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弈 《科技信息》2007,(27):353-354
结合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着手,分析口译中的会话含义。认为: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应在综合考虑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基础上,遵照合作原则解读交际者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2.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其目的是研究人们如何顺利进行交谈,以致相互理解和配合。格赖斯认为,人们在说话时应尽量提供足够的、真实的、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这就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如何运用会话含义理论研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会话含意的语用推理,使交际更加顺畅地进行是语用学领域研究的核心,也是语用学发展的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语境因素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特别是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在语用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语用前提是一个特定的语境下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前提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而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应用言语行为理论解释话语主要借助隐藏在话语内的一些恰当条件、构成性规则知识和具体的语境情景。会话含义中的语境是为了使语言交际活动达到特定的目标,谈话双方都应遵守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4.
语境因素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特别是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在语用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语用前提是一个特定的语境下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前提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而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应用言语行为理论解释话语主要借助隐藏在话语内的一些恰当条件、构成性规则知识和具体的语境情景。会话含义中的语境是为了使语言交际活动达到特定的目标,谈话双方都应遵守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5.
语言幽默的最根本特征是语言上的歧义 ,往往令人费解 ,耐人寻味。本文从语用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出发 ,把英语幽默的语用功能放在语境中加以分析 ,希望有助于人们理解英语幽默的特殊语用含义 ,以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并同时欣赏语言表达的妙趣。  相似文献   

6.
项海波 《科技信息》2006,(12):350-350
句子意义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语义学方面的意义;第二种为语用意义。把握语义学方面的意义是理解句子意义的第一步。掌握句子的语义学意义并非理解句义的终点,应进一步分析其语用意义。在此分析过程中要把句子与语境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黄音频 《科技信息》2007,(13):106-107
语用学研究的是由社会各种不同环境所决定的人进行人类交际中而使用的语言。文章试从语用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语境因素对文学翻译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可见,语用学可以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更加充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想法、服务和商品,就要学会制作生动、有效、说服力强的广告,广告者利用各种方式来丰富广告语言,吸引观众的注意。为了使读者相信和信赖广告中的信息,广告者经常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一篇成功的广告词必定经过了缜密的推敲和构想,其中也蕴涵了丰富的语用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当今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是话语生存和话语理解。Grie的会话理论是当今语爱科学 的理论基础。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两种学说在语言不界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行概述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初步讨论其差异:合作原则与关联性,暗含交际与暗含明说交际,隐喻、认知语境与语境假设;最后谈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0.
牛振宇 《科技信息》2011,(24):149-149,152
格莱斯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认为对合作原则下属准则的故意蔑视就会产生会话含义,为语用学研究开辟新领域。根据其理论,本文探讨了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修辞语义与语言意义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既不乏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修辞语义是具体的、个体的、临时的,而语言意义则是抽象的、全民的、稳定的;语言意义是修辞语义形成的基础,修辞语义则是具体语境和特定语体规制下语言意义的修辞化变异。  相似文献   

12.
重点阐述了英语中影响表情意义的语用因素.文章涉及了语用学中的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目的性活动、语境、称谓形式的使用.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表情意义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双方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赞”体分为两类,即“褒赞”与“附赞”。“褒赞”之“赞”为“赞美之辞”;而“附赞”之“赞”仅为在章后补充说明或总结全内容的体形式,不含褒义。二之所以不同是由“赞”的训诂意义的衍变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对视域融合理论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视域融合理论经常被运用于解读中外文学作品和翻译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颇为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将视域融合理论适用于语言意义方面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基于视域融合理论,通过全面分析一则对话的语言意义,挖掘其潜藏的语言内涵,探析了该理论在现实语言意义理解过程中所具备的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外语教学中培养发展语用能力为基点,阐述了培养发展语用能力两种范武的特点,认为在语际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的语用路向”之观点值得探讨,以期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学语言是一种多重符号,它“一语双关”。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构成形象和图画,深层意义构成情感、思维或哲理。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不着一字”法、双关法、象征法、析字法。表层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深层意义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透过字里行间去领略作者的言外之意,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从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说以来,后代学者或把它视为阐释学的理论命题,或把它当作修辞学的理论观点,然而均因脱离了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语情境,结果都是对孟子原意的错会。通过转换视角,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言语实际情境,认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其原意应是对当时“言意之辩”的理论拓展,更是一条以划分语义层次为前提,以确立受话者主体地位为依归,以探求会话含义为目的的语用学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有相似功能(表体功能)的“V有”结构与“V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比较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句法上,主要是二者对动词的选择、所带主语、能否单独回答问题、能否和趋向动词连用以及能否带动量宾语和时量宾语之间的差异。语义上,主要是“了”、“有”性质以及二者表体功能上的差异。语用上,主要是修辞效果以及语体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说"通杀"     
"通杀"是一个新兴词语,正在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对"通杀"一词的意义、用法作了剖析,对新词语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语言的规范问题谈了有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因文求义论     
所谓“因文求义”,就是据上下文即具体语境以求义。从训诂的角度看,语境可分为文旨、文义、文理三端,词语训诂只有合乎这三端,才有可能正确。反之,要使词语训诂合乎这三端即具体语境,莫过于因文求义。因文求义的依据是语境对词语具有制约功能,其作用则不仅在于考求词义,还可用来校勘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