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旅游景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而环境解说系统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该文选取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解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游览莽山公园的近200名游客进行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出调查结论: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解说系统并不完善;传统解说仍是最吸引游客的解说方式;"图文并茂"的解说标牌最容易引起游客关注;自然、生态与环保知识都是游客希望了解的信息.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包括:强化解说系统的教育功能;完善牌示解说的建设;丰富环境解说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社区参与、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的理论模型,目的在于探究社区参与对生态旅游社区居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借助AMOS21.0软件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发现:(1)因子"社区参与"对"环境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因子"社区参与"对"环境行为"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因子"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环境态度在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秦岭翠华山景区为例,通过游客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感知信息;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模型,定量评价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最后分析游客个体特征对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游客减灾态度比较积极,减灾知识较缺乏,减灾行为较差。综合来看,游客对翠华山景区暴雨灾害风险感知综合能力较弱。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是否发生灾害等个体特征对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问卷设计、均值聚类和结构模型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湿地观鸟游客感知对各自群体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湿地观鸟游客可划分为大众型、偶尔型和熟练型3类群体;大众型和偶尔型湿地观鸟游客感知对其不同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两者均受游客满意度的中介影响;而熟练型湿地观鸟游客感知对其不同环境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其游客满意度的中介影响则不显著;3类湿地观鸟游客群体感知对各自个体环境行为、护鸟环境行为和宣传护鸟行为的影响效应也存在显著差异.针对3类群体的最高环境行为绩效差异,重点从政府、旅游地和企业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湿地观鸟旅游地的生态与游憩环境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5.
研究暴雨灾害感知视角下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以期为该区旅游决策制定和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结果发现: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受文化程度影响较大.两个景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的理性行为与游客对暴雨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防灾减灾态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利用不同文化程度游客对暴雨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防灾减灾态度可以较好地模拟游客的理性行为,该模型可以为秦岭其他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10):1708-1715
以秦岭金丝峡景区作为研究区域,从减灾知识、减灾态度和减灾行为3个方面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和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指数模型定量计算风险感知指数,最后对游客风险感知能力和个体差异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金丝峡景区游客减灾知识缺乏,减灾态度积极,减灾行为还有待提高,游客综合风险感知能力较差;受生活阅历、教育程度以及受灾经历的影响,面对暴雨灾害时,游客的风险感知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4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为案例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mart PLS 2.0工具,实证检验了宗教山岳型景区游客敬畏情绪的启发及其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游客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认知评价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敬畏情绪的启发;游客敬畏情绪的启发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道德判断在敬畏情绪...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游客对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的认同度,提高环境教育成效,以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承诺三个维度评价了基地环境教育的游客认同.结果表明,游客对基地环境教育基本认同,满意度较低.深化解说内容,丰富解说形式,以旅游解说为主的环境教育模式向旅游解说与环境解说并重的模式转变,是提高基地环境教育认同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选取河南省洛阳重渡沟村、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4个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景观5个维度;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和乡村基础设施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乡村景观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则呈负相关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为河南省乡村旅游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娘子关风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由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社会心理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分量构成.对五个分量进行分别测算,再根据木桶原理(最小因子限制律)得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数值.通过分析,目前景区游客数量远低于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旅游产业总体开发不足,处于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1.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情境下,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记忆为中介变量,研究旅游者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的价值共创对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价值共创对旅游体验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质量和记忆对游后行为意向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质量对记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记忆在旅游体验质量和游后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理论缺失的问题,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根源及改善路径.根据Ajzen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游客文明行为意向和文明行为态度概念框架模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致性和突出信念原则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典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通道调查游客的文明行为态度和文明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文明行为态度、出游次数和游客文明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游客的职业、教育背景、出游次数和游客文明行为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当前,改善大陆游客的文明行为态度应重点关注游客人类例外主义方面的缺失,并特别重视对不同旅游环境下游客的分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应运而生.生态旅游示范区让游客获得了哪些类型的体验、是否发挥了教育和学习的核心功能,值得研究.为此,文章基于体验经济理论,以我国11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游客网络游记为数据,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生态旅游的体验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理论上,生态旅游游客可获得审美、娱乐、学习、恢复、移情体验;2)实际上,以审美和娱乐体验为主,学习体验最少;3)主体影响因素中,同游者对游客体验类型的获得有显著影响,且表现为与家人同游者获得娱乐体验的概率显著高于与朋友同游者;4)客体影响因素中,示范区类型对五类体验的获得都有显著影响,森林、山地型示范区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类型;示范区分布区域显著影响审美、恢复、移情体验的获得,东、西部示范区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类型;生态旅游体验是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体现,是游客与生态旅游体验场互动的结果.最后,针对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教育功能发挥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示范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态旅游的大众化和大众旅游的生态化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业主体的旅游行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业主体的行为表现出与生态旅游不相适应的方面,游客破坏景区景观、政府的经济短视行为、旅游地居民的不欢迎态度等,这些给生态旅游带来不利的影响。要规范生态旅游行为,首先要关注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从构建生态旅游意识培养体系、拓展生态旅游意识培养途径等方面加强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地方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培养,以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习惯和行为,促进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行业竞争步伐的加快,景区同质化发展日益严重,不少5A景区存在游客重游率低的问题.基于此,该文以武汉市5A景区为例,选取2019年湖北省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SPSS软件进行频数、方差、因子、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等,探究游客满意度对目的地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如下:1) 游客对武汉5A景区满意度评价指标可划分为娱乐活动、购物体验、就餐体验等8个维度,游客满意度最高为旅游资源,满意度最低为景区价格,各维度总体上看均为正向评价;2) 在景区满意度多维度评价体系中,除了总体满意度外,娱乐活动、旅游资源、景区价格、景区配套设施等4个维度的评价与游客重游意愿显著相关,且相关程度依次降低;3) 游客总体满意度、旅游资源、景区配套设施、景区价格等满意度评价对重游意愿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小,娱乐活动满意度对重游意愿有负向影响;4) 虽然游客对于景区各维度满意度大多较高,但其总体满意度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最后,论文还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游客的需求变化,对疫后武汉市5A级景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黄山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地方依恋和满意度对黄山景区游客的重游意愿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方依恋对游客的重游意愿正向影响的直接效应最大.2)风险规避对该景区游客的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3)旅游偏好和自我发展动机对该案例地游客的重游意愿没有直接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属性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崆峒山旅游景区为例,收集38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期望差异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游客期望、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期望负向影响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宗教文化属性对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度有显著调节作用.建议在崆峒山景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重视普通游客(弱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期望管理,满足特殊游客(强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信仰需求,打造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旅游项目来提升游客满意度.本研究对崆峒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环境友好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基于海口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1)海口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水平中等,环境友好行为实施状况尚不理想.居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环境友好行为的行动策略知识十分欠缺.2)环境敏感度、环境态度、环境行动知识与反应效能感均是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预测因子,其中,环境环境敏感度是对居民产生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影响力最强的因子.3)环境行动知识与环境敏感度的交互作用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产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能为城市居民环境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特大城市电单车出行持续增长的内在原因,采用意愿调查+行为调查(SP+RP)问卷在北京市开展数据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结合技术接受理论形成理论框架,选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出行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6个心理潜变量,提出12条心理潜变量的作用关系路径假设,建立多指标多因果模型,分析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心理潜变量对电单车通勤出行意向的影响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出行者的电单车通勤出行态度和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主观规范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人月收入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拥有驾照对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出行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电单车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通过出行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和出行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有用性是行为意向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易用性;基于电单车的低出行成本和高出行便利性,通勤者对继续且经常使用电单车持肯定态度,也愿意向身边其他人推荐使用;自身能力和骑行技能对电单车出行效率起决定性作用,出行时间、路线选择自由...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信朋友圈构建的强关系社交网络,探讨微信朋友圈旅游信息分享行为的动因,定量分析微信朋友圈旅游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者的娱乐性需求、社会规范、分享态度、情感联结与分享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2)旅游者的时尚性需求对微信朋友圈旅游信息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旅游者的需求通过社会规范、分享态度、情感联结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微信朋友圈旅游信息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