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出现的数百条地裂缝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人为形成的,而是华东南板块与亚政大板块右旋运动产生的间隙,我们预测以后地缝会继续扩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西北部大面积地裂缝分布、类型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西北部大面积的地裂缝的分布状况、特征 ,地质背景和成因 ,应该说存在多种成因类型的地裂缝 ,进一步研究这些地裂缝的规律性 ,能更好预防地裂缝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对衡水地区自1983年以来出现的地裂缝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分布特征和发生、演化活动规律,分析地裂缝成因,认为主要是以构造为基础,非构造因素如地下水汲取过量、降雨等诱发而成。 相似文献
4.
陈佑德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6)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织金县城关发生的地裂缝,着重论述了织金城关地裂缝的分布状况、特征、地质背景和成因,探讨地裂缝的规律性,预防可能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山西省太谷县地裂缝的野外调查,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规模特征,并从地质构造、地下水开采、地震等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成因。 相似文献
6.
7.
河北平原地裂缝形成机制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平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出现大量地裂缝,使建筑物和道路交通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受到干扰,给国家和地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笔者在广泛调查基础上,总结出三种成因类型有:地动型、潜蚀型、胀缩型,揭示了不同类型地裂缝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临汾盆地是山西省地裂缝灾害的高发区,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严重制约着本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研究临汾盆地地裂缝灾害的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及成灾机理,提出了工民建筑、交通道路、地下管线等工程防治地裂缝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刁纯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3):420-422
根据现场调查、勘探成果,在煤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受煤田开采工程活动综合影响下的抚顺城区地裂缝基本发育特征及成因。抚顺城区地裂缝是受采矿及F1、F1A等断层带等因素综合作用,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通常随地面变形、地面沉陷的发生而发展,是采空区上部地质体结构发生变化的外在表现,当断层发生局部活化效应时,对地裂缝起着扩散放大作用,为此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地震作用下地裂缝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南部县龙背石山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波作用原理的分析,通过龙背石山地震裂缝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山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地震裂缝的认识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咸阳市的地裂缝大都沿渭河活动断裂发育,部分专家把地裂缝的出现归为断裂活动所致。为了明确咸阳市城区地裂缝与地下水开采的关系,在对咸阳市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水位观测资料,研究了咸阳市地下水超采区多年的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调查访问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了咸阳市城区地下水开采与地裂缝的定性关系,在1986-2006的快速下降阶段,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1.4 m, 而2006-至今的回升阶段,地下水位上升了6.54 m,目前咸阳市地下水水位已经处于回升和相对稳定的阶段。据调查,咸阳城区的地裂缝在1991-2006年高发,2006年之后活动减弱。由此可以确定咸阳市地裂缝活动在时间上与抽水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地裂缝发育的空间分布与抽水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裂缝并不是在渭河断裂全线发育,而是主要发育在城区两个主要的抽水沉降漏斗区,尤以漏斗边缘裂缝更为明显。研究对于掌握咸阳地裂缝的成因机理,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开展地裂缝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裂缝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建内马铁路途经构造活动现今活跃的东非大裂谷段,铁路施工期间沿线观测到多处地裂缝。为查明研究区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厘清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的产生原因,本文通过综合物探技术、钻探和挖探等探测技术,并开展综合勘探地质-地球物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地裂缝发育具有切割发育宽度小、深度浅、延伸长度短的特征。钻井和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结构调查显示,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基底以火山凝灰岩熔岩流与裂谷碎屑岩互层组成,埋藏深度为36-50米。通过分析研究区先存和新产生地裂缝的分布发现地裂缝的形成通常与基底正断层共生,表明地裂缝的形成由深部伸展张应力控制;卫星数据显示,新的地裂缝经常暴雨之后发育,并与深部断裂共生,大部分地裂缝终止于压实强度较大的路基附近。表明降水为地裂缝再次活化和扩张的驱动力,而表层地质条件的加固有利于阻碍地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区地裂缝灾害的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大同地裂缝灾害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大同市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已产生9条地裂缝,总长30.8km,其展布为NE-SW或NEE-SWW方向。通过对地裂缝分布及其特征的研究,发现大同地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生代以来,大同盆地受来自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方向的侧向挤压,而导致右旋剪切拉张以及地幔上隆,使区内地壳减薄,基底地壳断裂发展到上地幔。于是,伴随着断陷作用而发生地震和地裂缝,而且地裂缝仍在扩展中。 相似文献
15.
16.
地源热泵夏季运行地温场变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济大学某实验室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为例,通过对地埋管换热区地温场及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了地源热泵系统夏季运行地温场的变化特性以及地温场变化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累计运行44 d,土壤平均升温幅度为0.64℃;不同深度测点温度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120 m深度地温几乎无变化;换热区土壤地温恢复速率为0.14℃·100 d~(-1);随着换热区土壤温度的升高,地源侧进出水温差降低幅度为0.87℃,机组性能系数亦随之降低,系统换热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熊茂利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6):88-89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文本分析了混凝土桥涵裂缝产生的原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找出合适的预防方法,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