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叶适教育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适作为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学术界早已公认的。但作为一位教育家,却很少有人注意。其实,他是一位教学百方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很值得后人称道和研究的。综观叶适一生的经历,他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很长,约有30年。从16岁因家贫在乐清县白石村塾开始执教,至29岁中进士以前,他都在乐清的白石、雁荡山寺院和永嘉的茶院寺学塾教书,以及到金华一带“游学”(实际上是在富人的“家学”中教书)。出仕后,历  相似文献   

2.
北宋仁宗年间王开祖在永嘉讲学,是浙学的草昧时期。与之同时者,温州有林石、丁昌期两位学者,合称“皇祜三先生”。此后到南宋前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崛起,中间起着承先启后作用的,则有“元丰”九先生。这九位先生大都是洛学和关学  相似文献   

3.
[宋孝宗淳熙六年己亥(1179)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淳熙六年己亥(1179)三十岁。是年,叶适丁忧在家,与永嘉知县会糟宋绍恭有交往,其子来驹约于是年从学。(文集卷二二《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和卷二五《家底父墓志铭》)。本年诗文有:《与林升卿谋葬父序》(文集十二)。淳熙七年庚子(1180)三十一岁。是年,仍丁代在家,与来绍恭父子来往。夏秋间,陈亮再来永嘉,和叶适、陈傅良(时由福州通判罢官回家)、许及之(时丁化在家)等人相聚。归去时,永嘉诸人在温州名胜江心屿(又名中川寺)饯行。《陈亮集》卷三九《南乡干·…  相似文献   

4.
淳熙十六年(1189年)陈傅良任湖南任转运判官,实行减税政策,得到湖湘学派的支持。陈傅良去职以后的绍熙二年(1191年),周必大任湖南安抚使,认为此前的减税政策威胁到州郡机关的运行,其言论被湖湘士人传闻于陈傅良,导致二人产生矛盾。周必大在职期间更与陈傅良的继任者及追随者丰谊在修城事务上意见分歧,这是之前他与陈傅良矛盾的延续。周、陈两人矛盾的产生缘于彼此政务理念的不同以及时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东山书院、中山书院是清代温州府两所著名的书院,对温州旧文化的传布曾起过重要作用。然时至今日,书院遗址,均久已湮没,人们对它的历史情况已茫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了。本文拟据所见地方文献,对东山、中山两个书院的历史情况,略加辑录考证,以存其梗概。一、沿革东山书院宋皇祐间(1049—1053)永嘉王景山开祖设塾讲学于此。《嘉靖温州府志》卷一:“东山书院在华盖山南。”《万历温州府志》卷三:“东山书院在华盖山上,宋王儒志先生讲学之所。”  相似文献   

6.
南宋孝宗隆兴、乾道间至光宗绍熙时,理学主流派的性理之学与永嘉事功之学同时昌盛,后者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兼容前者的合理因素,具体表现在薛季宣"问阵而称俎豆"和陈傅良兼重"勇猛"与"详密"。他们对理学性理的兼容,其核心旨趣是传统儒家的"中道"思想,为叶适创建事功"治统"体系奠定了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7.
《开禧德安守城录》一书,是南宋开禧二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公元1206—1207年)王允初保卫德安府城安陆的实录,是珍贵的宋、金军事史上第一手资料。王允初(1154—1214)字元父(亦作元甫),两浙东路温州永嘉县人。淳熙八年进士。开禧元年冬,任京西南略(今湖北省北部)德安府(今安陆县一带)通判,是这次保卫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的灾害史来看,海啸灾害比起水、旱灾、地震等灾害来并不特别严重,史料记载也不很详尽。最早有关海啸的记载是汉元帝初元年(前48年)。这一年五月,渤海发生了海啸。汉元帝发布诏书说一年中北海(渤海)水溢,流杀人民。汉桓帝永康元年渤海又发生了“水溢”“没杀人”。曹魏正始三年(241年)“海水溢出青州(今山东属地),流漂一百五十二人”《新唐书》也记载了此次海溢,青州海啸,“漂居人五千余家”。据记载,宗代共发生两次大的海啸。一次是宋孝宗乾道二年(1116年)八月,温州发生海溢,冲毁房屋、盐场和寺庙,死亡2万余人,无人掩埋的尸体多达七千…  相似文献   

9.
赫曦台     
原址在禹碑附近。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自闽来访,与张栻讲学岳麓、城南书院,晨起常登山观日出,遂命名岳麓山顶为“赫曦峰”。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知府孙存为纪念朱熹,便在山顶建造一亭,取名赫曦台。至清乾五十五年(公元  相似文献   

10.
魏红梅 《潍坊学院学报》2006,6(1):81-84,160
余阙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主要生活在元代后期,特别是元顺帝在位时期。在元末农民起义发生后,他奉命镇守安庆,与之抗衡,直到城破殉国。他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读书与授徒时期、累迁官职与两度辞官时期、坚守安庆时期。  相似文献   

11.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出生于山东栖霞,1933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执教于华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1949年,他渡海至台湾,任教于台湾师大与东海大学.1960年离台赴香港大学讲学,后转到中文大学新亚书院,1974年退休,但仍在港台两地讲学,后病逝于台北.  相似文献   

12.
忠孝廉节堂     
书院的正厅,是古代讲学的场所,故名讲堂。左右两壁有朱熹于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来书院讲学时手书的“忠孝廉节”四字石刻。每字高1.69米,宽1.22米。后人便因此把正厅取名为“忠孝廉节”堂。堂内两廊置放的“整齐严肃”四字石刻,是清乾  相似文献   

13.
康有为以政治家和教育家而闻名,他曾在广州、桂林、上海三地讲学授徒,门下名弟子甚多;陈柱是享誉民国的广西籍国学家,有人称他是康有为第二次到桂林讲学时的受业弟子之一。据大量史料考证,二人并非师生关系,仅在20世纪20年代有过几次交往。应陈柱之请,康有为为其十万卷藏书楼题字;经陈柱介绍,康有为部分遗藏为广西大学图书馆购得。  相似文献   

14.
南宋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是因为其讲学之“精舍”座落在贵溪象山而得名。象山原名“应天山”,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史》都这么讲。(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认为象山原名“云台山”,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则对此未论及。) 说象山原名“应天山”的依据大概如下: 淳熙十四年丁未,先生四十九岁。登贵溪应天山讲学。淳熙十五年戊申,先生五十岁,在山间精舍。易应天山名为象山,学徒结庐。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笔者认为,《年谱》系陆九渊之后人、门生所编,是他们的语言;《年谱》谓象山原名“应天山”,似有误矣。  相似文献   

15.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南宋时期浙江永嘉(即今温州市)人。官至兵部侍郎。著作有《习学记言序目》和《叶适集》。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思想家。他的认知与学习心理思想中,包含着进步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我国古代心理思想.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叶适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适作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他没有专门的经济著作,但却有许多宝贵的经济思想,是个具有卓见的经济思想家。 (一)对传统的“重本轻末”思想的批评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马鞍形的高峰之一。叶适正生长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他的故乡——温州永嘉县,地处东海之滨和瓯江下游,是个海上交通便利的地方。唐代后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特别是北方汉族人民的大量南下,使温州首县永嘉成为重要的城市。人口、资金的增加,使手工业、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机户”与手工作坊分布于县城之内,漆器、蠲纸、克丝等商品在全国贩买,有的商品如漆器还在海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温州农村各地特别是瑞安、苍南、永嘉、乐清等县的家庭工业从生产到销售都出现了多形式、多渠道、多成份的经济联合体,联合经济在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家庭工业横向联合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拟就以下三方面谈一些认识。一、家庭工业横向联合的作用据温州统计局八五年五月统计,八四年温州农村新经济联合体有7899个,从业人数56157人(其中帮工、学徒为9519人),固定资产原值3274万元,总收入16407万元,纯收入6442  相似文献   

18.
美国西伊利诺大学伦博士(Dr.Yan N.Lewin)应我院邀请,自一九八四年元月开始在物理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讲学和参观活动.伦博士现任西伊利诺大学物理系教授、研究生指导委员会主席.他对固体物理,尤其是对固体物理实验方法的研究造诣较深.伦教授的讲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余长舟 《少儿科技》2023,(Z1):68-69
<正>走进美丽的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我仿佛踏入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这里有南湖,湖中画桥横跨南北,将湖水分隔东西。过了南湖画桥,我来到南湖书院。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6所私塾,统称之“依湖六院”。在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这6所私塾被合并,得名“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原有的以文家塾匾额,是清代官员、书画家梁同书在93岁时所书。1998年,包括南湖书院的宏村民居入选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0.
读《温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宋代温州的学校教育》一文,获益良多。然所举乐清县书院、书塾的情况,与史志载录有一些出入,现不嫌肤浅,试补述如下。一、文中将“雁山书院”列入宋代学校中,在年代上不符史实。雁山书院的旧址,在大龙湫谷口大锦溪北岸天柱村中。《广雁荡山志》和明、清的《乐清县志》都记载,宋太平兴国二年建天柱寺,熙宁元年(?)额,为雁山十八古刹之一。元季毁于兵燹。《广志》中,明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