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能在瓶中实现冷核聚变”的消息曾在科学界掀起轩然大波。各国科学家纷纷动手验证,惟恐落在人后。但终因找不到有力的实验证据复归沉寂。时隔数年,掀起这股“冷核聚变”热的风云人物马丁·弗莱希曼和斯坦利·庞斯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2.
自1989年弗莱希曼(M.Fleischmann)和庞斯(S.Pons,下面合称二人为弗-庞)宣布发现氘-氘(D-D)冷核聚变以来[1]."冷聚变"这个充满争议的研究领域已经形成有二十多年.如今,该领域的研究范围已远远超出核聚变,包括了一大类无法解释的,在凝聚态中发生的核聚变、核嬗变以及核反应截面增高等异常现象,通称为凝聚态核科学.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天,弗里希曼和庞斯宣布的“冷核聚变”消息,引起了一场至今尚未平息的“核社会学风暴”.不论是“高尚的愤怒”,还是“据理的抗争”,不管是能源部的慷慨资助,还是《新科学家》的冷讽热嘲,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试管(test-tube)里发生了新的核现象,至于叫不叫“冷核聚变”(cold fusion),那是无关紧要的.我们不妨称它谓“弗-庞-琼斯效应”. 从“科学发现采掘模型”的观点来看,“弗-庞-琼斯  相似文献   

4.
“冷核聚变”似乎是1989年世界科技界的头号大新闻。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想了解这方面真实情况的要求,本期特载《冷核聚变的研究概况及争论》一文。  相似文献   

5.
重启冷核聚变话题在沉默了18年以后,美国化学会(ACS)对冷核聚变的兴趣似乎再一次升温。今年3月下旬,由ACS在芝加哥举办的一个有关“冷核聚变”的研讨会上,部分与会的科学家声称,这一迹象显示了科学家把关注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这一领域;而部分视冷核聚变难以实现的人,仅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07,(5):7-7,25
重启冷核聚变话题 在沉默了18年以后,美国化学会(ACS)对冷核聚变的兴趣似乎再一次升温。今年3月下旬,由ACS在芝加哥举办的一个有关“冷核聚变”的研讨会上,部分与会的科学家声称,这一迹象显示了科学家把关注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这一领域;而部分视冷核聚变难以实现的人,仅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最近采用独特的真空处理方式得到了冷核聚变的确切证据。当较轻元素的原子核相碰撞时,会发生核聚变,产生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核聚变向科学家提出的挑战是:原子核带有正电,彼此之间互相排斥,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去克服这一斥力。在热核聚变中,人们是通过加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物理学家AndreaRossi日前在博罗尼亚大学公开演示了一台“冷核聚变”机器E-Cat。这台机器输入了不多的能量,但是引发了氢和镍原子的反应,使其输出了输入能量的10倍还多,因为尚未通过专利申请,Rossi现在拒绝公布E-Cat的工作细节。  相似文献   

9.
王梅 《科学之友》2003,(4):25-26
但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颇受当地人尊敬的小贵族家庭里。《神曲》是其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对于但丁这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诗人,恩格斯这样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见,他对但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100首歌之多,计14 000多行。  相似文献   

10.
核聚变等离子体与器壁的相互作用是核聚变材料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受控核聚变中的表面现象》一文对等离子体与器壁表面相互作用中的几个重要物理过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奇云 《世界科学》2004,(8):18-18
意大利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情感是通过大脑中化学物质的作用来实现的。这一结论发表在6月2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能源问题是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数百年内,目前的主要能源都将被消耗殆尽。核能中的聚变能被视为人类的最终能源,但由于热核聚变反应条件十分苛刻,至今尚未取得进入实用阶段的突破性进展。因此,实现室温下核聚变的消息一经宣布,立即就导致席卷全球的冷核聚变热。本文从核能利用的原理、聚变反应实现的条件和目前的实验装置等方面对核聚变作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冷核聚变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司法     
在刑事案件等司法过程中,科技和科学家一般都是幕后英雄。最近,美国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却把国家级的科学家请到了法庭,请他们对硅凝胶乳房理植术是否有害进行鉴定。lop年7月的一天,当法官宣布,在此后三天的法庭辩论中,将采取模仿科学鉴定会的方式,由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家在环流器上进行的长脉冲实验又创新纪录,获得了等离子体放电持续时间长达4秒的佳绩。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今年5月30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对中国第一个受控核聚变研究重点实验室——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核工业环流器实验技术实验室进行验收,同时对该实验室的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作了现场演示。有十多位国内权威的核专家目击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艺术展览会上看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形象,引起了我去思考什么是我们实际上看到的、什么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奇幻的科学图像。这种形象出现在热那亚科学节的一个名叫《爆炸》的展览会上。像这样的标题,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著名的意大利电影美学家米歇尔安杰洛  相似文献   

16.
1958年,一位名叫亚力山大·布拉德肖(Alexander Bradshaw)的学童看到《每日镜报》第一版上印着一幅海洋波涛的照片,报上刊登的大字标题“核聚变——能用十亿年的能量之源”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的物理学家们认为:在10年至20年里,人类将能够利用氢核的聚合来发电。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受控核聚变.实现受控核聚变的途径有多种,《惯性约束聚变》一文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种,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一位大学生的追求毕东海夏震,一位普通的浙江农业大学学生。他在1994年12月9日给《世界科学》编辑部来信,要求购买全年期刊以及过去已出版的全部刊物(合订本)。一位大学生经济并不宽余,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世界科学》呢?他在信中说:“我接触到了贵刊,并一...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份最新的报道中披露,用激光产生聚变能的主要障碍已被扫清,这可能预示着一个大规模能源生产新时代的到来——"受控核聚变能产生如同太阳内部的环境,这一目标很久以来就被认为可能是一项根本性的能源革命。但是,在将强大的激光用于聚变能时,还存在一些疑惑,因为由激光所产生的"等离子体"会阻断聚变的进行。而《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认为,等离子体问题还远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在关注着什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关注着什么? 风云激荡,波澜迭起。但是,在这世纪之交的伟大时代,科学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当代中国的共同的主旋律。《转变年代的科学》一书是从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大自然探索》近年刊发的科学评述中选编而成。六十多位作者,学科专业几乎涵盖自然科学各领域及工程技术的某些分支,大多是带头学人,其中包括三位外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内二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作者们或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