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采用扰流色谱技术[1、2]测定传质系数的原理及计算方法,测定了正己烷、甲醇、乙酸甲酯、丙酮在氮气载气流中的传质系数和扩散系数,并研究了温度、载气流速和搅拌各种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2.
热导池检测器低压气相色谱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压下,载气流经色谱柱及检测器的速度加快,峰扩展减弱,同时柱效和检测灵敏度提高。对低压色谱过程的传质系数和分离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连续环状色谱床中的传递参数辨识方法、包括建立连续环状色谱轴向扩散系数的辨识模型,以惰性物作为示踪剂采用扰动-应答方法在环状色谱床中直接测定轴向扩散系数;考虑轴向扩散的作用,建立了线性吸附体系的吸附平衡常数及相间总传质系数的辨识模型,并采用扰动-应答技术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操作因素对轴向扩散系数及总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体流速增加,轴向扩散系数增大,总传质系数也增大。  相似文献   

4.
用惰性物质为示踪剂,采用扰动-应答技术测定了固定床的轴向返混系数与传质系数。静态法测定了木糖-山梨糖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相平衡关系为线性;同时从时间域法处理实验数据的结果看出,随着流动相的流速加大,轴向扩散系数和时间总传质系数亦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柠檬酸水溶液为进料液、去离子水为冲洗液,在连续环状萃取色谱床内实验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流出曲线。利用考虑轴向扩散影响的传质过程数学模型,通过直接拟合实验流出曲线的方法求解相间总传质系数等模型参数,讨论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文中还将采用的模型方法与Carta的模型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填料塔气体传质膜系数测定实验中,最难的和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数据的处理与图表的制作。在简介“气体传质膜系数测定”实验原理与常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Excel 2000在化工实验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气扫式膜蒸馏用于脱除水中氨的分离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气扫式膜蒸馏脱除水中氨的过程,以传质基本理论为依据,导出了考虑水中氨解离的总传质系数表达式,并建立了利用实验结果计算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的方程。在气扫式膜蒸馏实验中测定了各种操作条件下氨浓度和跨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利用导出的方程、由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应的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升高料液温度能够提高氨的总传质系数,但却使选择性系数下降;料液的流速对氨的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系数均无重要影响,但提高吹扫气速能使两者都明显上升;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系数随料液浓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提高料液的初始pH值能同时明显地增大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系数。  相似文献   

8.
王士钊  付洪瑞  陈红艳  谭胜 《应用科技》2003,30(6):51-53,56
采用离子交换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斜发沸石上K^ —Na^ 离子交换控制机理;采用浅床技术测定了不同离子浓度、温度、溶液流速情况下斜发沸石上K^ —Na^ 离子交换的动力学曲线,并计算得到离子交换的总传质系数。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随反应温度和溶液流速的升高而增大,溶液浓度的变化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丙酮的气相吸收总传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为了研究气相总传质系数的关联式,实验采用安捷伦6820气相色谱仪、清水作为吸收剂,吸收空气——丙酮混合气体中的丙酮;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填料吸收塔进口及出口气体中丙酮的摩尔分率,得出气相总传质系数的关联式。该式不仅简单,使用方便,且实验值与计算值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安捷伦6820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D),DB-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45mm×0.42μm),测定空气和丙酮混合气中丙酮的含量;气相色谱条件为:柱温110℃、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温度250℃,氮气为载气,流速1.12mL/m in,分流比14∶1,并绘制出丙酮摩尔分率与峰面积数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67,回收率为100.0%~100.1%。实验采用清水作为吸收剂,吸收空气和丙酮混合气体中的丙酮;通过改变气相流量,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填料吸收塔进口及出口气体丙酮的浓度,得出气相总传质系数K ya与气相流量G的关系曲线,为化工吸收的稳定操作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苯胺在液膜体系中油/水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套液-液界面传质速度测定的简易装置,用于苯胺-煤油-盐酸液膜体系中苯胺在油/水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研究。测定了苯胺在煤油/水、十一烷/水界面的总平均传质系数,并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对传质的影响。发现苯胺在十一烷/水界面的传质系数比在煤油/水界面上的大;在油相中加入span80和磷酸三丁酯(TBP)会使传质阻力分别增加减少,而液体石蜡的加入几乎不影响传质速度。测定结果与实际液膜法处理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2.
选择四种具有不同互溶度的液液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单液滴传质系数的影响。结合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探讨互溶度、界面活性与传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互溶度与界面活性、传质系数的降低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对于低界面张力、部分互溶的体系,界面张力不是决定表面活性物质对液滴传质系数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选择四种具有不同互浓度的液液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单液滴传质系数的影响。结合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探讨互浓度、界面活性与传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互浓度与界面活性、传质系数的降低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对于低界面张力、部分互溶的体系,界面张力不是决定表面活性物质对液滴传质系数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正辛烷反胶束溶液为萃取剂,研究了从水溶液中萃取牛血清白蛋白的动力学。在恒界面池中,通过改变搅拌转速、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有机相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浓度,测定了在多种条件下的表观传质系数,从而判定萃取过程是由水膜扩散和界面过程共同控制。计算了扩散的传质分系数,进而获取了界面传质分系数随水相条件的变化情况,表明萃取的界面传质为一协同过程,静电作用影响到界面变形的程度,使其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相当强烈。  相似文献   

15.
对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的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法测定了其相界比表面积和容积传质系数,探讨和分析了气速对传质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作为该类反应器设计和放大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色谱固定相、柱温、载气及氢气流量的选择,以405有机担体为固定相FID为检测器测定工业废水中的乙腈,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方法简便易行,满足环境分析要求,是工业废水中乙腈分析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污水处理所用填料的技术特征,自行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组合填料,通过平行实验测定了亏氧清水中该组合填料和其他3种填料塔的氧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填料具有优良的氧传递性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4种填料氧传质系数的计算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最后对同种填料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对亏氧清水和餐厅污水中的氧传递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餐厅污水中的氧传质系数小于亏氧清水中的氧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8.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中气液传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体积传质系数,并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旋转床中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气液两相间的体积传质系数随气液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文中还从实验数据中归纳出了液滴内的传质系数方程,指出丝网层的雾化使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速旋转进入雾化区,由于液滴内循环非常剧烈,从而使多级雾化旋转床的液滴内传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化工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关于气液物理及化学吸收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学问题就是建立吸收速率方程.而吸收速率方程中关于传统系数用到的有:气侧总传质系数、液侧总传质系数、气相传质分系数、液相传质分系数.众多的传质系数概念常使初学者混淆不清,尤其对总传质系数感到费解,造成使用困难.笔者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对总传质系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1总传质系数概念的引出在描述气液吸收速率时,可以用气膜内传质速率方程,也可以用液膜内传质速率方程,两种方法的表示形式分别为:NA—kG(P^G…  相似文献   

20.
真空膜蒸馏用于脱除水中氨的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真空膜蒸馏脱除水中氨过程总传质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以真空膜蒸馏实验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及pH值对总传质系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料液温度和pH值的增加,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大,但pH值升至11后,总传质系数的变化不再明显。在实验所涉及的范围内,料液浓度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大。总传质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