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合成的碳酸铝铵为原料,采用不同升温方式,研究了Al2O3相转变历程,研究表明,提高800℃前的升温速度可使各Al2O3相形成温度明显降低。将碳酸铝铵从800℃升温到1050℃保温1.5h或从室温升温到1150℃可获得颗粒尺寸分别为40,80nm单相α—Al2O3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2.
铝灰渣高效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铝灰渣为原料利用碱酸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探讨加热温度、混合物配比、保温时间对固相热分解阶段的影响,以铝灰溶出率为指标探索酸溶及碱溶的最佳工艺.对处理后的残渣进行XRD图谱分析,以确定残渣的主要成分.且通过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所制备的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水解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碱酸碱处理后铝灰的溶出率高达95.94%,由此可合成高浓度(0.53 mol/L)高Alb(85%)含量的PAC溶液.且铝灰经此工艺处理后剩余残渣量少,主要成分为α-Al2O3.  相似文献   

3.
对合成碱式碳酸铝铵及α纳米氧化铝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室温固相反应的应用,在试验中有意识地引入钠镁诱导碱式碳酸铝铵的合成,从而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纤维状碱式碳酸铝铵微晶.试验还表明,经过钠镁诱导得到的纤维状碱式碳酸铝铵在裂解为α氧化铝的过程中呈现自分散行为,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纳米氧化铝制备过程中的团聚问题,获得了尺寸均匀、分散良好、团聚较小的α相纳米氧化铝.  相似文献   

4.
γ-Al2O3具备高分散度、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是催化剂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但其高温相变引发性能大幅降低的问题成为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采用新型旋转化学气相沉积(RCVD)技术,以正硅酸乙酯(Si(OC2H5)4,TEOS)为原料,用氧气加速热分解的方式实现了非晶SiO2纳米层在γ-Al2O3粉体表面厚度可控的均匀包覆,具有工艺简单、应用方便等优点.研究了不同温度煅烧条件下对SiO2包覆层的形貌和厚度的影响,结合微观形貌、相成分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等测试结果,阐明了SiO2纳米层在γ-Al2O3粉体表面包覆行为.结果表明,通过控制TEOS的流量,在γ-Al2O3表面均匀包覆了厚度在3~24 nm的非晶SiO2纳米层,并将γ-Al2O3晶格重构转变温度从1200℃提升至1400℃.处于悬浮状态的γ-Al2O3基体和SiO2包覆物之间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牢固化学键形成均匀致密的包覆层,而SiO2包覆层能够阻滞Al-O键的移动使包覆后的γ-Al2O3开始相变温度提升了200℃.机理分析表明,由于在γ-Al2O3表面包覆的非晶SiO2能够对过渡态氧化铝表面阳离子空位进行有效填充,抑制了离子扩散,从而提高了γ-Al2O3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得到了纤维状的碱式碳酸铝铵(AACH).SEM照片显示AACH晶粒的平均直径为0.3μm,平均长度可达15μm的纤维.AACH经高温裂解只获得了平均粒径60 nm左右的等轴氧化铝颗粒,没有获得氧化铝纤维或者晶须.分析认为本实验所获得AACH纤维系由6nm左右的AACH纳米晶作为结构单元通过超分子自组装而得到的超分子纤维,而并非单晶的纤维,因此,AACH在经过高温裂解后只能形成氧化铝颗粒.  相似文献   

6.
以Al2(SO4)3为铝源,(NH4)2CO3为沉淀剂,利用沉淀-共沸蒸馏法制备出前驱物碳酸铝铵(AACH),并煅烧得到超细α-Al2O3粉末.研究了加料方式、表面活性剂、干燥方式等因素对产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超细氧化铝粉末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热重/差示扫描法(DTA/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ICP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样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只有将Al2(SO4)3溶液雾化加入到(NH4)2CO3溶液中,添加适量PEG1000做为分散剂,同时采用正丁醇共沸蒸馏才能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能优异的超细α-Al2O3粉末.煅烧过程中,氧化铝的相变过程为:Al2O3(无定型)→γ-Al2O3→θ-Al2O3→α-Al2O3,且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产物的晶粒尺寸不断增大,密度不断得到提高.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前驱物AACH于1 200 ℃煅烧2 h,能得到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形貌为类球形且纯度为99.97%以上的α-Al2O3粉体.图9,表1,参15.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以廉价的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主要原料,采用AACH法制备出Al(OH)3沉淀,经1200℃、2小时煅烧后,得到了平均粒径为70~100nm的α-Al2O3纳米粉末。讨论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所获得纳米粉体颗粒形状、颗粒分布、团聚情况以及晶相构成等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进行煅烧处理,则可获得纯的刚玉型氧化铝;同时分析讨论了不同工艺对α-Al2O3粉的粒度、分散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滴定方式对α-Al2O3的粒度和团聚程度有重要影响,而对粉末的晶粒形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通常是以α-Al_2O_3为原料,所制备涂层主要以机械性能相对较差的γ-Al_2O_3晶相为主要物相.研究选用α-Al_2O_3与成本低廉的γ-Al_2O_3粉末为原料,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2种类型的氧化铝涂层,并对其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等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成本低廉的γ-Al_2O_3粉末制备的氧化铝涂层,其物相以稳定相α-Al_2O_3为主,涂层的硬度和孔隙率等性能相较传统α-Al_2O_3粉末制备的涂层更加优异,并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因而存在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纳米Al(OH)_3煅烧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发现NH4NO3明显降低Al(OH)3干凝胶煅烧过程中γAl2O3,δAl2O3,θAl2O3及αAl2O3的形成温度,αAl2O3籽晶的添加只降低αAl2O3的形成温度·在w(NH4NO3)为44%和5%平均粒径100nm的αAl2O3籽晶的共同作用下,θAl2O3→αAl2O3相变温度由1200℃降到900℃,获得了平均粒径约10nm,团聚强度为76MPa的αAl2O3纳米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纯Y2O3和Al粉体之间发生的相变和Y2O3-Al粉体固相反应法制备的YAG粉体进行了研究。Y2O3-Al粉体在摩尔比3∶10和转速200 r/min条件下球磨12 h,在1 200℃空气中煅烧2 h生成YAG粉体。采用DTA-TG表征混合的Y2O3-Al粉体热物性,并采用XRD、SEM表征混合的Y2O3-Al粉体、YAG粉体特性。实验表明:Y2O3-Al粉体在569℃时,Al粉氧化显著,Al氧化物继续与Y2O3粉反应;600℃煅烧后出现YAM相,800℃煅烧后显现YAP相,1 200℃煅烧生成YAG粉体;混合的Y2O3-Al粉体和煅烧的YAG粉体粒径均为亚微米级,粉体存在软团聚。  相似文献   

11.
对氢氧化铝是否溶于氨水的问题回答 ,众说不一 ,经仔细分析、计算 ,可知氢氧化铝由铝盐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时 ,在溶液中加过量氨水 ,则生成的氢氧化铝不溶解 ,将洗涤干净的氢氧化铝加入浓氨水中 ,则可溶。  相似文献   

12.
碳酸铵法制备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菱锌矿一次精选后矿粉,经硫酸酸溶、过滤后,利用氧化法及置换法除去杂质;用廉价的碳酸铵制备成碱式碳酸锌,经过滤、烘干、煅烧,最后得到活性氧化锌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铝的化学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由二氧化碳碳化分解偏铝酸钠溶液得到的氢氧化铝在高温高压下,加入特定无卤改性剂进行化学改性,得到物质X。通过TG,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热学性能、形貌、晶型、改性机理等进行分析和表征。可以得知:此物质X是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它是氢氧化铝被化学改性的产物,呈菱形片状,厚度在80~100nm之间,其热分解温度达到340℃以上,失质量率在50%左右,分解热为2352.5kJ/kg;发生化学改性的主要原因是铝原子是缺电子原子,而改性剂氧原子具有孤电子对,二者易发生配位.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价格便宜的纯铝制备氢氧化铝溶胶.采用丁达尔现象和过滤观测法判定制备液是否为溶胶,采用离心沉降光度法研究分析溶胶的颗粒大小和稳定性,来研究制备稳定涂膜液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硝酸溶解纯铝后得到的纯铝处理液制备涂膜液的最佳选择条件为氨水:纯铝处理液=1∶1,加液速度为10ml/min,搅拌时间为6~12h.制备出的氢氧化铝溶胶比较稳定,可用于制备氧化铝超滤膜涂膜液.  相似文献   

15.
The dissolution of copper and iron from chalcopyrite concen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and ammonium hydroxide was investigated under atmospheric leaching conditions.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Under the optimum leaching conditions ((NH4)2S2O8 concentration=328 g/L; NH4OH addition=16vol%; leaching temperature=321 K (48℃); leaching time=120 min; liquid-to-solid ratio=16; stirring speed=400 r/min), selective leaching was achieved. 98.14% of the copper was leached, whereas iron did not pass into the 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the leaching residue showed that iron compounds were predominant. Given the leaching results, the fact that the leaching process does not include uneconomical leaching stages such as extended milling/mechanical activation or high pressures/temperatures, and the low copper dissolution conditions, the attained selective leaching yield may be remarkable.  相似文献   

16.
轻烧粉-氢氧化钠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轻烧粉经酸化、氧化除铁等精制过程得到的氯化镁溶液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研究了pH值对轻烧粉酸化除铁的影响,考察了原料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陈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轻烧粉精制和反应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等对实验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镁纯度达到98%以上,CaO质量分数低于0.1%,颗粒呈片状结构,粒度分布均匀,形貌规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浓度高固含条件下搅拌强度对氢氧化铝晶种分解率的影响。在N_K175 g/L,固含800 g/L,a_k1.45,反应温度53℃,种分24 h工艺条件下的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反应实验表明:在浆料循环流动条件下,提高搅拌强度,氢氧化铝晶种分解率没有随之明显提高;180天工业试验证明,降低搅拌强度对分解率无影响,可降低搅拌能耗。  相似文献   

18.
碳铵肥料施入土壤后的渗透转化特性是决定以碳铵为载体实现土壤中CO_2固定的重要基础;采用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对比研究施用长效碳铵、普通碳铵后HCO_3~-、CO_3~(2-)在土壤中的渗透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施用长效碳铵HCO_3~-、CO_3~(2-)在土壤中的含量、贮存时间以及渗透距离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普通碳铵;由此可推测以长效碳铵为载体固碳性能优于普通碳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