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南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由于发展了乡镇企业,所以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曾被誉为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而闻名遐尔。目前,苏南乡镇企业的情况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2.
苏南模式的完善——必须着眼于乡镇企业的改制苏南模式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镇企业为主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农副工贸协调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基本内容的发展路子。从60年代末到现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之后,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苏南模式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苏南,乡镇工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苏南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苏南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可以说,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铸就了苏南模式。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在起变  相似文献   

3.
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曾为苏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辉煌,但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所有制结构、运行机制、发展动力等方面均显现出其局限性,必须创新。如何创新?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集体所有制体制要创新;2.企业运行机制要创新;3.发展思路要创新;4.企业人才配置要创新;5.企业管理要创新。  相似文献   

4.
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是在“百家争鸣”的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它为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至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少数企业正在进一步壮大,  相似文献   

5.
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南模式"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最早提出的,指的是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 20世纪90年后期,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意味着传统苏南模式的终结,标志着新苏南模式的诞生。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对传统苏南模式的扬弃。在新世纪,新苏南模式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的新苏南,如一只浴火的凤凰,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短暂的涅槃后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6.
苏南模式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经济改革的起步阶段。它作为苏南地区人民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的改革创造,曾和我国其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一起,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典型。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苏南模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即以乡镇集体经济为基础、工贸农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等。然而,上述所有这些特色都是以政府行为作为起点或支点的:乡镇集体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与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分不开的;"以工补农"促使地区范围内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是由政府出面制定和推行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才能实现的……可以这样说,苏南模式是在大  相似文献   

7.
1.乡镇企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1.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由1990年的9581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57%增加到75%;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从2857亿元增加到8600亿元,净增5743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8.
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享尽无限荣光、风靡一时的“苏南模式”,到了90年代中期,却走到了尽头.风光不再。在与“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竞争、比较了十多年之后,“苏南模式”暴露出了自己的致命缺陷,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前,如何通过创新,使“苏南模式”蜕变和升华,以推动苏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省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以“苏南模式”而著称的苏州经济,侧重发展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私营个体经济历来是一条“短腿”?然而近几年来,这条‘‘短腿”正在变长,在苏州外资、国有集体和股份联营等经济板块中,逐渐成了新亮点,这个新“亮点”到底亮到何种程度?如何认识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笔者试从板块结构中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市场问题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制约,而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不久前,江泽民总书记在苏南视察时指出:“谁率先打开农村市场,谁就能获得大发展的广阔天地”。同时,他用“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指出了乡镇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中的优势。我们应把开拓农村市场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推动乡镇企业实现新的飞跃。 1 乡镇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吃好“窝边草”。乡镇企业植根于农村,与农村经济血肉相连,下大力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扬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乡村工业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为主。理论界学术界把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及路子概称为“苏南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竟相发展,正确认识“苏南模式”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是迫切需要的,而且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也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2.
“苏南模式”是理论界、新闻界对苏南经济发展特色和经验的一种理论概括,也是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类型。 数年来,围绕“苏南模式”的议论从未停止过,近年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展开,这种议论更为强烈。一种观点是,苏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苏南模式是邓小平理论在苏南的成功实践,另一种观点则提出不同看法,他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以苏南模式为自傲的乡镇企业,紧紧围绕“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目标,较快地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低速低效、徘徊不前状况,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工业增加值418.82亿元,得税总额11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5.6%和30.5%。乡镇工业,不尽在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已是“十分天下有其八”,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也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分析了“传统苏南模式”兴衰的制度因素,并阐述了“新苏南模式”崛起的制度原因,力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解读“传统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转变的过程,并根据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对“新苏南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苏南乡镇企业的伟大贡献和面临的问题苏南乡镇企业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如下十点;1、乡镇企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2、乡镇企业是农民生活小康,逐步致富的源泉;3、乡镇企业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4、乡镇企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5、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支柱;6、乡镇企业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7、乡镇企业是对外开放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8、乡镇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9、兴办乡镇企业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三大差别"的重要途径;10、苏南乡镇企业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兼业型转移”是现阶段的一种过渡模式,“专业型转移”才是长远的目标模式。在考虑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时,重点应放在农村,通过农业的发展,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乡镇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7.
2003年,苏南以占全国0.3%的土地、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7%的GDP、71%的固定资产投资、12.1%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4。如果将苏南放在江苏之外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间进行比较排序,那么,是年苏南的GDP位居第4.仅次于广东、山东、浙江;进出口位居第3,仅次于广东、上海: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皆居第2,仅次于广东,这一比较,使原本枯燥的数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显示出苏南经济蒸蒸日上的发展图景,“苏南模式”在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实现了再铸辉煌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在如何深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资产效监管的调查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的镇村领导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代表,他们常一句话:“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我们认为此话颇具哲理,引用到集体参(控)股企业中的集体股权的有效控制,也不失为是一种措施,有者即股权,在者即企业,集体股权能减则减,能转则转,集体股权的增减,只要看是否有利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江苏乡镇企业时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已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它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特别是广大农民走上富裕道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提高集体资产的营运效益,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护农民和集体经济的合法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关键的一点是要确立农村集体资产所有者及其代表的主体地位。现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主体是谁?谁是这种所有者的代表?存在着颇多争议。许多乡镇党政领导都认为,乡镇企业从项目立项、论证到引进资金、项目进度都是乡镇政府一手创办起来的,理应属乡镇政府所有;财政、国资部门的一些同志认为,乡镇企业主要是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减免了大量的税收而滚动发展起来的,因此,乡镇企业的大部分资产应属国有资产;还有一些乡镇企业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