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ProgressofGeophysicalTechnologyinChina¥//陆其鹄,陈益惠,丁鸿佳,刘士杰,刘宝诚,李颖,赵鸿儒,郑治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北京100081)地球物理技术是研究地球物理科学和应用地球物理科学...  相似文献   

2.
本书主要面向地球物理学和水文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和专家。地球物理技术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书展示了地球物理技术在水文方面的应用,为水文地质工作中的一些决策问题提供依据。阅读本书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水文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新近系河流相储层油气藏综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济阳坳陷新近系发育了以河流相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为了加强该类型的油气藏的勘探,重点论述了河流相沉积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出河流相储层以及含油性的地球物理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在济阳坳陷河流相储层油气藏预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引水隧洞长达73km,最大埋深1100m,因此软围岩大变形及岩爆等工程地质问题尤为突出。利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对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区。对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地球探测指标是探测深度。因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探测深度为1~2km,所以当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深部的探测结果相互抵触时,要对CSAMT法的测试结果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玛柯河-贾曲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过程中,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对155~239桩段断层破碎带的解释结果与野外岩石露头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吻合较好,并得到了钻孔资料的验证,说明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值得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引水隧洞长达73 km,最大埋深1 100 m,因此软围岩大变形及岩爆等工程地质问题尤为突出.利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对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区.对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地球探测指标是探测深度.因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探测深度为1~2 km,所以当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深部的探测结果相互抵触时,要对CSAMT法的测试结果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玛柯河-贾曲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过程中,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对155~239桩段断层破碎带的解释结果与野外岩石露头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吻合较好,并得到了钻孔资料的验证,说明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值得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十年来,地球物理学迅速发展,学术思想活跃,传统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了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促进了我国地球物理学科水平的迅速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现今油气储层研究方法此较多,关于油气储层研究技术也层出不穷,众多的研究方法之中,油气储层的研究进展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四大研究技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及计算机技术等)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并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整个地球物理流体力学是真正多学科的,现在,统计物理的思想以新颖的方法应用于大气和海洋这一类不均匀的复杂系统。本书引入地球物理、概率论、信息论、非线性动力学和平衡统计力学的基本思想,并用到长时间选择性衰减、大尺度加压力的影响和地球上的流体流动等现象,系统地比较把平衡统计力学用于地球物理流动的各种方法,并与现代应用数学的观点相对比,书中第一次把信息论用于多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定量预测,并有很多新的设想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湘赣交界鹿井地区属闽赣后加里东隆起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刚柔地块的结合部.鹿井铀矿田受印支期诸广山复式花岗岩体及常德安仁断裂构造的联合控制,矿田现由7个铀矿床(点)组成,为花岗岩接触带型铀矿床.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利用地球物理测量结果寻找铀矿是可行的,矿田西部朱家地段具有寻找铀矿的潜力.矿...  相似文献   

10.
软件测试是软件项目开发中极其重要的阶段。结合大型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软件系统GRISYS的开发实践,讨论程序测试的若干方法及有关问题。提出程序测试应遵从从静态到动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测试原则;强调测试数据的选择是程序动态测试的关键;根据GRISYS系统中应用程序的特点,给出了地球物理测试数据的分类原则和测试子数据集划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地球物理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随着核资源需求与日俱增,对核资源勘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应用地球物理课程教学内容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门学科并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和建议,对于核地质类高校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屹立在地球一隅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的荒漠陆地。这里风雪肆虐,酷冷奇寒,冰障层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进行冰川学.环境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等各项学科研究的极好场所。在过去的100多年间,人类以极大的勇气涉足这块荒凉的冰雪世界,对它的了解日益加深。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南极是收集小行星、火星和月球等地外物体样品的理想区域,这些天外来客——陨石,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地球物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环境地球物理学.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或化学特性,已被我国乃至全世界用于解决污染场地调查、环境污染的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环境治理措施的效果检查等方面.本文结合两个工程实例,论述了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介绍该方法在圈定城市污染沉积物和绘制污染场地污染羽流的中应用效果及其发展趋势.实践证明,环境地球物理方法是污染场地调查中的新型学科.  相似文献   

14.
以地球物理为先导,开展残留盆地的油气勘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回顾人类对固体地球的认识过程,说明了地球物理的先导作用.结合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及演化史讨论,重点阐述了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是中国油气二次创业的主要方向,进而从论述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了地球物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研究思路与方法,强调了要遵循“一、二、三、多”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原则,最后又指出,要重视开展针对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沉降史、热史、生烃史和运聚史的动态数值模拟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地球物理勘查学科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地球物理勘查学科进展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地球物理勘查学科发展方向和重点解决的问题。本世纪,地球物理勘查不仅要致力于解决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深部地质构造研究,还要在工程建设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多方位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将成为地球物理勘查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回顾了地球物理反演发展的概况,介绍了作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两年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第4届全国地球物理技术学术研讨会"定于2010年第2季度在北京召开。会议宗旨:加强地球物理技术领域的相互交流,促进国内仪器的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的合理引进。会议主题是:深部资源探测和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平面叠置思想是GIS空间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平面叠置变为剖面叠置,并把这种技术应用在地球物理二维反演的剖面建模中,这样可以方便地对地球物理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点、线、面图形文件的方式动态编辑建模,并通过GIS的格式转换功能方便地与地球物理反演建立接口,这种可视化的建模方式比传统的建模方式有较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用对数径向功率谱方法计算了盆地区域重磁异常的分维值,将不同地球物理异常场的分维值作为研究盆地深层构造的参数,同时,将分维值作复合处理,得到复合后的盆地多源地球物理异常场的分维异常图。最后,分析了复合分维异常图在研究盆地深层构造中的作用和效果,探讨了这种自仿射分维值大于3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使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地球物理测井相关知识,以服务于沉积、构造等地质基础研究和地质找矿,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的开设目的和《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的特点,探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应该更注重于学生测井实践环节及地质综合解释能力的培养,而应该适当减少测井方法、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知识的讲授,以达到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