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差异发展、全面提高”为指导思想,学校成立了小黄鹂合唱社团、铜管乐社团、佳丽手风琴社团、马华排舞社、少儿国画社团、剪纸艺术社团、黑白空间素描社团、英语小剧团、影视欣赏社团、陶老师瑜伽社团、小主持人社团、朗诵社团、翰墨书法社等学生艺术兴趣特长社团,所有社团由学校统筹安排.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为了快速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学校把夯实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学校聚焦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做最好的你”成为了老师们的奋斗目标,“最好的导师是自己,最好的研究在团队”成为她们个体与团队共同成长的重要路径路径.  相似文献   

2.
调查背景:大学生社团是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以实现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以“管理社团、服务社团、繁荣系园文化”为中心开展工作,切实代表和维护全系学生社团及广大社团成员的根本利益,全面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学生社团把同学们组织起来,有领导、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扩大知识面,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广泛的爱好与兴趣,锻炼组织管理能力,为同学们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是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的主力军。为更好地为社团建设服务,特做此调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团作为展示学生特长、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主阵地,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高校社团主要有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和服务育人五种育人模式。可从思想成长维度、实践实习维度、志愿公益服务、创新创业和文体活动维度打通社团育人路径,通过多元化、专业化的社团建设,增强学生社团学术影响力,提升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东伟 《科技信息》2008,(15):285-285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它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社团既能加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过渡到社会中的中药组织。但高校中的社团普遍存在管理和建设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所以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使社团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使高校社团社团能真正的打破学科及学校的界限,汇聚志同道合的社团伙伴,发挥团员的共同特长,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开展有益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杨荣东 《科技信息》2010,(22):I0051-I0051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充实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本文阐述了社团的育人功能并就社团管理与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科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为社会、为四个现代化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我校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快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达此目的,这5年来,我们结合电工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搞好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通常,我们把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都称之为第一课堂,而把在教师引导下,由部分学生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和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联的、但以实践活动为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活动称之为“第二课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第二课堂建设在促进…  相似文献   

8.
张远华 《科技信息》2009,(32):I0303-I0304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构建学生创新精神早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重点改变学生的观念,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学生社团是拓展学生成学成才的主要阵地之一,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群众性组织,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学生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社团,同时也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社团存在问题和社团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周嫄 《科技资讯》2011,(17):209-209,211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发展既是学生兴趣特长的延伸,也是走进社会前的有效学习,更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共青团育人的重要渠道。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中教师和学校指导和管理的意义,探索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吴晓晖 《科技资讯》2009,(36):220-220
本文探讨信息类社团对于信息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兴趣对于社团建设的重要性,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总结了在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普教学院信息社团建设中以“社团带动学习”理念进行的实践教学研究,提出了“乐趣→兴趣→志趣”的社团活动与社团建设的思路,并就怎样搞好信息专业学生的信息社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团队精神被看作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而广受关注。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发组成的团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平台载体作用、文化塑造作用和情感引导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社团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理论学习型、专业学术型、志愿服务型、文化娱乐型、体育健身型等学生社团在校园内异常活跃,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所以,必须加强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发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让社团成为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4.
高校要努力提升学生非正式群体素质,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上饶师范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领新兴主流大学生社团环保协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使其发展成为主流校园文化的代表,让其与优秀社会文化融汇贯通,找到了在新的“结合点”上激发大学生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刘敏惠 《科技信息》2010,(3):I0290-I0290,I0271
本文针对目前中职生学习兴趣低、流失率高及毕业后专业对口率低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自己和所报专业的了解、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以至于盲目选报专业、学习没有动力、工作没有激情。建议在学生选报专业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建立专业的职业引导机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向学生提供培养相应能力的机会,使学生成为有准备、有激情、乐业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杨丽萍 《科技信息》2012,(22):325-325
“第二课堂”(又称“第二渠道”),是指课程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发学生智能和体力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它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与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区别。课程教学是基础学科向纵向发展的渠道,“第二课堂”则是沟通各学科知识的横向发展渠道。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创造才能,获得课堂以外的新知识、新技能,并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它是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课程开发的结果。当前,各门学科的“第二课堂”正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建立自己的“第二课堂”,已是客观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锻炼小组”法是由老师根据学生兴趣、性格、特长、体质和锻炼能力组成若干小组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小组的组成必须符合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小组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手段,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应该善于引导,使各组学生都积极向上,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由活动学生变成学生活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提纲导学式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拓展学生思维,扫除学习拦路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拓宽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智慧才华、创新、创业能力的广阔舞台。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是直接操作者与实践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来引领、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成为教育的“兴趣人”;要热爱与尊重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要赏识与鼓励学生,做一个“智慧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