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始皇焚书与隋文帝废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颇具影响的事件;对于秦始皇焚书,历史早有论定,而对于隋文帝废学则各有评说;只有深刻透视中国古代皇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之关系,立于思想话语权力与政治话语权力的斗争和融合的视界,才会在历史事件的比较中创获启迪。  相似文献   

2.
传统社会语言学观认为,在日常交际中,谈话一般受权力、地位、财富、名望高的人支配,即拥有话语“权势”的人掌握主动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话语交际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主要论述在实际生活中交际“权势”的非对位现象。从而说明话语交际受多种因素影响,“权势”与说话人社会地位并非完全对等。  相似文献   

3.
教育思想,从广义上讲,就是国家、社会或个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关于整个教育活动的观念、态度和信仰.就其一般概念的构成上,教育思想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以宏观方面看,国家、社会对教育方面的观念、态度和信仰,如教育的职能、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资源配置等属于宏观教育思想.具体到学校教育本身的观念、态度与信仰、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对教育本身的看法则属于微观教育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中央领导同志讲话曾指出:微观教育思想可理解为“教学思想”.微观教育思想大致由: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教学组织形式观、教学方法观、教学目的观等构成.就其发展的历史观点而言,教育思想也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教育的观念、态度、信仰属于传统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整体认识研究而扬其精华的基础上发展的教育思想属于“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学范畴多来源于观人学。“英”、“雄”、“英雄”就是其中之一。观人学的标志性著作《人物志·英雄》从语义发生学角度阐释“英雄”概念,将人的才性析解为聪明(英)、胆力(勇),认为“圣人淳耀,能兼二美”,达到“化境”。古代诗学的“英雄”及其衍生范畴如英分、雄分、诗胆、诗力、魂魄、变化乃至于“才胆识力”等,都是在运用观人学原理探索诗歌规律中不断升华与深化的,反映了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意识与生命意识,从而使得古代诗学更加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认同“为艺术而从事艺术”的口号,并强调艺术是自由的“游戏”,表现了他以美学意义为艺术之魂的文学本质观。其创作论──“性灵”说的精髓在于:以文学须独创为理论基石,以作家与作品关系为切入视角,阐明唯有作家的独特个性能赋予作品以鲜活的生命。林氏视野宽广,能摘取并融合中西之璧为我所用,此为他建构诗学话语的方法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文化诗学复出并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研究方法,这绝非是历史的简单循环,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研究实践的必然选择。文章深入分析了文化诗学方法走向兴盛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强调了文化诗学方法更能植根于文学本体真实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意义,并从文学性和具体性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将这一方法的理论优势落到实处的基本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7.
文化诗学在我国作为一种文学新论的提倡,是西方话语嫁接后的本土再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论的激活与再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历史现实基础、学理建构的思路及学理要义的认识等方面中西文化诗学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作为一种实践模式的运作,文化诗学关键在于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其要点在于:重建语境,再现诗意的自觉追求;让古与今,继承与创新形成张力,促成"通变";积极主动参与到世界文化多元共存与重组的新格局中。  相似文献   

8.
时间之箭即将穿越奔腾激荡的20世纪大峡谷,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学术界正雄心勃勃为自己的21世纪构筑起一座巍峨的思想大厦,却发现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学术舞台上唱了百年之后,不知道下一个节目究竟唱什么调。有学者惊呼:“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化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因此,重建中国文化话语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①在发现“失语”之后的不知所措中,思想文化界潜动着“回返母语”的精神探求。这种学术动向很快传递到中国古典文论和美学研究界,倡言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使本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文学史是复现人类情感的历史,如何科学地使文学史接近其原生态,揭示出它所具有的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的历史规律,是每一个文学史家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既有赖于建构科学的文学史观,更期待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西方古典主义时期枯燥的理性主义对感情的幻想的种种禁忌,对历史的错误理解,对各种民族特性的忽视,对大自然索然寡味的看法等等,导致了文学史研究注重社会道德批评,主张“诗的正义说”及文学的惩恶劝善功能,而远离社会文化层面。到了十八世纪,一股注重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的思想潜流开始汇入西方思想主…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从倡立自主人格观入手,分析论证了个体主义的功利观、人生观、幸福观和民主政治观,从而较完整地构建了他的个体主义思想。陈独秀所提倡和宣扬的个体观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历史主题在新的历史阶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五四”新文化人士清理和批判封建传统文化,树立健全的个体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将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四人界定为“律诗之祖”,显示出其独到的律诗史观;通过具体的律诗批点,方回总结出“律诗之祖”们的创作共性与独特个性;方回“律诗之祖”诗学批评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学杜甫之所学,昭示学者一条有效的学杜门径;此外,方回还通过此批点,对宋元之际的“晚唐”诗弊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世界各国都将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了战略地位,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各国信息化建设浪潮推动下稳步发展。人民防空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已做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结合现代信息化军事发展理论,提出了人防信息化发展思路是指挥上确立“信息制胜观”;思想上树立“科技兴防观”;方法上建立“整体防护观”;建设上树立“系统建设观”。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启示和机遇。从“去中心化”、“解构与多元性”等后现代思潮观念入手,可以反思中国汉诗在当下的境遇与发展。中国新诗自胡适等人开始,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所形成的新汉语思维和话语结构依然无法摆脱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这个潜藏的思想编码的影响,不管走得多远,也不管你是否愿意,新诗必然要回归传统诗学的视野之中,因此,我们在关注新诗的同时,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诗词,真正做到“还历史以真实”面貌,让现代旧体诗回归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之中,这才符合我们进步的历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通过对一些数学观的分析,概括出两种数学观: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数学观,另一种“以人为本”的数学观,进而加以分析、比较;另一方面论述了数学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所谓“神州陆沉、宗社丘墟”的历史境遇中,传统诗学内部成长了一种强调人格挺立、情感廉贞的精神与审美诉求,召唤乱世中的忠诚与坚守,召唤坚硬、阳刚、倔强、精气饱满的诗性与主体性,即使在哀歌式的吟唱背后,也隐含一种豪情和悲怆,一种文化的自挽与自励,彰显出诗学特征和情感特征的高度一致,“道德的正义”与“诗歌的正义”的合而为一,高亢、纯洁、激昂、压抑、悲恫,此所谓“遗民诗学”是也。王国维以生命诠释并且亲证了这种“遗民诗学”,其精神变迁与情感归属,表征着近代历史的复杂,以及此一沧桑境遇中人道的艰困与暧昧。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儒学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反儒学言论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儒学观主要由二个方面构成:一是对儒学孔道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抨击:二是对儒学孔道产生的社会根源、历史与现实价值作了较为冷静的考察和客现的分析.研究陈独秀的儒学观,须对这两方面的内容作统一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客观、中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境界说”是王国维的一大“天才的未完成”,是解开其诗学奥秘的关键所在。它是王国维作为一个造诣极深的东方诗人在审美趣味深处感受最深切、却在所处时代未能用现代话语加以充分的理论形态的精神领域。揭示《人间词话》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美学思想的联系,当凸现王国维的深层精神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高校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前沿地带,大学生是社会中最能敏感地触及到社会、思想与政治变革的人群,思想观念的演变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最为直接和敏锐.因此,处于“吸纳期”的青年学生更加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诗学传统认为,诗歌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美学精神,它既渴求艺术审美,合乎伦理道德规范,又兼及个体情感,其内容贯穿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的始终。在明清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钱谦益基于“诗言志”传统提出的诗学主张有深刻的合理性,是对中国传统诗学传统的批判继承,对明清之际的诗坛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诗学首先是一种实践的诗学,它重建了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不仅是一种载体,更是文化、历史、社会生活本身.在理论上,它更加关注文化的表征性和意指的实践性,并坚持以文学性的审美方式,提高日常生活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