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辅助的水热条件下制备出ZnO:Eu3+前驱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800℃焙烧处理,得到平均直径为200nm,长度约800nm的梭形纤锌矿ZnO:Eu3+荧光粉.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Eu3+在ZnO基质中的发光性能,在613nm波长光监测下,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为一宽带和系列锐峰,其最强激发峰出现在蓝光465nm处.在465nm蓝光的激发下,样品发射以Eu3+离子5 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的强红光,当水热温度为160℃、时间为6h时ZnO:Eu3+的发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无需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制备出了一维纳米γ-AlOOH材料,并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S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为200℃、时间为20h时,得到了形貌为纳米棒状的产物一维纳米γ-AlOOH材料.产物直径为20nm左右,长度在100~200nm范围内,粒径均匀,分散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银和十二水磷酸钠为原料,150℃水热条件下反应24 h制备出了多面体Ag3PO4。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FL)光谱表征,分析了在水热条件下AgNO3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的pH对产物形貌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得到的产物为纯净的立方相Ag3PO4,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产物形貌主要为多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银和十二水磷酸钠为原料,150℃水热条件下反应24 h制备出了多面体 Ag3 PO4。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FL)光谱表征,分析了在水热条件下AgNO3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的pH 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得到的产物为纯净的立方相 Ag3 PO4,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产物形貌主要为多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固相合成法,控制600℃的反应温度和10 h的反应时间制备SrTiO_3。所得产物的组成、结构、尺寸大小、形貌、光学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125 nm的立方相SrTiO_3颗粒。  相似文献   

6.
利用简单的绿色溶剂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三角形形貌的硒化锌(ZnSe)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合成的ZnSe具有立方闪锌矿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合成的ZnSe纳米颗粒大小约为15 nm,形貌呈三角形.光致发光谱显示,ZnSe纳米颗粒在447 nm处存在较强的近带边发射峰,在510~600 nm处有一个与缺陷相关的发射带;随着激发功率的增加,具有三角形形貌的ZnSe纳米颗粒的近带边发射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同时峰能量降低了455 MeV;随着激发功率从1.5 mW增加到30 mW,所观察到的近带边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不同Yb3+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CeF3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分析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样品的发光性质包括紫外—可见激发和发射光谱、近红外发射光谱及荧光动力学等性质被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CeF3纳米片结晶良好,平均粒径约为80nm,厚度8nm。激发Ce3+的5d能级,在900~1 050nm波长范围得到较强的近红外发射,这一发射波长正好与硅太阳能电池的硅带隙相匹配。随着Yb3+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Ce3+的发射强度降低,Yb3+的发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Ce3+的寿命减少,能量传递效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水热法合成磷酸锰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水硝酸锰和十二水磷酸钠为原料,酸性条件150℃水热条件下反应24 h制备出深绿色MnPO4.H2O颗粒。对产物的结构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FL)光谱,红外(IR)光谱等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得到产物为纯净的底心单斜相MnPO4.H2O,显示原料中的正二价的锰离子被氧化为正三价的锰离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观察到MnPO4.H2O的形貌为边长约15μm的立方体。在水热条件下,Mn(NO3)2的浓度?溶液的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最终产物物相和形貌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ZnS 和 C60纳米线阵列,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图谱(SAED)等,对纳米线阵列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S 和C60纳米线均为有序阵列.ZnS纳米线为多晶结构,在波长332 nm紫外光激发下, 发射519 nm特征荧光.同时介绍了水热条件下,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填充目的产物,以及制备纳米线有序阵列的相关过程.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燃烧法成功制备了Sr1-xEuxMoOt红色荧光粉,mXRD、TEM、荧光磷光分光光度计对其物相、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在395 nm和464 nm两主激发峰均可得到616 nm处红光发射峰,属于Eu3+典型的5Do→7F2的跃迁所致,由464 nm激发得到的发射峰为单峰,峰宽较窄且发射强度较强,粉体平均粒径约为200 nm,颗粒粒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1.
以乙醇铌、乙酸钾和乙酸钠为原料,乙二醇甲醚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氧化铝(AAO)模板法制备K0.5Na0.5NbO3(KNN)纳米管阵列,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KNN纳米管的物相、形貌和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在700℃退火处理可获得结晶性较好,具有单斜钙钛矿结构的KNN多晶纳米管阵列.单根纳米管的外径约为200 nm,管壁厚约为20 nm.采用压电力显微镜(PFM)对单根KNN纳米管的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KNN纳米管具有明显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合成了CuO纳米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衍射法(ED)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晶粒形貌为近似球形粒状,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3.1%.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入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的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CuO纳米晶的晶粒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室温条件下,采用温和的超声液相沉淀法制备得到了三氟化钐纳米圆盘.产物的晶相、形貌和尺寸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三氟化钐为高纯、结晶度好的六方晶系,纳米圆盘厚度约为50nm,直径为300~500 nm.进一步检测了SmF3:Tb3+纳米圆盘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以钼酸钠和硫代乙酰胺为反应物,在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二硫化钼微球。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二硫化钼形貌的影响,通过SEM、EDS、XRD等手段对二硫化钼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是2H结构;在反应温度为240℃、体系pH约为8、添加CTAB辅助水热合成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形貌较好的二硫化钼微球。  相似文献   

15.
室温液相合成Cu(OH)2纳米线及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室温下于水相溶液中大规模合成Cu(OH)2纳米线的新方法.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研究了所合成的Cu(OH)2纳米线的成分、形貌和结晶性.结果表明Cu(OH)2纳米线的尺寸分布均匀,平均直径约为9nm,长度达数百微米.HRTEM研究表明Cu(OH)2纳米线是含有多晶成分的晶体.根据Cu(OH)2的结构特征和溶液中Cu^2+与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Cu(OH)2纳米线的形成机制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以FeCl3·6H2O为铁源,乙二醇为还原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在200℃水热条件下制备平均粒径约为300 nm的介孔Fe3O4.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偶联剂对Fe3O4进行改性,室温超声下用柠檬酸钠将Au3+还原为Au0,制备了Fe3O4@Au核壳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等温线,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对核壳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比表面为95.56 m2/g、孔径为5.67 nm,Fe3O4表面被金均匀涂层,其具有较好的光催化环氧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以Zn(NO3)2、Na2CO3为原材料,采用自制撞击流微反应器连续制备出纳米ZnO,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进料速率等工艺条件对所制备纳米ZnO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制备产物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撞击流微器可实现纳米ZnO的连续高效制备,其光催化性能随着反应温度和进料速率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物浓度为0.3 mol·L-1,Na2 CO3溶液的进料速率为350 mL·min-1、Zn(NO3)2溶液的进料速率为291 mL· min-1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20.1 nm,粒径分布较均匀的纳米ZnO.以其为光催化剂,在1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MO) 40 min,其降解率可达到93.9%,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室温下,以铅片(Pb)和碘(I2)为主要反应物,通过简单的浸泡方法原位合成了具有正六边形结构的碘化铅(PbI2)纳米片.借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碘(I2)的浓度、反应介质以及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的形貌和尺寸有明显的影响.当I2浓度为0.026mol/L、反应时间为10min、温度为25℃时,可以得到厚度约100nm、宽度约2~3μm的正六边形PbI2纳米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个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的水热法,在160℃、24 h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平均宽度为100 nm、厚度为10 nm、长度达数10μm的β-AgVO3/Ag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反应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反应条件及该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