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国际语言法学研究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Linguistic Law)(简称IALL)成立于1984年,是一个国际性的交叉学科学术研究组织。会员由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既有法学家、语言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有许多对法律语言问题感兴趣的普通成员。IALL侧重于从学术或职业的角度关注法律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或者对法律语言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比较语言法学”比较的是不同的法律规范、语言规范、法律语言和作为基本权利的语言权利。  相似文献   

2.
法律推理常处于一个由外部推理和内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法律推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法律事实为逻辑起点、以法律规范为准则、以法律价值为衡平,要求具备客观性、可预见性和一致性。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规范识别、法律价值论证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价值原则始终作为主线贯串其中,不仅制约着推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联,而且事关法律方法的活力与法治技术的发展。法律推理体系重心应定位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规范的选择以及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张力下对法律价值的追寻。  相似文献   

3.
从规范论的角度看,法律规范是一种结构严密周全的规范,单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应当包括适用条件、行为主体、行为模式三大要素,而法律后果并非法律规范的必备要素。由若干个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规范群也是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以语言文字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因此传媒语言在运用中要求合乎规范,在表述上要求准确、明晰。作者在本文中强调传媒语言的准确明晰,必须坚持三条原则:①用词造句要合乎语法规范,合乎语言的应用规律;②要透过现象准确地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③概念、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  相似文献   

5.
浅析语言变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语言变异有着自身的特点,即表现特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就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它们的存在有必然性;就语言的社会功用来分析,它们的存在又具有合理性。语言变异现象的存在是否合乎规范,应以它们的语用效果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一体化的形势下,由于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存在法律多元现象,存在几种类法律规范形式。而这些类法律规范的存在有其历史根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法的多元善治理论在我们社会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多元的法律形式作为一种手段,而善治正是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法律后果是指行为人依据法律应承担的有利或不利的结果。无论是学术界中的“二要素说”,还是“三要素说”,法律后果都是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必备内容。使用“法律后果”,避免了使用“制裁”作为法律后果仅指否定性结果的片面性,同时,也避免了与“行为后果”之混淆。法律后果与行为后果具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在后果承担的主体、后果的表现形式、后果的确定性程度、后果的对称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法律后果与法律效果是相互促进的,但法律效果属于价值评价范围,法律后果属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范畴。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之间也存在着同一性、对应性、不对称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浅析隐名股东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名股东常常引起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但又缺乏法律规定.解决隐名股东问题,必须根据纠纷范围采取不同标准,对股东资格进行认定.为规范隐名股东,应当加强和完善公司立法、注意企业维持原则的运用、区别对待民事纠纷与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9.
浅析语言变异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变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语言变异有着自身的特点,即表现特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就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它们的存在有必然性,就语言的社会功用来分析,它们的存在又具有合理性,语言变异现象的存在是否合乎规范,应以它们的语用效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对于推动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政务相关法律规范的建立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相关法律规范的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探究现阶段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唐代立法语言作了一定的探讨 :一是唐代立法简介 ;二是唐律语言文本结构的特点 ;三是唐律法律术语及语句的特点 ;四是唐律语言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法律语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法律语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一是关于法律语言研究的现状;二是关于研究法律语言的学科的名称;三是关于法律语言学体系;四是关于法律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双语的转换活动,其间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法律语言在长期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殊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分析,阐述了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模糊性和冗余性对汉语法律条文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媒作为影响最广泛的大众传播载体在语言规范的教化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针对新闻传媒语言质量不高,语言差错较多的问题,从分析口语和书面语在语体风格上的差异入手,提出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应有不同的规范标准。具体论述了在语言表达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的组合手段在口语同书面语两个层面的混淆,以及书面语规范受口语习惯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者们缘于对199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所确立的“疑罪从无”原则的讨论,将“法律真实”引入刑事证明标准理论,法律真实说驳斥客观真实说曲解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客观真实说的缺陷作了切中要害、准确而深入的分析,因而,在与客观真实说的论战中逐步获得来越多的支持。然而,法律真实说由于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也使其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一切法律规范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律.法律语言既具有精准性的特征,也具有模糊性的特征.从事法律语言翻译要在熟知法律语言双重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以下翻译策略:术语的一致性、句法的规范性、表意的等效性以及模糊度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真实出售”的意义、判断模式及我国“真实出售”制度的现状。论述了与“真实出售”相关的法律标准问题:追索权问题、资产管理服务提供者问题、发起人剩余财产所有权问题、发起人回购权问题。对我国“真实出售”制度方法提出二条建议:资产“真实出售”的认定标准必须具有法律的外观,具有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对于资产转让之后的一系列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法律语言随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诉讼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处于法律萌芽期的先秦非成文法,其法律用语极不成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通用性:与全民用语大量地交叉通用。2、复音化程度低:单音节词占主体,许多词处于复音化的初级阶段。3、可替代性:可用同义词替代。4、借用性:常用比喻引申的方法借用全民用语。  相似文献   

19.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术语数据库在自然语言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术语和术语数据库,分析了术语数据库在自然语言检索中的应用机制,探讨了基于法律术语数据库的自动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