部治理得不到切实保障.要优化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就必须构建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民主参与"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使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监督权力有机结合,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文本梳理,我国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与探索和全面发展与内涵建设等三个阶段。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变革主要特征表现在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社会需求逻辑驱动改革和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等方面。当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师资队伍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偏弱、治理现代化水平不高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为推动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应采取强化产业学院理论研究、全面推进产业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深化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等举措。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在促进社会变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将劳动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并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探索。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与社会需求变化,可将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划分为萌芽起步、曲折徘徊、规整改革与完善强化4个阶段。以各阶段高校劳动教育政策所蕴含的理念、特征及形式为基础,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追求并坚定政治引领、国家战略的探索方向,秉承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探索原则,坚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探索理念,拓宽多元参与、力求创新的探索路径。中国共产党结合新形势,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宏观思路与政策走向作出相应调整,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思想指导;突出有效融入,强调知行统一;注重协同推进,突出多元主体,不断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及制度完善。作为实施主体的高校,需首先明晰劳动教育价值,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兼顾个性与群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劳动教育发展;继续强化沟通交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及其管理专业化水平,确保劳动教育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大学决策权力的制度安排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从核心理念、权力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四个层面去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重庆文理学院通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即确立办学新理念,形成独特的质量管理文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实行大部制与学院制;建立了以院为主体的二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