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耦合气雾化制备Al基非晶合金粉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了采用紧耦合气雾化方法制备Al基合金粉末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粉末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和结构特征,根据气雾化过程中熔滴的破碎模式和冷却行为确定了Al基合金的非晶化临界冷却速率及相应粉末粒径.结果表明:气雾化粉末中存在部分非晶粉末,非晶粉末的粒径小于26μm;Al基合金的非晶化临界冷却速率大致为106K.s-1;雾化中熔体的破碎和冷却是两个相互耦合(矛盾)的过程,快速冷却(大于104K.s-1)极大地阻碍熔体的充分雾化,同时熔滴的破碎模式对其冷却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目前紧耦合气雾化技术还只能制得非晶/晶态混合的Al基合金粉末.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自熔性合金粉末冶炼雾化过程中理想的工艺参数.同时针对冶炼雾化生产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喷射成形Fe-6.5Si过喷粉末为研究对象,采用OM、XRD、VSM、T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球磨工艺条件下所得合金粉末的组织形貌及微观结构对软磁性能的影响,据此找到较佳的球磨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e-6.5Si合金过喷粉末在366 r·min-1下球磨24 h后,平均晶粒尺寸为25.9 nm.球磨后粉末的磁性能受残余应力和晶粒尺寸的共同影响,在366 r·min-1下球磨18 h获得了最佳的磁性能,其饱和磁化强度为205.37 emu·g-1,矫顽力为30.096 Oe.  相似文献   

4.
对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工艺条件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探索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获得理想样品的最主要条件是硝酸钙和磷酸三甲酯的质量比约为2.86∶1,溶胶液的pH值应取7左右。烧结温度控制在550~650℃,恒温时间控制在1.5~3h,对于制备HA复合种植体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共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铟锡氧化物超细粉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超细粉末, 并用差热分析仪测定铟锡氧化物前驱体的分解温度、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晶型, 用透射电镜观察颗粒的大小和形貌, 用自动吸附仪测量颗粒的比表面积;对分散剂的添加及添加方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也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在抽滤洗涤共沉淀凝胶时用Na2SiO3做分散剂润洗, 然后在700 ℃下煅烧2 h, 可以得到粒度为20~30 nm、比表面积达150 m2/g、分布均匀、结晶性好的铟锡氧化物超细粉末.  相似文献   

6.
工艺参数对共沉淀法制备TZP纳米粉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ZP纳米粉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盐溶液浓度,pH值,煅烧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制备TZP纳米粉末的适宜工艺参数C=1.0mol/L,pH=9.5,Tc=700℃。  相似文献   

7.
快速凝固雾化法制备铝硅合金粉末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铸造工艺生产的铝硅合金由于粗大的硅相的存在,合金的强度、韧性显著下降。采用快速凝固新技术制备的高硅铝合金,具有高耐磨性和和低膨胀系数,同时抗拉强度也很高,是制造坦克发动机等产品的重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用快速能固雾化法制备铝硅合金粉末时各种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即雾化法,电解沉积法,化学还原法和机械粉碎法。列举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包括可以制备的合金或金属单质粉末,粉末颗粒的形状,粒度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扁平化Fe-Si-Al合金粉末的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磨工艺对水雾化Fe-Si-Al合金粉末进行扁平化处理,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表征样品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静磁参数,并在2~18 GHz范围内测试复数磁导率.结果表明,砂磨处理时间增加,粉末的扁平率增大;粉末表面存在偶联剂包覆层,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降低;微波特性方面,材料在测试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随着扁平率增大,样品在同频率下的复数磁导率实部和虚部均相应提高,自然共振频率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10.
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出了具有无定形结构的纳米铜锡合金,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颗粒粒径为50-60nm的铜锡合金在0-1.2V之间充放电具有300mAh/g的稳定比容量,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93.3%.微乳液工艺中乳化剂的含量、热处理工艺中热处理的温度以及电极制备工艺中导电剂的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借助DMIRM金相显微镜、CMT5504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和HVS-10数显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NB-109合金的铸态、加工态及退火态的组织、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铸态金相组织显示几乎全为α相,为选择冷轧开坯的加工工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为了破坏铸态组织、消除形变织构,获得具有理想组织的成品带材,必须同时具备足够大的冷加工率(约90%)、配合恰当的中间退火温度制度,这是研究的重中之重.根据该材料的特性制备出了具有优异性能的NB-109合金铜带,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基本与锡磷青铜相同且性能优于锡磷青铜的NB-109合金铜带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2.
非晶态FeSiB合金粉末的高频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晶态FeSiB合金粉末的高频磁特性天津大学物理系宋承英,王井银,陈国宪,姚婷,刘玉采晶态粉末冶金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它的许多优点为世人瞩目。最近几年,粉末冶金向新的方向发展,其中之一是大力研制和开始生产非晶态合金粉末。非晶粉末具有一些...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Co-Si-B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透射电镜(TEM)及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粉末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证实所制备的粉末为非晶态纳米合金粉末.粉末组元除了以合金形态存在外,还有一部分是以氧化态存在的.Co元素的氧化仅仅发生在粉末表面,而且氧化比较轻微.粉末颗粒表面以下不同距离处的合金态B数量与氧化态B数量之比几乎为常数,约为1.2.合金态的Si在总Si量中的相对含量随距颗粒表面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吴斌俞菲  杜春雷 《科技资讯》2014,(8):69+71-69,71
在接触线拉拔工艺中,拉拔模具与配模道数是铜合金接触线拉制工艺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采用上引连挤法制造的铜锡合金杆坯作为原材料进行拉拔,对比了三道次、四道次不同减面率的配模拉拔,生产出CTS120接触线产品。试验得出四道次配模拉拔过程中杆温平均在60℃~80℃,产品表面光亮,各项主要机械性能符合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的国家标准要求,且采用四道次配模拉拔,加大拉拔速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EIGA)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4合金粉末,研究了雾化气压对粉末收得率、粒径、粉末形貌、松装密度、流动性及空心球率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雾化气压的增加,粉末收得率、球形度增加,而粉末平均粒径减小.雾化气压为6.0MPa时,粉末收得率超过50%,平均粒径小于100μm,松装密度为2.950 g/cm~3,流动性为2.242 g/s,空心球率低于3%.雾化气压为7.0 MPa时,非球形缺陷粉末和空心球率增加.对比雾化气压为6.0 MPa制备的不同粒径粉末,以及激光3D打印后的拉伸曲线与断口形貌,发现50~100μm粉末打印TC4合金的抗拉强度达907.7 MPa,延伸率最大达15.3%,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6.
镍包覆铜复合粉末的化学镀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联胺做还原剂,通过化学镀制取镍包铜基复合粉末.试验选取了6个主要参数,并以此设计了L25(56)型正交试验.通过实验,优化工艺参数为硫酸镍初始质量浓度:30g/L,联胺初始质量浓度:70ml/L,pH值:13,镀覆温度:82℃,铜粉加载量:15g/L,保温时间:35min.采用SEM(包括EDS)、XRD对选用上述参数制取的镍包铜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粉末表面较原始粉末粗糙,颗粒明显长大,包覆层未引入杂质元素,并对所得粉末进行化学及工艺性能测试,表明所得的复合粉末,性能指标优良.  相似文献   

17.
光电器件用铟锡氧化物ITO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真空瞬时蒸镀加氧化热处理方法在玻璃和硅衬底上生长出ITO)铟锡氧化物薄膜。电阻率~10 ̄(-2)Ωcm,可见光区几乎透明,透射率达94%(6328A单色光源)。采用X光衍射和SEM技术分析了氧化热处理前后薄膜中组份及微结构的变化。ITO/p-Si异质结在日照下(AM1.5,100mw/cm ̄2)开路电压达180mv,该方法制各的ITO膜可作为光电接收电极层有效地应用在各类光电器件上。  相似文献   

18.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Cu-Ni合金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相水合联氨还原法工艺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制备出平均粒径为90 nm、黑色无定形的纳米级Cu-Ni合金,研究了该工艺优化的还原反应条件:反应体系温度70℃,还原剂浓度[N2H4.H2O]=3.00 mol/L,反应物浓度[CuSO4]=1.50 mol/L,[NiSO4]=1.50 mol/L,反应的pH=8.0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Al-Cu-Mn和Al-Cu-Cr三元母合金,制备出了合金纳米粉末,研究了纳米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在Al-Cu-Mn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了AlMn,Al8Mn5和AlCu2Mn相,其中AlCu2Mn相的体积分数最高达到0.99。在Al-Cu-Cr合金纳米粉末生成了Cu9Al4,Al2Cu3,AlC42和Al13Cr2相。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元合金系,纳米粉末的相组成是由合金组元间的合金化特性决定的。三种组元中只要有一组不能相互反应形成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则在其纳米粉末中难以生成三元化合物相。三种组元间能够相互化合或固溶是在纳米粉末中形成三元化合物相的必要条件。此外,母合金的成分范围还必须合适。  相似文献   

20.
二元合金超微粉末中化合物相生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应加热式的气相蒸发法制备了 Mg- Sb,Bi- Mg,Pb- Mg,Mg- Zn和 Sb- Zn五种合金的超微粉末 ,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及粉末粒子的形貌和组织特征 .在 5种合金的超微粉末中均未出现在其合金相图上不存在的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 .在 Mg- Sb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β-Mg3Sb2 高温相 ,在 Bi- Mg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 γ- Mg3Bi相 ,在 Mg- Zn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ε- Mg Zn2相 ,在 Sb- Zn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 Sb Zn,Sb3Zn4 和 Zn3Sb2 化合物相 ;对于在相图上同时存在固溶体相和化合物相的 Pb- Mg合金 ,超微粉末中只生成了β- Mg2 Pb相 ,未发现固溶体相 .各种合金超微粉末粒子的形貌与相应的纯金属超微粉末的形貌不同 ,形状不规则 ,表面粗糙 ,含有化合物相的粒子衬度不均匀 ,为复相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