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运用“黑箱”的方法对超高切率电弧炉炼钢工艺过程做了系统分析,基于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化学平衡建立的教学模型,使用BASIC、DBASE等高级算法语言、对电弧炉炼网工艺过程计算机操作软件进行了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0t电弧炉炼钢长期使用四元炉料,其平均炉料配入比为46.2%废钢、9.1%生铁、26.4%热铁水、18.3%DRI,通过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分析了电弧炉冶炼过程的物耗和能量状况.论文研究得出了单位炉料对物耗和能耗的影响,以及四元炉料结构变化对吨钢电功率输入的需求范围为153~744kW.对大量生产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还原铁配入比RDRI的影响最为显著,每增加1.0%,吨钢电耗大约增加1.4kWh;其次是铁水配入比RHM,其每增加1.0%,吨钢电耗大约降低2.0kWh.  相似文献   

3.
从原材料的收集、准备工作、熔化期、氧化期和还原期五大阶段,详细叙述了电弧炉炼钢的工艺过程。实践表明,按其工艺操作对提高钢水质量和缩短炼钢时间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化工工艺过程计算》这门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化工工艺过程计算方法,通过各种实例分析说明衡算原理、原则和解题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这门课程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化工知识,学生在学习《化工工艺过程计算》时普遍认为计算难度较大,难于理解,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电弧炉-VHD 过程的脱氧制度,本文论述了在该工艺过程取样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热力学理论,数理统计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确定出电弧炉粗炼钢液的残铝量与VHD 过程精炼后钢液残铝量,以及终渣成分、精炼时间等工艺参数,因而获得良好的精炼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事例推理(CBR)的同构模具工艺设计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同构模具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同构模具CAD系统中工艺设计部分开发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在参考事例推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BR的同构模具CAD软件工艺设计模型(SSPPCBR),并详细分析了模型中CBR推理机、交互工艺生成模块、综合数据库、工艺知识库、CAD系统主要模块的豚建立在这些模块基础上的同构模具工节生成原因、此模型的采用可有效提高同构模具工艺方案生成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7.
遗传机理神经网络在电弧炉炼钢模型辨识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控制系统中,由于它的复杂机理,高度非线性加大了建模的难度.为提供适用于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优化控制的模型,提出一种引入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并将其用于某厂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模型的建立,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给出了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扼要分析了直流电弧炉炼钢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介绍了多极、单极、和整体炉底电极三种典型的炉底电极的结构特点,总结了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中噪声低,对电网干扰小和石墨电极消耗低等方面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现状,讨论了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电弧炉炼钢的主要方向,并提出了发展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弧炉电极弧长强随机扰动对冶炼时间、电耗、产品质量及电网的不利影响,采用单一控制策略无法适应不同冶炼工况要求的情况,提出在炼钢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工艺对冶炼温度和功率的要求,在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模态控制策略的划分手段,在线辨识电弧炉特征运动状态,分阶段选择最优控制器加以解决.给出了多模态划分、实施方案及采用的控制策略算法模型,可为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转炉炼钢知识发现的特点,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分析,应用数据清洗、标准化及离散等方式对转炉炼钢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炼钢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知识发现的条件属性,以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目标作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知识的自动发现、获取和规则提取。以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做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采用210 t转炉炼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模型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提取出的铁水硅含量、铁矿石质量、氧气消耗量等影响因素对转炉冶炼钢水终点温度存在重要影响,且模型提取出的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温度知识规则与现行转炉炼钢现场的变化规律一致,证明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强化物流管理,挖掘物流"第三利润泉"是提升钢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钢物流管理工作的阐述,分析了物流管理在提高环境业绩、减少资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对强化物流管理、挖掘钢厂物流"第三利润泉"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六元CaO-SiO2-FeO-P2 O5-Fe2 O3-Al2 O3炼钢渣系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计算和实验检测,分析( Al2 O3)和二元碱度B综合变化对该六元渣系中磷酸盐富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炼钢炉渣中生成游离C2 S含量对磷酸盐富集相nC2 S-C3 P内的( P2 O5)至关重要.该渣系中增加SiO2会降低总的C2 S生成量,增加Al2 O3可促进钙铝黄长石C2 AS相生成,降低游离C2 S ( f-C2 S)的量,进而影响磷酸盐的富集.六元CaO-SiO2-FeO-P2 O5-Fe2 O3-Al2 O3炼钢炉渣获得较好磷酸盐富集程度,渣中二元碱度B和Al2O3含量需满足的耦合关系为:(%Al2O3)=-27.70+21.62B,(Al2O3)<20.0%,B>1.3.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转炉造渣理论和石灰石成渣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对石灰造渣“中间排渣+终点留渣”双渣操作方法的深入研究,提出全石灰石双渣法的冶炼控制要点和操作工艺流程.针对石钢公司的生产实际,就特殊钢采用石灰石双渣操作炼钢工艺进行了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石灰石双渣工艺能实现终点碳含量([C],质量分数)平均0.16%,终点磷含量([P],质量分数)平均0.011%,终点磷含量降低,可满足特钢品种的终点出钢要求;相比于常用的全石灰双渣工艺,采用全石灰石双渣工艺可以使转炉工序冶炼成本降低2.23元/吨钢,为石钢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钢厂炼钢过程中钢水碳含量的多少与炉口火焰的内部结构信息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基于marr的视觉理论,提出了采用harris角点经典算法来测量火焰等非结构运动目标的内部结构信息,以此来定性分析钢水中碳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准确地判断出炼钢所处的三个阶段,而且因算法简单,时间复杂度较低,适合在线炼钢碳含量预测等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石灰石代替石灰炼钢的新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石灰石代替石灰转炉炼钢的可行性,结合热力学分析,建立了CO2与[C],[Si],[Mn]和[Fe]反应的基于吉布斯自由能的分配模型.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不同石灰石替代比例条件下的各种物料消耗,确定了石灰石最大替代比,并重点研究了转炉煤气成分和产量的变化,最后考察了石灰石炼钢的成本.在本研究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可以在转炉中使用石灰石炼钢,石灰石最大替代比为71%;随着石灰石替代石灰比例的增加,废钢消耗降低,CO2体积分数降低,石灰石炼钢的成本逐步下降,吨钢铁水消耗提高,CO体积分数增加,转炉炉气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喷吹(简称COMI)炼钢工艺热力学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建立了转炉全铁水COMI炼钢工艺物料与能量模型.研究发现:应用COMI炼钢工艺进行转炉全铁水冶炼工艺研究不仅能解决转炉全铁水常规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大渣量及大喷溅问题,而且在提高转炉煤气热值,降低转炉吨钢氧耗及石灰消耗、调节矿石加入量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低浓度碱强化钢渣固定CO2进行研究。实验在单因素条件下考察碱渣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对钢渣固定CO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渣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液固比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碳酸化反应的进行;碱渣比8%、搅拌速度400rpm、反应温度80℃、液固比4:1是强化钢渣固定CO2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以电镀废水替代低浓度的碱进行钢渣固定CO2实验,结果显示电镀废水的强化效果达到了纯水的160%,纯碱的75%-100%。  相似文献   

19.
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炼钢计划子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炼钢-连铸钢—连铸—热轧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炼钢计划与实绩管理子系统,简要介绍了子系统功能构成及动态调整设计. 实验室模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