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新鲜柚子花和干柚子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或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干柚子花和新鲜柚子花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相同方法提取的新鲜柚子花和干柚子花的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基本一致,但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不同,不同方法提取的干柚子花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与相对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与水蒸气蒸馏法(SD)从山柰中提取挥发油.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 研究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以琯溪蜜柚果皮为原料,研究了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蜜柚精油性质及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提取所得蜜柚精油为黄色澄清液体,具有新鲜蜜柚果皮的特征香气,所得精油理化指标相差不大,均具有良好的品质.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精油进行组分鉴定分析得知:蜜柚果皮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β-月桂烯、圆柚酮、吉马烯、香叶醇,新鲜果皮精油中柠檬烯含量最高,占总量的52.37%;其次为β-月桂烯,占26.07%.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精油中圆柚酮的质量分数(8.64%)是蒸馏法的(3.43%)两倍多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对汤阴北艾艾叶精油进行提取,作为对比,对同一批艾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艾叶和所得精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制得精油的得率(0.25%)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法(0.13%...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RI)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轮钟花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钟花根的挥发性成分以酸类、烃类、酯类和醇类为主,确定为76种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法、索式提取法和超声辅助萃取法各确定根中24,45,39种化合物,三种方法提取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成分均为亚油酸.  相似文献   

6.
以扁柏(柏树)树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树精油.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蒸馏温度以及样品粒径对柏树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柏树精油提取工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h,蒸馏时间3h,加热温度175°C,粒径100目.在该条件下精油得率最高可达0.547%.柏树精油主要成分为5-蒈醇(29.55%)、榄香醇(20.01%)和大根香叶烯(10.86%)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黔西南产野生姜味草中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水蒸汽蒸馏法出油率0.18%,超临界CO2萃取法出油率1.05%.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物中分出22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的13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831%;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中分出28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的19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229%;两者有8个共有成分:芳樟醇、橙花醛、香叶醇、香叶醛、乙酸香叶酯、石竹烯、(1R,4R,6R,10S)-4,12,12-三甲基-9-亚甲基-5-氧杂三环[8.2.0.0 (4,6)]十二烷、石竹烯氧化物.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烤烟烟梗中挥发性中性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烤烟烟梗中的挥发性中性香味成分进行萃取,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这种萃取方法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进行重现性分析和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回收率,且操作简便、快速、溶剂用量少,适合于烟草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柑橘皮精油的提取率,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法提取柑橘皮精油,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和直接水蒸馏组分差异,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响应曲面法优化后柑橘皮精油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20、超声功率为300 W、微波功率为310 W和超声-微波时间为120 s,此时的提取率高达3.99%,高于直接水蒸馏法的2.82%;超声-微波辅助水蒸馏法的精油中的D-柠檬烯和月桂醛含量降低,而α-蒎烯、芳樟醇、α-松油醇、癸醛和(Z)-石竹烯等含量增加;超声-微波辅助水蒸馏法精油对DPPH清除率明显增加,但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微波辅助明显提高柑橘皮精油提取率,增强精油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光皮木瓜鲜果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重庆光皮木瓜鲜果挥发油中分析和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43%,其中以酯类、烃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65.8%、11.29%和7.2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手工榨汁和机械榨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51和54种挥发性成分,机械榨汁中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高于手工榨汁.通过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法(GC-O)分析,发现两种橙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31种和29种,机械榨汁中香气强度较高的是丁酸乙酯、辛醛、芳樟醇和癸醛,手工榨汁中香气强度最高的是柠檬烯和芳樟醇.气味轮廓分析发现机械榨汁的橘香最强.手工榨汁的花香最强.机械榨汁除脂肪味外,其他类香气均高于手工榨汁.榨汁这一工艺过程对橙汁的香气有所改变,辛醛和橙香醛这些具有橘香气味的物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减压蒸馏萃取法对同一种烟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这2种萃取方法鉴定出的化学成分、重复性和定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同时蒸馏萃取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好的回收率,适合于烟叶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减压蒸馏萃取法能使香气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挥发逸出,真实反映烟叶香气成分的原始信息,可用于香气成分的初步鉴定,适合于香气成分的定性剖析。  相似文献   

13.
3种福建省柚子汁挥发性成分及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了溪蜜柚汁、平和红柚汁、度尾文旦柚汁的挥发性成分,并计算了这3种柚汁中各挥发性成分的香气值.结果显示,溪蜜柚汁、平和红柚汁、度尾文旦柚汁中分别检测出了23种、17种、1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溪蜜柚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反式-3-己烯-1-醇(765.26μg/L),平和红柚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正己醛(175.21μg/L),度尾文旦柚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d-柠檬烯(21.99μg/L).柚汁香气值计算结果显示,溪蜜柚汁香气值较大的成分为1-辛烯-3-醇、正己醛、2-甲基丁酸乙酯等,香气主要表现为蘑菇气味、青草气味、香甜气味等;平和红柚汁香气值较大的成分为正己醛、癸醛、顺式-3-己烯醛、辛醛、芳樟醇等,香气主要具有青草气味、水果气味、柑橘气味、香甜气味等;度尾文旦柚汁香气值较大的成分为癸醛和正己醛,香气主要由水果气味和青草气味组成.  相似文献   

14.
油菜花粉香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且采用新的进样方法对油菜花粉香气组分进行分离测定,鉴定了7个成分:已醇-2,异硫氢酸丁烯酯,苯乙腈,十一碳烯-3,萘,3-丁烯苯,苯乙酸乙酯.在花粉中这些成分都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血柚皮多糖的碱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漳州血柚皮为原料,采用碱浸提法对血柚皮多糖进行提取,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提取率.分别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对提取过程显著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碱浸法提取血柚皮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93℃、提取时间为3.5h、氢氧化钠浓度为3%,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20.77%.对猪油的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血柚皮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能力,且抗氧化能力与与含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能延长含猪油食品的保质期,是一种潜在的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6.
柑橘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永春芦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原料粒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影响精油得率的规律.通过对精油的感官分析和溶解实验,得出了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出了利用精油处理发泡聚苯乙烯塑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压榨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栝楼籽油,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火麻籽油进行提取率、成分的比较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油率较高;超声辅助提取法、压榨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压提取油能较好地保留栝楼籽油的品质;栝楼籽油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潜质.  相似文献   

18.
香成分分析中的样品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几种样品制备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溶剂辅助蒸馏、同时蒸馏萃取、顶空技术和直接热解吸.溶剂萃取操作简单,香味化合物的收率高;但存在许多缺点,如除去溶剂的过程可能会造成许多挥发性成分的损失,萃取物中通常含有高沸点以及非挥发性的成分,对GC仪器造成损害等.蒸汽蒸馏方法制备的样品通常不含高沸点或非挥发性组分,不会对GC造成污染;但一些极性大或亲水的组分不易分离出来.顶空技术快速简单,不需要有机溶剂,需要的样品量少,分离过程中无杂质生成;但由于香味化合物的挥发性不同,顶空中挥发性组分的相对浓度并不反映样品中的香味化合物组成的实际情况.直接热解吸方法简单、快捷,不需要溶剂,一步完成香味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比较适合于固体样品.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由于香味化合物的复杂性以及产生香味化合物基体的多样性,在研究中这些方法往往相互补充.研究人员应根据分析样品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青蒿药用成分提取方法--冷浸提取、回流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温浸提取、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等方法及检测技术,综述了以上技术在青蒿药用成分提取和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青蒿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