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国家意志的又一重大战略工程。2012年5月,在河南省政府主导下,以国家粮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协同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衣科院等单位,组建了“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同年9月,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并被推荐申报认定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以来,“协同创新”备受各方关注。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教育部一直在认真谋划、积极部署协同创新工作。前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标志着“推进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已经从理念宣传转入贯彻实施阶段。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教授认为,抓好协同创新工作首先要正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特点,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和需求引领,既要协调好校内教学、科研等各种资源,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线,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又要找准自身在国家、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因校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打破高等学校内部创新主体之间,以及高等学校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协同创新壁垒,支撑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剖析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新型高校创新组织的绩效结构及绩效评估的侧重点,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体系,以显性产出绩效、显性协同绩效、隐性绩效潜力为三个构面,客观全面地体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产出水平,中心成员之间的创新协同水平,以及协同机制体制改革和资源共享水平,可以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重大协同创新需求为导向,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切实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4类协同创新中心分别旨在建设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2014年度"2011计划"认定工作突出了"实力+实干+实效"(简称"三实")的要求,直接带来了认定结果的重大变化,"985工程"高校优势尽显。评价标准的提高,对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真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协同创新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关于“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为我国高校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2011计划”,标志着“协同创新”正在从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变成提升我国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这里,笔者以江苏为例,就高校协同创新谈一些想法,或者说几点冷思考。  相似文献   

7.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在创新导向、服务方式、组织形式、绩效评价上有较大的变化。地方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培育与认定、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中心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的关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优先从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创新培养能力、加快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协同创新中心这一载体,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根据河南省首批13家协同创新中心实地调研结果,认真分析各中心成员单位的组成结构,总结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精神,就促进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健康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构建科学的协同创新中心组成结构,完善中心科研评价体系,健全中心管理机构和制度,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机构参与,探索中心科技成果公司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区域,推动地方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确立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发展和行业建设"的服务面向定位,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自发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推动学校快速、和谐发展的同时,成为了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组建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首批认定。自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该中心在建设运行、人才选聘、资源汇聚、科研组织、人才培养、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和改革,突出中心特色、代表性成果及“树标杆”作用,为“2011计划”整体建设提供实践资料,也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认定申报工作的其他“2011协同创新中心”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8年,教育部认定53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4年。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新型智库的重要职能,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与"双一流"建设关系密切,其绩效评估应立足于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原有体系,着眼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构建符合省部共建特色的指标体系,突出特点,避免趋同。绩效评估机制应以动态调整为激励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旨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四川省的基础教育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教学应用和数据服务,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2015年10月,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由四川师范大学牵头,主要协同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意见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实践和实验做基础,所以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创新在国内被普遍认为是大学、企业以及科研院三者分别借助自身的优势以及科研能力,在政府等有关主体的协作下,共同研究并创新技术的活动,自2012年教育部实施"2011计划"以来,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陆续在各地成立,该文就协同创新中心公共平台的创新运行模式在管理方法和人员队伍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通过剖析当前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探讨其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保持气象行业特色,面向国家、行业的重大创新需求,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局校协同机制,通过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等举措,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气象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地方普通高校的协同创新团队构建为切入点,通过协同创新团队与传统科研团队的差异分析,架构适合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团队运行的有效机制,力求使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主体的地方普通高校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中成为开创国家自主创新新局面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通信与信息系统”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全国评估排名第1的“系统科学”一级学科,是在整合了教育部、铁道部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的。实验室位于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8~12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有20余年,期间,大学积极同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研发,取得了"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性技术攻关的突破。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成为推动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动的政策保障,并在彰显大学本体功能、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5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强调,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根本是企业的参与及合作。国外研究型联盟运行经验表明,协同创新中心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和教育计划十分重要。协同创新中心需要有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方面要考虑组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人员管理三个核心问题,以更好地推进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