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充电和保护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提高串联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一致性,设计了电池组均衡充电保护系统并介绍了其具体实现方法.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组均衡充电保护系统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均衡充电和保护功能,建立了电池组均衡充电的控制模型.在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充电试验过程中,测量了模块的分离电流和反馈总线电压.豪华电动大客车BFC6100EV运行试验表明,均衡充电保护系统改善了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一致性以及保护作用,改善了电池的性能,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针对车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串联充电的需求,搭建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组进行了串联充电试验。分析了电池组串联充电过程中单节电池电压和荷电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讨论了电池组单节电池的分散性对充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单节电池进行小电流补充充电的均衡方法,使电池组中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基本相等。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电池组串联充电末期,单节电池之间电压相差较大,荷电状态有一定差异,对单节电池补入少量电量(小于5%)即可使得电池组荷电状态一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提出一种阶段式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方法,从而可以避免动力电池组个别电池过充,而其他电池充不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动力锂电池变电阻均衡充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力锂电池组中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不一致性,提出一种变电阻均衡充电方法。在分析了单体电池间电压不一致性的原因、设计数字可变电阻器和可变电阻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可变电阻均衡充电进行仿真,根据电池端电压大小调节均衡电阻值。结果表明变电阻均衡控制可使电压误差控制在0.3 mV以内,有效的减小单体电池之间的不一致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铅酸电池的不一致性与均衡充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铅酸电池的性能参数的不一致性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参数差别扩大,是电池使用寿命短并造成电动汽车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电池性能差别扩大的原因以及各种不同均衡方法的可用性,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均衡充电定义,并以试验结果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电池组快速充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气候变化,许多企业在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快速充电是重点研究的技术.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提出了限压变流脉冲的充电方法,缩短了充电时间,并针对电池组存在状态不平衡的问题,设计了充电均衡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由铅酸电池、氢镍电池、燃料电池,发展到锂离子电池.缩短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增加动力电池的充电容量是充电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电池充电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智能化充电装置、准恒压充电模式,在电池充电时,加入温度补偿系统和电压检测部件,采用模糊PID调节,较好地解决了三段式充电引起的电池损坏现象,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均衡充电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转移的锂电池组单体电池均衡充电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均衡电路进行了分析与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的优点,能有效地解决串联锂电池组充电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充电公路     
《少儿科技》2011,(11):43-43
日本科学家正在研发充电公路。如果他们的梦想成真,未来的电动汽车将与笨重的电池说“再见”,由充电公路充电。  相似文献   

10.
硅盐电池快速充电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对硅盐电池进行充电试验,提出适用于该电池5段恒流快速充电和定压补充充电的充电方案,并在各种控制参量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这种充电过程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即电感耦合),将电能从供电端递送至用电端的技术.BMS即电池管理系统,是负责处理动力电池组实时状态的重要装置,起到了保护电池组与用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本文设计了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及其电池管理系统(BMS),并具备SOC的估算以及电池组保护功能,有效地实现了电池组的主动均衡.通过...  相似文献   

12.
锂电池充电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锂电池的充电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规充电和脉冲充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充电方法的充电进程。进而从充电效果、充电速度、电池容量及电池寿命等几方面简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脉冲充电方法在上述指标上的优势。指出脉冲充电方法之所以具有上述优点,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停充去极化措施,较好吻合了蓄电池充电接受特性。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将一线总线器件DS2781用于锂电池组充电过程的管理,简化了电池管理检测电路的结构,通过读取电池组的状态参数。如电池组充电电流、电压、电池串数、温度和充电次数等,并把它们用于电池组的充电过程控制,从而提高了锂电池组充电控制的精确性.充电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蓄电池低电压恒电压初充电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说明采用该方法充电的电池在使用中的状况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蓄电池低电压恒电压初充电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说明采用该方法充电的电池在使用中的状况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6.
对锂离子电池及其充电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小型光伏充电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当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在0.8~35 V时,均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器用单片机来监测锂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以保证锂电池的安全充电,采用间歇式充电方式对3.6 V锂电池进行充电,间歇时间可进行人工设置,采用定时和最小充电电流双重控制来终止充电过程。试验表明:该系统可满足锂电池充电要求,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当光伏电池板输出电压低至0.8 V时仍然可以满足3.6 V锂电池的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降低因充电时间过长对日常使用的影响,对家用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家用汽车使用场景的离散性,提出弹性充电的方法,利用使用间隙规划充电方案,降低对行程的延误.并提出选择充电站和充电量的最优算法,根据电动汽车自身电池特性和周边充电站的资源竞争情况计算最优的充电决策.通过对真实车型数据和用车场景的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这表明弹性充电策略能够大幅度节省行程时间,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锂离子电池组在恒流充电结束后因压降导致的电池组电压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可重构均衡电路。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改进型可重构均衡电路可等效为传统可重构电路,通过可重构电路控制各个电池充电状态,使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达到均衡;充电结束后并静置一段时间,通过改进型可重构电路中的Buck-Boost电路进行再均衡。改进型可重构电路能够在保证充电均衡的基础上对因压降现象而造成的电池组电压不一致进行再均衡。最后,通过搭建实物平台对该改进型可重构均衡电路进行验证,并与传统可重构电路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均衡电路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论述了一种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设计:在充电前检测电池的电压值,再对电压过低的电池进行涓流充电。当电池最终浮充电压达到4.2 V时,充电过程终止,整个过程由低功耗MCU进行控制。在检测到温度升高时,内部的热限制电路将自动减小充电电流。再结合专用的控制执行和保护电路,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的智能化。该设计通过了理论分析与实物制作测试,证明了该设计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后的电力线路巡检中需要无人机高强度、高频次启动巡检,但无人机电池日常不能满电保存,续航能力只有15~30 min,现有的无人机充电装置充满电池需要3~5 h,且无法进行外出巡检应急充电.为此,提出巡检无人机组应急充电装置及其电源管理技术,设计开发满足前述需求的整流、逆变技术,研制无人机电池应急充电装置.利用TCP/IP协议远程传输电池电压电流信息,并建立巡检无人机车载应急充电电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组应急充电管理及其电源远程监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应急充电电源管理系统可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无人机电池的应急充电与远程管理,实现一套无人机应急充电装置满足5架无人机高频次巡检的锂电池组应急充电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