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明焕  袁艳 《广东科技》2009,(15):100-102
科技全球化是科技创新国际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的一种客观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技术、设备、知识、信息、资金乃至自然资源等科技创新资源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相似文献   

2.
成维莉  吴小香 《科技信息》2013,(36):115-115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任,将技能型创新人才与传统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创新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在内涵和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高职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18,(11):37-41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结构不甚合理,缺乏对"高精尖缺"人才的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以科技创新活动为核心的流动机制;缺乏针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分类评价制度等。因此,必须建立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营造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开创富有创新理念的体制机制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承担着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的任务。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促进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的分析显示,北京和天津相对河北而言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净流入地区,并且近年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迁移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由此可知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京津两地科技创新人才的迁入,相对于周边的河北,京津两地对科技创新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合理分工,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等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 2 1世纪教育的主导思潮。在大学扩招、普高升温的生源竞争中 ,中职教育生存发展的唯一方向是创新。中职生只有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成为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1 变革传统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互为因果的 ,它能培养出应试高手 ,却难以培养出创新人才。要把中职生培养成创新人才 ,中职学校必须变革传统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验教师队伍、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式及实验室硬件建设等方面的实验教学上加强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已进入创新全球化时代。在创新全球化时代,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快速流动,而创业成为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链接成为区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不断加强与世界"创新尖峰"之间的技术链接、资本链接和产业链接是保持区域创新活力、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本文就如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实验、实习、科技活动等方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企业的竞争还是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创新人才的竞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建立在传统科技的基础之上,继承的同时并打破传统的革新方法,基于科技创新的创新方法与实践在科技发展的作用下日益突出,创新方法的构建实质上是建立在创新思维活动与创新实践活动之上,在创新过程中寻求平衡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10.
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效利 《科技信息》2010,(3):I0295-I0295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越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制定高质量决策部署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的结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逐渐提升,但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现波动,在2014年出现下降的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培育和保障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强化问题意识 ,营造适宜的环境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丁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3,(32):156-156
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公共人事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对于促进发展走向社会以厦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人才管理中心对于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措施,进而推动我国人才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芳 《科技信息》2010,(27):I0241-I0241,I0334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已不容忽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要创新才能进步,人有创新精神才会发奋进取,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存的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的教育要从教师的理念,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针对目前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局限性,提出高校在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时,要在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基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最重要的载体,对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以吸引人才,以及合理利用人才促进经济增长。在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动因及经济后果模型,并运用中国2007~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水平对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作用不显著,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主要受创新活动和科研投入等创新环境的影响;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两者关系中,创新绩效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筠 《华东科技》2012,(1):40-41
为了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普及性教育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拥有科技馆的城市越来越多,科技大篷车等流动科普宣传展示的的形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需求,是高校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所在。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知识素质是基础,能力素质是挂心,身心素质是保证。高校必须改革传统教育,形成创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创造型的教师队伍,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氛围,重视并加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最终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胡珺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42-145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唯有创新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全方位进步之需,在观念、体制、模式、手段等方面予以创新,方能顺利实现嬗变与重构,为重铸中华辉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需求,是高校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所在.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知识素质是基础,能力素质是核心,身心素质是保证.高校必须改革传统教育,形成创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创造型的教师队伍,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氛围,重视并加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最终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